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5.0
本书主要以马王堆出土文献帛书《易传》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考察帛书《易传》如何诠释《易经》这一古老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我们试图重构、再现帛书《易传》对《易经》的解释行为和解释过程,并把这一行为和过程看成是由各种复杂因素构成的复杂的解释体系。通过这种重构,一方面揭示了帛书《易传》经典诠释的建构过程,也即研究了帛书《易传》作者在解释《易经》中的诠释视域、知识观念背景、世界观、意义指向或人文关怀、他的思维方式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帛书《易传》这一独特的易学形态的出现,使《易经》生成了特定的意义,并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帛书《易传》和传世本《易传》“十翼”做系统比较,考察两种《易传》在解释、运用《易经》上的不同,丰富和完善战国时期易学发展的图景。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揭示了帛书《易传》丰富的思想内涵,考察了它对于易学发展的贡献;同时分析了这一经典诠释行为的根本特点,为我们构建不同于西方的经典诠释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导论第一章 帛书《易传》的成书年代及易学定位第一节 帛书《易传》的成书年代分析一、帛书《系辞》成书年代的说明二、《二三子》、《衷》、《要》的成书年代说明三、《缪和》、《昭力》成书年代的说明第二节 帛书《易传》在易学传统中的定位第二章 “后亓祝卜”、“观亓德义”第一节 占筮与德义一、“巫”、“史”之占筮二、“占之以德三、“后亓祝卜”、“观亓德义”第二节 “不安亓用而乐亓辞一、“乐亓辞”的易学解释方法二、“乐亓辞”何以可能?三、卦爻辞的“兴”的解释学第三章 阴阳、刚柔、文武及天地之义第一节 概念、范畴作为诠释前见第二节 “阴阳”、“刚柔”一、“阴阳”与帛书《易传》的易学解释二、“刚柔”与帛书《易传》的易学解释第三节 “文武”一、“文武”的引入及易学解释的新意蕴二、中国经典诠释中概念范畴之特色的分析第四节 “天、地之义”一、宇宙结构观念之于帛书《易传》二、宇宙秩序、宇宙生成观念之于帛书《易传》三、关于“龙”的神话意象第四章 治道与圣人君子之道第一节 意义预期与帛书《易传》的意义指向一、意义预期与解释的方向性二、“治道”、“圣人君子之道”第二节 治道一、“文武结合”的君道观二、“君臣”关系问题的突显三、“褶国以德”、“几兵而弗用”四、关注“治国”的辨证智慧第三节 圣人君子之道一、理想人格或修养目标的设想与构建二、“圣人君子”之“德义”及修养途径小结第五章 “天人”思维及历史性思维第一节 “天人”思维与帛书《易传》易学解释一、“天人”思维的早期发展二、帛书《易传》“天人”思维下的解《易》言说三、“天人”思维下的易学与先秦儒学第二节 历史性思维与帛书《易传》的易学解释一、“崇古”、重传统的历史性思维模式二、历史性思维对解《易》的影响三、帛书《易传》的历史性思维与先秦儒学
适读人群 :(1)哲学界和思想界的读者或研究者(2)易学界的研究者。(3)考古学界的研究者。(4)一般的社会大众或易学爱好者。《帛书解思想研究》主要以马王堆出土文献帛书《易传》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考察帛书《易传》如何诠释《易经》这一古老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我们试图重构、再现帛书《易传》对《易经》的解释行为和解释过程,并把这一行为和过程看成是由各种复杂因素构成的复杂的解释体系。通过这种重构,一方面揭示了帛书《易传》经典诠释的建构过程,也即研究了帛书《易传》作者在解释《易经》中的诠释视域、知识观念背景、世界观、意义指向或人文关怀、他的思维方式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帛书《易传》这一独特的易学形态的出现,使《易经》生成了特定的意义,并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帛书《易传》和传世本《易传》“十翼”做系统比较,考察两种《易传》在解释、运用《易经》上的不同,丰富和完善战国时期易学发展的图景。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揭示了帛书《易传》丰富的思想内涵,考察了它对于易学发展的贡献;同时分析了这一经典诠释行为的根本特点,为我们构建不同于西方的经典诠释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者简介】徐强,汉族,山东省五莲县人,哲学博士,讲师,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海外汉学,目前已在《周易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帛书《易传》解《易》思想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10133874 如需购买下载《帛书《易传》解《易》思想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