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裁判研究

无罪裁判研究

袁小刚, 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8.0

书籍简介:

笔者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价值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对我国无罪裁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逻辑性强。研究比较精炼、紧凑,直接抓住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无罪裁判难”这一问题展开论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报告深入分析“无罪裁判难”的成因,结合对中外历史上无罪裁判的研究,提出支配无罪裁判的八个理论基础。在论证无罪裁判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系统的无罪裁判机制。第二,国情意识强。这项研究注重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和具体无罪裁判案例出发展开分析,总结司法实践中好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同时,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客观条件,确保无罪裁判研究成果符合国情、符合实际,从而使成果能够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得以转化。第三,创新意识强。报告尝试提出并论证无罪裁判机制的概念。报告的落脚点是通过构建无罪因素预防机制、无罪裁判形成机制以及无罪裁判保障机制,尽可能减少无罪裁判,排除干扰,使法院能够在追求裁判合理性的基础上依法独立公正地作出无罪裁判。

作者介绍:

袁小刚,1974年生,河南叶县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四庭法官。1996年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湘潭大学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理论界》《河南警察学院学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参编《以案说法——刑事诉讼法篇》《刑事诉讼基础理论十四讲》《刑事审判实务教程》。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范围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六、研究框架

七、研究创新

第一章 无罪裁判“异化”及成因

第一节 无罪裁判“异化”的实证考察

一、以撤回起诉回避无罪判决

二、以反复发回重审规避无罪判决

三、留有余地判决的不当运用

四、发回重审与撤回起诉、留有余地判决“默契配合”

五、以免刑替代无罪判决

第二节 无罪裁判“异化”的原因探究

一、立法原因

二、司法机关内部原因

三、诉讼观念原因

四、权力格局原因

五、法官的裁判能力原因

第二章 无罪裁判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无罪裁判

一、神判法下的无罪裁判

二、西周时期的无罪裁判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无罪裁判

四、民国的无罪裁判

五、陕甘宁边区的无罪裁判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文革”期间的无罪裁判

第二节 西方历史上的无罪裁判

一、欧洲国家古代神判制度下的无罪裁判

二、纠问制下的无罪裁判

三、陪审团制度下的无罪裁判

第三章 无罪裁判理论基础

第一节 程序正义理论

一、程序正义理论概述

二、程序正义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二节 分权制衡理论

一、分权制衡理论概述

二、分权制衡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三节 无罪推定理论

一、无罪推定理论概述

二、无罪推定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四节 人权保障理论

一、人权保障理论概述

二、人权保障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五节 刑事诉讼谦抑性理论

一、刑事诉讼谦抑性理论概述

二、刑事诉讼谦抑性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六节 司法效能理论

一、司法效能理论概述

二、司法效能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七节 诉讼和谐理论

一、诉讼和谐理论概述

二、诉讼和谐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八节 认识的有限性与差异性理论

一、认识的有限性与差异性理论概述

二、认识的有限性与差异性理论对无罪裁判机制的要求

第四章 中国无罪裁判机制构建

第一节 无罪因素预防机制

一、公诉引导侦查

二、刑事法官介入侦查

三、刑警职业法律化

四、公检法任职交流

第二节 无罪裁判形成机制

一、明确界定“疑罪”标准准确把握“罪刑法定”

二、合理规制刑事法官事实认定权

三、建立无罪裁判案例指导制度

四、完善刑事审判主体制度

五、强化辩护权保障控辩平等

六、发挥无罪裁判文书功能

第三节 无罪裁判保障机制

一、建立合理的公检法考评机制

二、提高无罪裁判后责任追究的合理性

三、建立社会诉讼观念引导机制

四、建立无罪案件被害人救助安抚机制

五、严格无罪裁判的变更

六、强化审判中心地位

七、加强法院廉政建设

结论

附录一:无罪裁判相关规定(节录)

附录二:无罪裁判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无罪裁判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逻辑性强。研究比较精炼、紧凑,直接抓住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无罪裁判难”这一问题展开论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报告深入分析“无罪裁判难”的成因,结合对中外历史上无罪裁判的研究,提出支配无罪裁判的八个理论基础。在论证无罪裁判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系统的无罪裁判机制。第二,国情意识强。这项研究注重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和具体无罪裁判案例出发展开分析,总结司法实践中好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同时,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客观条件,确保无罪裁判研究成果符合国情、符合实际,从而使成果能够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得以转化。第三,创新意识强。报告尝试提出并论证无罪裁判机制的概念。报告的落脚点是通过构建无罪因素预防机制、无罪裁判形成机制以及无罪裁判保障机制,尽可能减少无罪裁判,排除干扰,使法院能够在追求裁判合理性的基础上依法独立公正地作出无罪裁判。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无罪裁判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0909269
如需购买下载《无罪裁判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法院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无罪裁判研究是人民法院出版社于2014.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5.04 的主题关于 审判-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