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

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

(美) 丘奇兰德,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阐述了科学实在论的主要观点,揭示了科学实在论与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当代认识论等哲学分支的内在关联。

作者介绍:

保罗·M·丘奇兰德,1942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1969年于匹兹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物质与意识》(1984)、《一个神经计算的观点:心灵的性质与科学的结构》(1989)、《理智的引擎与灵魂的住所》(1995)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导论 1. 科学实在论的观点第二章 知觉的可塑性 2. 观察谓词的语义学 3. 感觉信息的 概念开发 4. 知觉意识的扩展 5. 测量工具的论证 6. 一些结论第三章 理解的可塑性 7. 分析与综合的区分 8. 意义与理解 9. 翻译:某些竞争的观点 10. 交流与可通约性

序第一章 导论 1. 科学实在论的观点第二章 知觉的可塑性 2. 观察谓词的语义学 3. 感觉信息的 概念开发 4. 知觉意识的扩展 5. 测量工具的论证 6. 一些结论第三章 理解的可塑性 7. 分析与综合的区分 8. 意义与理解 9. 翻译:某些竞争的观点 10. 交流与可通约性 11. 理论之问的还原与概念的发展第四章 我们的自我构想与心身问题 12. 某人关于他心的知识 13. 自我知识:一个初步考察 14. P—理论不协调的本性 15. 心身问题 16. 内省意识的扩展第五章 语句认识论与有关认识机器的自然科学 17. 规范认识论:客观存在的问题 18. 正统认识论的语句运动学 19. 连续性:早期阶段的问题 20. ISA方法的贫乏性:进一步的考虑 21. 其他视域参考书目索引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著作,它的重要性在于,从内容上看,本书清晰、简明地阐述了科学实在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生动而透彻地论证了它对当代知觉哲学、意义理论、心灵哲学以及系统认识论的重大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富有启发的观点。从方法上看,它揭示了科学实在论与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当代认识论等哲学分支的内在关联,使得我们可以从综合整体的视角研究和看待当代哲学的发展。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书,从(在前六页清晰阐明的)科学实在论的前提出发,丘奇兰德的志向丝毫不逊于“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如果丘奇兰德的某些生动的描述听起来更像(《科学之道》,那么这大概也是大有裨益的;他所引出的结论是重要的、生动的,并且比起枯燥的抽象讨论,更宜于赋予哲学问题以生气和活力。 本书值得科学实在论者阅读。同样也向顽固的经验论者推荐阅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书,从(在前六页清晰阐明的)科学实在论的前提出发,丘奇兰德的志向丝毫不逊于“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如果丘奇兰德的某些生动的描述听起来更像《科学之道》,那么这大概也是大有裨益的;他所引出的结论是重要的、生动的,并且比起枯燥的抽象讨论,更宜于赋予哲学问题以生气和活力。  我向科学实在论者,同样向顽固的经验论者推荐阅读这本书。          ——巴斯·C·范·弗拉斯森(Bas C. Van Fraassen)   《加拿大哲学杂志》(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我热诚地向所有对心灵哲学感兴趣的人们推荐[丘奇兰德的]这本书。          ——J.J.C.斯马特 (J.J.C.Smart)   《澳大拉西亚哲学杂志》(Th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难得会出现一本令人欢呼喝彩的书,而丘奇兰德写的就是这样一本书。  该书最为令人愉悦和引人入胜的部分是这些内容,其中丘奇兰德通过示范向我们表明了我们也许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觉意识和内省意识,以及开始凭借科学提供的范畴来看待物理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方法。          ——斯蒂芬·P·斯蒂奇(Stephen P. Stitch)        《伦理学》(Ethics)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9787300094762
如需购买下载《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N02 的主题关于 科学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