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7.0
本书收录本年度重点的青春文学期刊优秀作品以及重点青年作家的年度代表作。由致力于青春文学研究的徐妍教授担任主编,保持了该套书系一惯的专家视野,同时坚定了民间立场。使得该书的艺术性与可读性到达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平衡点。
序:2006年青春文学的生存图景
突围之路
光线消失的井池
淡蓝时光
来归兽
芙蓉如面柳如眉
理性之思
往南方岁月去
李莫愁们的念去去
如果.爱
素朴之真
一个普通的早晨
永远的十八岁
狼来了
记忆之井
色拉酱
记忆里的地方
左右
青春之痛
革荠的舞步
阁楼里的男孩
一九九八年的疼
趣味之城
坏人与女警
2006年青春文学大事记
前言
序:2006年青春文学的生存图景2006年,以“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写作从整体上看不仅不再轰动,相反显得有些落寞。不久前被出版界和大众文化市场所追逐的对象,现如今成了被冷落的对象。大约只有两年光景,“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便从繁华转向了低迷。大多数人走了,很少的人留下。据《法制晚报》提供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2004年巅峰时期,80后作家群体近1000人。其中,处在一线和二线的有近l00人,今年已经萎缩为不足10人。”无论这个数据是否精确,“80后”图书市场的迅速冷却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2006年的青春文学正是在从繁华到低迷的冷却过程中深化了“80后”的分化与重组。当然,随着青春文学作者分化与重组的深化,以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凸显。文化制造业如何撤离了青春文学图书市场?“80后”作者如何寻找自己?如何给自己的作品定位?如何重新获得自己的读者群?经历了这一场起落沉浮之后,“80后”从何处出发,将向何处着陆?2006年的青春文学越来越深地陷入选择与淘汰、自主与依附、文学性与市场性、写作与传播、阅读与消费等等纠缠在一起的诸多复杂性问题。可以说,无论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还是从文学研究的立场,2006年的青春文学的生产实绩、生存图景、未来困境都不该被学界轻视。因为它们不仅关系青春文学的困境与出路,而且关涉到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的现状与发展。
一、文化制造业大规模撤资与理性回归2006年的青春文学的生产从整体上说,是一个为了文学与生计、艰难地寻找生机的一年。这一年,图书出版人从前两年的大规模投资转向现今的大规模撤资。由于前两年文化制造业对青春文学图书非理性的泡沫经济所带来的经济亏损,这一年的文化制造业对于青春文学的打造格外谨小慎微。除非图书出版人能够确定“80后”明星作者自身的名气作为一种象征资本,可以赚得一笔丰厚的利润,其他新人的作品则很难列入出版规划,更不用说为其量身打造,因为在“80后”的利润神话破产之后,出版新人的作品意味着承担一种巨大的风险。
文化制造业对青春文学图书产品投资的大幅度缩减从新年伊始便露出端倪。2006年1月3日,2006年春季图书订货会开幕。该图书订货会和去年的京丰春季图书订货会相比,虽然参展单位在数字上有所增加,但图书的品种和去年相比却没有太多的变化。当时的情形如一位记者的报道:“在去年的春季图书订货会上,青春文学、少儿图书、经管类图书以及人物传记各领风骚,但从昨日的订货会现场看,大部分参展单位推出的图书还是以这几类图书为主,没有太多的变化。而且在这几类图书中,亮点图书也较少。”尤其,以往火暴的青春文学图书市场很是萧条。姑且不说玄幻、新武侠作品占据青春文学的大半江山,而且这些作品大半又是去年库存的系列之作。它们是江南的《缥缈录》、步非烟的《华音流韶》系列,凤歌的《昆仑》、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萧鼎的《诛仙》等。正是鉴于春季图书订货会的平淡景象,人们不禁将期待的目光聚集在1月7日开幕的全国图书订货会。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定于2006年1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这个被誉为出版人“狂欢节”的国展上,当代文坛倒有重收旧山河的迹象,而青春文学图书市场则尽现颓相:它不仅在生产总量上大幅下滑(那些大社和名社很少再花费人力、物力投资于青春文学作者),而且在发行量上露出怯意(以往青春文学作品的首印数常达10万以上,而这一年出版的作品则大多限定在1~3万册)。即便打造“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品牌”的春风文艺出版社也调整了出版青春文学的战略策略。据一篇消息报道:“2006年,‘布老虎青春文学’除继续密切与郭敬明合作,推出‘岛’书系之外,还将启动‘布老虎青春文学’2006‘星计划’,‘布老虎青春文学’将每月推出一星。”即春风社不再一次性大规模投资、批量包装,而是选取小股份分批投资、个别包装:1月打造周嘉宁的长篇《往南方岁月去》;3月打造朱古力的长篇《绝杀》;4月打造徐璐的中短篇《从此尽情飞翔》;6月打造笛安的长篇《芙蓉如面柳如眉》。这种运作方式既可以造成一种气势,又不至于让资金落空。此外,也有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继续打造青春文学的集团形象。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贝塔斯曼书友会、榕树下文化公司宣布展开战略合作,在2006年共同策划推广少女作家郭妮的10本新书,计划每本书平均销售40万册,以每本定价25元计,整个项目的码洋将高达1亿元。但这样的投资方可谓寥寥,而且也未必达到投资方的预期目的,甚至后来还出现了郭妮借用另一位青春文学作者熊静的“小妮子”笔名的尴尬事件。总之,整个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有影响力的青春文学图书屈指可数,只有春风社推出的郭敬明主编的《岛.泽塔》、周嘉宁新著的长篇小说《往南方岁月去》,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小饭的长篇《蚂蚁》等极少数“80后”明星之作。
