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织经

罗织经

(唐) 来俊臣, 原典

出版社:黄山书社

年代:2010

定价:32.0

书籍简介:

唐朝酷吏来俊臣所撰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书籍目录:

阅人卷第一

人们上当受骗,源于对人考察不深;恶人便利用人们的善良谋取私利。

不能料事在先,不能对敌人无情,就无法保全自己,无法免受伤害。

施恩于人,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轻信别人便不会迷失心智,任人摆布;洞悉他人好恶,加以利用,才能做到悦人服人,御人制人。

事上卷第二

历来的高位者,多是虚荣心极强、心高气傲的人物。他们虽以好忠正、远小人自居,其实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

贪占一点,没有本事,只要表现得忠顺,就不会成为统治者眼中最大的祸患。

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取悦别人,但取悦上司也是一门很深的智慧,在这方面,用常理行事是不行的。

官运亨通的第一要诀,便是揣摩上司隐藏起来的想法。

如果凡事硬要分个是非曲直,那么官场就容他不得,各种非难也就会加诸彼身。

治下卷第三

不让下属知其根底,保持距离且不轻易示好,便是御下戒律的要义。

聪明的上司,往往故意把下属的提升过程拉得很长。饥饿的猎狗,总是能捕获更多的猎物。

何时示以权威,何时示以恩惠,如何交替使用之,是上位者要首先领悟的。

高官厚禄,功名富贵,最能使人消磨意志,不起异心,尽忠报效。

统御那些恃才傲物的下属的最有效手段,便是掌握和利用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控权卷第四

获取权力需要勇气和胆量,保持权力需要智谋和耐心。

对于有心获取权力的人,必须首先修习获取权力所需的本事,否则只能有害无益,自讨苦吃。

掌握权力,排挤对手,找一个正当的名义,尤为重要。

明智的掌权者,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会让人小利,收买人心。

权术离不开阴谋和欺诈,只因它实用和有效,所以即使是正人君子也不敢小视于它。

制敌卷第五

对手不会示敌人以真面目,最危险的敌人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自私者眼中,利益永远要比善名实惠得多。

投机者总是按照利益的大小来调整敌人的定义,作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关键是要掌握对手的把柄,有了此点要制伏他就容易多了。

对敌行动,最忌优柔寡断、顾虑重重,从而失去先手,由主动变被动。

固荣卷第六

谋划出富贵,知止保恒远。

去旧纳新,任用私人,最为新主子所奉行。

讨好君主固然重要,君主宠幸的人也必须交结。

官场中的关系网是无处不在的,如果就事论事,不把此中利害考虑在内,势必会因此结怨他人,牵一发而动全身。

荣宠带来的危险和贫穷带来的危险是同样不可低估的。

保身卷第七

君子惜名的个性,实是他们致祸的根源所在。

保身之道,重要的是不树强敌,成为众矢之的。

软刀子杀人往往最见奇效。

在无力抗辩的情况下,主动承认错误,甚至违心地认下罪名,不失为摆脱厄运、获得新生的一条途径。

人不会永远处于顺境,考虑到这个现实,有远见的人便事事留有余地。

察奸卷第八

统治者虽表面上鼓励人人都当忠臣,可实际上,他们所采取的用人标准和处事作风,却是处处不容忠臣,而有利于奸臣。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奸臣明显比忠臣幸运得多。

人们习惯陶醉于口诛笔伐奸臣,却在行动上向奸臣的所为靠拢。

唯上只是奸臣的一种手段,唯己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谋划卷第九

在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官场没有永恒的朋友。

事情总是在朦胧的时候谋划,并预见它的趋势和结局:采取果断的行动,才可获取最大的利益。

谋划的功效,常以出奇制胜、攻其不备、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用智计害人于无形,固是妙法,可若此术不通,赤膊上阵,直接加以伤害,这是许多人的最后选择。

问罪卷第十

刑法在确定犯罪方面,本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离开了这一要旨,那么如何处罚犯罪,便成了当权者对付民众和政敌的一种手段了。

肉体的残害、酷刑的无所不用,向来是酷吏的看家本领;但精神上的打击是别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也是最奏效的。

审案问罪最忌心有同情,不忍下手,这是酷吏和阴谋者的经验之谈。

在凶险四伏的官场之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机心,不设心防,该是一件十分可十白的事。

刑罚卷第十一

阴谋者的招法和酷吏的伎俩,因为针对性强,切入点准,威慑力大,所以常常是致命的,也是非一般人所能忍受的。

在酷吏和阴谋者的整人手法中,不能忽视他们言语恐吓的杀伤力。

专横和高压,使得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逆来顺受,也给酷吏的恶行找到了借口。

惩罚人针对他们不情愿的地方,就会给他们带来最大的痛苦。

只要掌有权力,只要把持舆论武器,受害者就无法抗辩鸣冤,世人也难知事情的真相。

瓜蔓卷第十二

每一件大的冤案、错案,统治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是真正的元凶。

在淫威强权之下,纵是智慧再高,有时也是全然无用。

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谁都有好处。

在朋友眼里看来无妨的东西,在小人的眼中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多数的冤案,表面上人证物证俱在,看似合理合法,挑不出什么毛病,这正是冤案制造者的狡猾之处。

