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的原点

回到教育的原点

朱永新,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进行追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学是干什么的,中小学是干什么的?如果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枝节问题就无从谈起。

书籍目录:

谁偷走了教师的幸福

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

期待教育更大的解放

教育改革必须问计于民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战略主题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农村教育应该是农村的教育

农村教师的编制与津贴亟待解决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素质教育为什么无法实施

穷人经济学与木桶原理

再为山东教改叫声好

我国专利工作与世界的差距有多大

警惕教育的反智倾向

教育与对话

教育需要沉静的心态

校园里需要什么样的成功观

我看本科教学评估

我没有“炮轰”中国教育

谁偷走了教师的幸福

给农村代课教师一条好出路

到了应该重视幼儿教育的时候了

让每一位中小学生都写好汉字

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亟待重视

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创造教师自己的奇迹

好教师到哪里去了

感恩教育之我见

我们孩子的痛

作业之病

学生们为什么难以养成好习惯

我们能为西部带去什么

怎样保护我们的学生

灾后教育应该做什么

帮助灾后高校重建刻不容缓

奥运是一位老师

喜看画信庆奥运

五色的五环旗吸引五色的孩子们

百年东吴仍青春

为什么阅读很重要

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浪费生命吗

少点烟酒味多些书卷气

电视应该“赎罪”

形式与仪式

“读书无用”与“读无用书”

童书就这样战胜了电视

一个特别女生的故事

有这样一群开展“童心悦读”的人

一本童书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阅读与大学人文教育

读书与教师成长

教师们为什么拒绝读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馆

余秋雨,你为何看轻阅读

谁在为我们编织灵魂

2020年的中国会发生什么

世界是平的吗

寻找大学精神

学校是校长精神的折射

精彩的父女“二人转”

冯斌与叶圣陶

苏州十中的文化味道

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书何止抵万金

快乐是教育之源

学校没有教的“大能力”

活出自己

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用心说话

重塑心的文化

灵魂不能下跪

“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

克里希那穆提的启示

想起了团伊玖磨先生

拜谒梁启超墓

梁漱溟的飞扬与落寞

蔡元培与公民道德建设

金庸与鲁迅之争的背后

李岚清的篆刻世界

听李铁映说教育

许嘉璐的教育情怀

王蒙的幽默与冯恩培的严谨

在中国的“太庙”拜访南怀瑾先生

我所认识的慈济

听星云大师谈“有”与“无”

顾明远的慈祥与博大

吕日周印象

对话纪连海

听傅佩荣讲儒家与现代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为爱忙碌的李庾南

孙云晓的儿童世界

谢孝思与苏州文化

青春杨明义

“不把语文教好是最大的罪过”

清明时节话敬文

孤独求败巾帼风

新教育一号义工营伟华

与新教育同行的“山”与“海”

“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

苏静和她的新诗教

教育真的是有颜色的

向卢军学习怎样做老师

作为学者与行者的冯卫东

陈孝大夫妇的“非标”教育

为垦荒者何盛华校长送行

我与《南风窗》记者的缘分

在“两岸咖啡”碰撞新教育的智慧

告诉你一个不知道的人大附中

后记梦想创造辉煌行动改变世界

前言

我在政协会议上认识了朱永新先生。我常常会在政协常委全体会议上听到他的发言,每次都是谈教育。我也知道,他是在如何地为突破“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进行着认真的有时候是苍凉的努力。

教育是大家最关切、最有意见的话题之一。一个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就闹了不知多少年,中央领导也说了话,是不是还有什么文件?反正是越减越重,情况只能恶化,并无解决的希望。还有一个什么收费的问题,也是说归说做归做。一方面是大家关心,批评责难,一方面是积重难返,依然故我。

老百姓说的是表面现象,是那个“怪圈”;但是朱永新说的是本质,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人文性质,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整体评估。

至少朱永新的许多关于教育的论点感动了我,我觉得清新,我觉得感人。他把爱放在教育的基本方针层面来讨论,他介绍,某某国家是用一种宗教的虔诚来进行全民阅读的。他一次次地建议设立阅读节,屡败屡战。他主张幸福的童年,幸福的教育。单这两个幸福,已经催人泪下。他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改变人。他主张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实现自我,甚至为此设立了“成功保险公司”。他的心教育、新教育的主张与实践也令人耳目一新。

全国范围,人们是越来越重视教育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多矣,这样有头脑、有心灵、有创意、有理论、有实践、有文采的教育家我所知有限,朱永新先生是其中一个。他的不无理想主义的教育观感动了我,我祝贺他的新书的出版,我期待着他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成就。

2008年12月

后记

说句实话,这本随笔录原来是准备给另外一个出版社的。应石中英兄之邀,为他主持的“中国中青年教育学者自选集”写了一本《心灵的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杨多文先生准备把这本书纳入该社即将推出的“教育家之思”丛书中去,征询我的意见。我婉言谢绝了。我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中英兄的一番美意,也没有兑现自己对朋友的承诺。因此,我答应多文先生,另外帮“教育家之思”写一本。好在我还算勤奋,每天坚持阅读和写作,博客中积累了大量发表和未发表的教育随笔。于是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将这些随笔分类整理,从近几年完成的约100万字的文章中选出了100余篇20万字的初稿。

