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本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曹明伦教授翻译的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著名诗人斯宾塞的十四行诗集。
中译本代序(曹明伦)
序(李赋宁)
小爱神
前言
一、十四行诗和十四行组诗
我们所谓的十四行诗,英语和法语都叫Sonnet,意大利语称Sonetto,据说源自普罗旺斯语Sonet,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抒情短歌。闻一多先生曾把Sonnet翻译成“商籟体”。此译音意俱佳。就音而言,“商籁体”与Sonnet发音相似;就意而论,商乃五音之一,籁是自然声响;且商者,伤也(欧阳修《秋声赋》),而伤情苦恋正是Sonnet的传统主调。但由于绝大多数Sonnet都写成14行,而且其主题内容自16世纪之后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爱情,故今译“十四行诗”亦可谓名副其实。
迄今为止,“十四行诗之起源尚未探明”。不过从形式上讲,最早的十四行诗可见于13世纪的意大利,“西西里诗派”诗人贾科莫.达伦蒂尼(GiacomodaLentini)最先用这种诗体进行创作,但丁收在《新生》(Lavotanuova)中的31首诗也大多是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1304-1374)继承西西里短歌、普罗旺斯情歌和意大利“温柔新体”的传统,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以及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使爱情十四行诗的形式更趋完美,以他为代表的意大利体十四行诗被人称为彼特拉克体。这种诗体后来被欧洲各国诗人竞相模仿,并因各国语言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变体。不过“流传最广、最为人们认可的三种主要诗体是彼特拉克体(Petrarchan)、斯宾塞体(Spenserian)和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这三种诗体每行都有五个抑扬格的音步,即抑扬格五音步(iambicpentameter)。彼特拉克体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即由一个八行诗节(octave)和一个六行诗节(sestet)组成,八行诗节的韵脚固定为abbaabba,六行诗节的韵脚有几种不同的排列,如cdecde和cdcdcd等。斯宾塞体由三个四行诗节(quatrain)和一个对句(COtlplet)构成,其韵脚为ababbcbccdcdee。莎士比亚体之体列与斯宾塞体一样,但其韵脚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组诗在英文中称做Sotmetcycle或Sonnetsequerice,指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针对某位具体人物写的一组十四行诗。在十四行组诗中,每首诗相当于长诗中的一个诗节,但与长诗诗节不同的是,十四行组诗中的每首诗都可以独立成篇。其实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或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就是这样的“组诗”,但较之中文语境中的“组诗”,这些“组诗”的篇幅通常更大,适合单独结集成书,故国人多把这类“组诗”称为“诗集”。“十四行诗集”虽未能反映出sonnetcycle或sonnetsequence“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针对某位具体人物而写”这一特点,但这种说法在中国已约定俗成。
如果说十四行诗的形式源于意大利诗人达伦蒂尼,那么早期十四行组诗的主题内容则可追溯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正如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埃文斯所说:“从古至今,情欲的满足和受挫都是爱情诗的两大主题。用叶芝的话说,是赢得一个女人还是失去一个女人更能激发诗人的想象,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对写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的诗人而言,起源于奥维德的爱情十四行诗无疑是最适合描写情欲受挫的诗歌形式。”说十四行诗的形式源于奥维德,这种说法也许还值得商榷;但说十四行组诗的主题源自奥维德的《恋歌》(Amores),这一结论却未可厚非。因奥维德的《恋歌》虽用的是哀歌体,但收入《恋歌》的49首短歌却可谓组诗,因为这49首短歌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爱情),针对一个特定的人物(一位名叫科林娜的女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科林娜的爱恋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认为,这种直抒胸臆的爱恋之情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最完善的人性。
……
总而言之,由于任何民族成熟的诗歌都有严谨的格律,所以笔者提倡中文译者保持英语十四行诗的押韵格式;但由于诗歌必须使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所以笔者也反对削足适履,因韵害义。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既要保持原韵,又要自然流畅,这对译者而言也许只是一种追求,而《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的翻译就是这种追求的一次尝试。
曹明伦
戊子年汶川地震后于成都
斯宾塞的爱情十四行至今仍是世界最优美的爱情诗。斯宾塞十四行诗延续了与莎士比亚十四行相同的结构:三组四行诗加一个对句。诗歌以八行诗节(octave)和六行诗节(sestet)连接最后以一个独立的押韵的对句进行概括。莎士比亚十四行:ababcdcdefefgg,但斯宾塞十四行诗的韵律为ababbcbccdcdee。斯宾塞的诗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注入了当时的的一些新思想,心灵美更胜于外表美,美丽由于诗人的歌颂而得到不朽,人生就像舞台,以及通过对话的运用将民谣体渗入十四行诗中还有诗人所表达的个人主义思想,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诗歌的中心,向读者讲述他的处境,情感,信念。这就是在斯宾塞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的抒情诗题材。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化问题。中世纪,人被看作是社会的一份子,而十六世纪他却成为一个个体。斯宾塞的诗就是最好的代表之一。斯宾塞的爱情十四行与《婚曲》(Epithalamion,1959)一起出版,这组诗是为了庆祝他与伊丽莎白.博伊尔ElizabethBoyle的婚礼而作。 斯宾塞的爱情十四行集中收录在他的《小爱神》(Amoretti,1595),其中包括88首献给妻子的爱情十四行,与众不同。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Speser,1552年-1599年1月1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史诗《仙后》、田园诗集《牧人月历》、组诗《情诗小唱十四行诗集》、《婚前曲》、《祝婚曲》等,他的诗用词典丽、情感细腻、格律严谨、优美动听,对后世的英国诗人,包括弥尔顿、马洛、雪莱、济慈等都有很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之为“诗人的诗人”。他在长诗《仙后》中他探索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长诗的格律形式,后被称作“斯宾塞诗节”。【作者简介】 曹明伦,翻译家,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四川翻译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文学翻译、翻译学及比较文化研究。著有《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培根随笔集》《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和《司各特诗选》等多种英美经典,与人合作编注有《英诗金库》。论文见于《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国外文学》《名作欣赏》《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及若干大学学报。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小爱神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 | ||
9787810973106 《小爱神》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保定 | 出版单位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汉英对照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小爱神是河北大学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319.4:I 的主题关于 英语-汉语-对照读物 ,十四行诗-作品集-英国-中世纪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