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9.0
本书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中国曾经的独特现象——单位,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社会学分析,尽管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单位这种独特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前面的话:为什么要研究单位
1.单位作为一种制度
2.单位作为一种统治
3.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议论与思考
一 单位身份与社会身份
二 单位地位与社会地位
三 单位中的人缘与关系
四 单位中的分层
五 单位中的资源、权力与交换
六 单位中的冲突与内耗
七 单位中的差序格局
八 挣不开的网——单位压力和社会压力
九 单位与家
前面的话:为什么要研究单位
1.单位作为一种制度
2.单位作为一种统治
3.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议论与思考
一 单位身份与社会身份
二 单位地位与社会地位
三 单位中的人缘与关系
四 单位中的分层
五 单位中的资源、权力与交换
六 单位中的冲突与内耗
七 单位中的差序格局
八 挣不开的网——单位压力和社会压力
九 单位与家
十 单位领导的历史烙印:家族领导
十一 中国的单位领导
十二 中国家族组织的政治功能
十三 单位中的权力与统治
十四 中国单位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
十五 硬核与保护带的互动:单位制度分析的一种角度
十六 嵌入性:单位制度变迁的结构环境
十七 路径依赖:单位制度行为的惯性
十八 意识形态:单位制度变迁的社会化过程
十九 制度、组织创新与变迁的社会过程
调查与研究
一 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假设
(三)样本与量表
(四)假设检验:基本分析与判断
(五)简短结论
二 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
(一)理论与假设
(二)样本与量表
(三)单位组织中的基本依赖结构
(四)满意度的分析模型与讨论
(五)相对剥夺感的分析模型与讨论
(六)简短的结论
三 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
(一)问题与假设
(二)样本与量表
(三)检验与分析
(四)简短的结论
四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
(一)“结构紧张”:原因和结果
(二)数据与量表
(三)结果与解释
(四)总结与讨论
五 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
(一)研究的背景
(二)1987年的调查
(三)1993年的调查
(四)1997年的调查
(五)2001年的调查
(六)2007年的调查
(七)2012年的调查
(八)简短的结论
六 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
(一)两种研究视角
(二)单位组织中获取资源的不同方式——基本假设
(三)分析模型与数据
(四)假设的检验:基本分析与判断
七 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关于单位研究的一种视角
(一)低补偿和回报感
(二)相对剥夺感
八 整合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
(一)引言
(二)比较:单位一非单位
(三)变迁:整合与控制
(四)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主要表现为单位社会。在单位社会里,人们相互熟悉,彼此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朝夕相处、相互影响和依赖。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里,单位社会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常态,人们社会行为的常态。
以往的单位研究,着力强调单位作为重要的组织形态所发挥的作用。《社科学术文库·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作者李汉林通过多年的思索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单位作为一种制度和结构的思路。作者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单位社会中的社会控制机制;从中观上分析了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权力、资源以及依赖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与社会后果;从微观上侧重研究中国单位人的行为取向和行为特征。总之,单位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工作场所”,更多地,它代表了人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依赖与寄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单位社会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35860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单位社会》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单位社会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6 的主题关于 社会结构-研究-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