这本随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我关于宏观教育问题的思考,也是我近几年参政议政的成果。无论是关于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制定,还是和谐社会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汶川大地震后的教育重建。还是北京奥运会有关的教育问题,我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这本书收录了其中的一些文字。第二部分是我关于阅读问题的一些主张。近几年来,我一直在为阅读“吆喝”,鼓吹建立国家阅读节,我坚持认为,阅读是我们这个民族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我和我的新教育同仁们,一直在推动着书香校园的建设。目前,“晨诵一午读一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毛虫与蝴蝶”的儿童阶梯阅读,以阅读为基础的“教师专业成长地图”等项目,已在许多新教育学校蓬勃地开展。我在书中讲述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故事。第三部分是写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人与书的。大多数仍然与阅读有关。无论是梁漱溟的飞扬与落寞,还是蔡元培的公民道德建设;无论是顾明远的博大与慈祥,还是许嘉璐的教育情怀;无论是新教育一号义工营伟华的睿智与执著,还是与新教育同行的王海波、章敬平、吴国平、赵一平,甚至海峡对岸的慈济人,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我经常对我的团队讲,这是一个仅靠个人不可能成功的时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凝聚一批怀着同样梦想与激情的人,用我们“毛虫与蝴蝶”的语言说,就是要“寻找相同尺码的人”。

前几天,在北京百年职校与清华大学等单位主办的“职业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的颁奖典礼上,我遇到了姚莉理事长,她放弃了自己企业高管的优厚待遇,创办了一个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免费学校。这所学校的校训是“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会”,我给她加了两句话:“梦想创造辉煌,行动改变世界。”我在致辞中说,中国社会需要这样一群人,需要这样一群“擦星族”,他们为了心中的那份梦想而活着,对于社会的种种问题,他们没有埋怨与批评,而是实实在在地行走与行动。我说,不要小看梦想的力量,雨果曾经说过,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可以打败任何军队。更不要小看行动的力量,弗雷德里曾经说过,只要我们用心行动,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改变世界,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与我的所有著作一样,这本小书也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与支持。首先要感谢新教育研究院的魏智渊老师。魏智渊的名气远没有他的网名“铁皮鼓”来得大,他曾经在陕西一所农村学校教书,因为“教育在线”网站的缘故,他的才华得以显山露水,他的文章《中国教育的十大谎言》成为网站上点击率最高的名贴,被《读者文摘》全文刊登。后来他从陕西来到成都,在李镇西任副校长的成都盐道街外国语学校任教。李镇西是我的博士生。当他知道新教育需要人手时,就把魏老师推荐给我,魏老师也因此成为新教育团队走向专业化的关键人物。到苏州工作后,铁皮鼓担任我的学术助手,开始全面接触新教育实验。他经常帮助我整理一些文章和政协提案,这本书的一些文章有他的重要贡献。当然,铁皮鼓更大的贡献是对整个新教育事业的贡献。他经常与我讨论甚至争论新教育实验的问题,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听从了他的意见与建议。在他的力荐下.干国祥、马玲等人陆续来到新教育团队,新教育研究中心开始正式成立,一些研究项目正式开展。后来,铁皮鼓到了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教书,他把新教育实验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思想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大量接触经典,看名著名片,且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再后来,因为新教育实验研究的需要,他又回到研究中心,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目前,他与干国祥、马玲,已经成为研究中心的“三驾马车”。铁皮鼓曾经称自己是一个“犟龟”,执著、认真、忠诚、厚道是他的本性。他在前不久的一篇日记里对朋友们说:“不要抱怨应试制度,不要抱怨文化环境。不要抱怨领导,不要抱怨任何外在环境因为从来没有理想的环境在等着我们。只有运用你能够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你的大脑,以犟龟般的坚持,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我曾经对李镇西说,铁皮鼓是他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现在我要说,铁皮鼓是上帝送给新教育的天使。其次,还要感谢韩小刚先生,他以前在一家知名媒体工作,在听说新教育事业需要人才的时候,有意加盟我们的团队。现在他担任我们主持的关于中国代课教师问题研究的项目专员,同时也协助我处理一些学术事务。他帮助我从博客、报刊中把这本书的文字搜集整理出来,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再次,要感谢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杨多文先生,如果没有他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本书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中交稿。另外,他对中国出版业的忧心忡忡和深刻思考,也深深感动着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感谢您我最亲爱的读者朋友。一位作者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他的书受人欢迎。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能够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知道您是否看完了这本书,如果是,我荣幸之至。朱永新2008年11月17日于北京滴石斋

内容摘要: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任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2007年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2006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5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2003年《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在国内外发表有关教育论文400余篇,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等。  本书为他的最新教育随笔选,收录了“谁偷走了教师的幸福”、“为什么阅读很重要”和“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三部分内容。  这本随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作者关于宏观教育问题的思考,也是作者近几年参政议政的成果。无论是关于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制定,还是和谐社会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汶川大地震后的教育重建。还是北京奥运会有关的教育问题,作者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探索。第二部分是作者关于阅读问题的一些主张。近几年来,作者一直在为阅读“吆喝”,鼓吹建立国家阅读节,作者坚持认为,阅读是作者们这个民族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作者和作者的新教育同仁们,一直在推动着书香校园的建设。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故事。第三部分是写那些曾经感动过作者的人与书的。大多数仍然与阅读有关。无论是梁漱溟的飞扬与落寞,还是蔡元培的公民道德建设;无论是顾明远的博大与慈祥,还是许嘉璐的教育情怀;无论是新教育一号义工营伟华的睿智与执著,还是与新教育同行的王海波、章敬平、吴国平、赵一平,甚至海峡对岸的慈济人,都给了作者太多的感动。【作者简介】  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华管理智慧》、《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等多部著作,并主持《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新教育文库》、《教育在线文库》等多种大型丛书的编纂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回到教育的原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3652036
《回到教育的原点》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52-53 的主题关于 教育-随笔-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