不仅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青春文学群体形象一片黯淡,而且整个2006年青春文学作品的出版都处于零散化状态。青春文学图书批量生产的市场轰动不复存在,文化制造业从批发生产转向零售经营。这样,只有少数人,极少极少的青春文学作品才能获得图书出版人的青睐。有代表性的作品大致是:当代世界出版社7月出版的饶雪漫的长篇《左耳》(终结);花山文艺出版社8月出版了曾炜的长篇《米奇的甜点屋》;作家出版社9月以首印20万册的场面隆重推出了“小妮子”熊静的长篇《仲夏夜之恋》;中信出版社9月出版了蒋峰的长篇《淡蓝时光》;长江文艺出版社10月出版了郭敬明主编的青春系列杂志《最小说》;光明日报出版社11月出版了张悦然的长篇《誓鸟》。当然,对于青春文学市场整体萧条之现状,仍有人做出乐观的预测:“面对高版税、高起印量的青春文学读物将继续反攻,夺取失去的阵地。从网上的点击率来看,韩寒、郭敬明、萧鼎等人气很旺,具有良好的读者基础,如果有好的新作出版,重新占领市场并不困难。”事实上,这样的期望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设想或表象。不仅2006年年初青春文学作品全线颓败,而且整个2006年,青春文学作品都没有重现以往辉煌的发行业绩。据《新京报》报道: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位编辑说:“今年作品量不到l%,80后这个群体已经无人问津,这就造成大批80后作家无路可走。”这个数据如果与2004年的青春文学图书的生产总量相比,难免不感到强烈反差。2004年,80后作者出版物的出版总量占当年出版总量的10%,与现当代文学出版量平分秋色。与这个数据相比较,另一个数据更为让人触目惊心:“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数据显示国产青春文学图书在年度文学或非虚拟类图书排行榜中,2004年前15名占了9名,2005年前20名只占到8名,到了2006年上半年,前10名则仅占了2名。而一项不完全调查同样显示2004年国产青春文学巅峰时期,80后作家群人数接近三四百人,而到了2006年,活跃于一线的80后作家人数只有三四十人,跌幅达90%。”仅仅两年,青春文学图书市场便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的两个极端。……
2006年,以“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写作从整体上看不仅不再轰动,相反显得有些落寞。然而,2006年的青春文学正是在从繁华到低迷的冷却过程中深化了“80后”的分化与重组。无论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还是从文学研究的立场,2006年的青春文学不仅关系青春文学的困境与出路,而且关涉到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的现状与发展。从本书收录的这17篇青春文学的代表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以“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作品,已经被世人公认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一部分,在2006年的创作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少佳作。本文集收录了其中的17篇作品,其中有郭敬明的《光线消失的井池》、蒋峰的《淡蓝时光》等。作者简介: 徐妍。女,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儿重文学研究。近年,关注青春文学写作现象,《“低龄化”写作现象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一文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理论批评奖。此外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论著《“文革”后鲁迅形象的重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2006年青春写作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 ||
9787531331711 如需购买下载《2006年青春写作》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沈阳 | 出版单位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7.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6年青春写作是春风文艺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17.1 的主题关于 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