前言

也许,真的像有人所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谋略型的文化。但是,当下谋略类书籍的流行却似乎与所谓的“谋略型中国文化”并无太大的关系,起码没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文化的深处未必是谋略,而“谋略”的深处一定是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儒、道、兵、法、墨、纵横、阴阳等许多学派。这些主要的学派不仅非常关心政治,还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治人”,而治人就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方法就是智谋,就是谋略,就是权术。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形是智谋被提升为一种牢不可破的社会制度性的规范和原则,各种学派和文化都在智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纳入了谋略的范畴,成为智谋的不同组成部分。这样一来,中国的智谋型文化就形成了。

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智慧、谋略、政治有影响的学派虽有十几家,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儒、道、法三家。中国的智慧和政治虽然常常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状态,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这三家的思想精核,也就把握住了中国的谋略和智慧。

儒家的智慧是极为深刻的。它是一种非智谋的大智谋,其运谋的方法不是谋智,不像法家或兵家那样直接以智慧迫使对方服从;而是谋圣,即从征服人心着手,让人们自觉自愿地为王道理想献身。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非常注重做“政治思想工作”,首先为人们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并百折不挠地到处宣传这种理想,直到人们心悦诚服。其实,这已经不是儒家谋略的高明,更不是儒家谋略比别的学派的谋略狡诈,在这里,它已经上升到了人性、人道的范畴。这就是儒家智谋的合理性之所在,也是其成为真正的大智谋的根本原因。

法家的智慧很特殊。法家之法作为君主统治天下的手段,是建立在非道德的基础上的。法家之法的根源在于封建集权制,因此,它就特别强调“势”。“势”就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必经过任何询问和论证就必须承认和服从的绝对的权威。有“法”无“势”,“法”不得行;有“势”无“法”,君主不安。但如何才能保证“势”的绝对性呢?这就需要“术”。“术”就是统治、防备、监督和刺探臣下以及百姓的隐秘的具体权术和方法。中国的“法制”最发达的地方就在于“法”与“术”联手创造的御臣、牧民的法术系统。“法”的实质是强力控制,“势”的实质是强权威慑,“术”的实质则是权术阴谋。这些都是直接为维护封建王权服务的。

道家的智慧是极为聪明的。黄老的有关著作处处流露出智慧的优越感,处处显示出对别的学派的鄙夷和不屑。黄老道术自以为是最聪明的学说,它认为天地万物都受道的支配。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是永远不可改变和亵渎的;世间的人是有限的,对于道只可以体味、尊重和顺应。那么,如何体味和遵循道呢?黄老哲学认为,那就是要顺应自然,要无为,然后才能无不为。所谓“圣人无心,以天地之心为心”,说的就是圣人没有自己的主张,万物的自然运行就是圣人的主张。人如果不能体察道,就不能“知常”,不能顺应自然,在现实中就容易招致祸害。

当然,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这三家的智慧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总是相互融合,甚至进而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各个学派的思想相互消长而已。

智谋型文化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民族的性格特征。当然,这里不仅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人的学问往往被理解成谋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话。有许多中国人不惜把自己的一生都花在谋划、算计别人上,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内耗。遗憾的是,谋划和算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有用,而且早已上升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为人们所称许的处世态度。它已经不是一种“术”,而是人生的“道”,已成为中国人难以改变的文化精神。一般所说的中国人善于“窝里斗”,就由此而采。

然而,中国的智慧首先是道而不是术,也就是说,术只是道的表现形式,道则是术的根本,是术的决定因素。只要掌握了道,术就会无师自通,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兵家,他们都是正大光明的“阳谋”学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求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是智慧谋略。如果颠倒了这一关系,那就无论如何也弄不懂中国的智慧。

所以鲁迅先生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成大事者,古今未有。

因为,权谋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中国权智在本质上是一种至为深刻的文化。只有人的身心内外都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内谋谋圣、外谋谋智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智兼备的谋略家。

冷成金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中国历代官场中秘而不宣的书籍。本书原著为唐武则天时代的酷吏。他少时凶险,不事生产,他因告密得武则天信任。他和党羽万国俊共撰了本书,作为告密的典范,罗织人罪,陷害无辜。他们实行广泛的秘密侦察,集整人之大成,是“请君如瓮”的发明者。本书应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  整人专家、酷吏周兴临死之际,看过《罗织经》后自叹弗如,竟甘愿受死;一代人杰宰相狄仁杰阅罢《罗织经》,冷汗迭出却不敢喊冤;雄才女皇武则天面对《罗织经》,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杀机遂生。【作者简介】  来俊臣,唐代雍州人,自幼诡谲残忍,不事产业。则天朝,因协助武则天清除异己,罗织罪名诬告王公大臣,被武则天视为心腹,官拜侍御史。其手段极其残忍,杀人无数,冤狱累累,极富计谋。为了治狱方便,来俊臣与其党羽还共同编写了一部狱吏教材《罗织经》。一代酷吏来俊臣也因这鬼域奇葩般的文字,成为了盛唐浅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罗织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
9787546109992
《罗织经》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黄山书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罗织经是黄山书社于201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1 的主题关于 政治-谋略-中国-唐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