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

绘事后素

方旭东,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所作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作者怀着鲜明的哲学问题意识,充分吸取历代诠释成果,对《论语》、《孟子》、《中庸》等哲学文献的关键章节做了深入而周详的文本细读,在力求揭示经典内在理路的同时,也自觉地展开了对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总结与反思。作者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敏锐地回应后现代对儒家传统的挑战。全书以古典为论述对象,却非一味钻进故纸、就史论史,而是跨越东西、激活传统,探索儒家之道对未来世界的引领价值。无论是研究方法、问题意识,还是具体论断,本书都属上乘。

书籍目录:

经 典 解 释

——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例

2 常识、理性、神秘体验

——从《孟子》13.4诠释史看中国经典解释的三种不同进路

3 为何《中庸》说“忠恕”与《论语》不同?

——道学解释及其得失

4 尽心与知性

——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问题

5 《易》在《四书》诠释中的运用

——以《孟子》“尽心知性”说的相关诠释为例

6 《论语》中的“仁”:有关英译的讨论

Ⅱ 哲 学 研 究

7 孔子政治哲学的道德论底色

——上博简《民之父母》篇论析

8 超越“忠恕”之道

经 典 解 释

1  诠释过度与诠释不足:重估中国经典解释学中的汉宋之争

——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例

2  常识、理性、神秘体验

——从《孟子》13.4诠释史看中国经典解释的三种不同进路

3  为何《中庸》说“忠恕”与《论语》不同?

——道学解释及其得失

4  尽心与知性

——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问题

5  《易》在《四书》诠释中的运用

——以《孟子》“尽心知性”说的相关诠释为例

6  《论语》中的“仁”:有关英译的讨论

Ⅱ  哲 学 研 究

7  孔子政治哲学的道德论底色

——上博简《民之父母》篇论析

8  超越“忠恕”之道

——《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9  为善何以可而不能

——荀子论说中的意志自由问题

10  服从还是不服从?

——孟子论人臣的政治义务

11  好恶是有对错的吗?

——《论语》4.3蕴涵的一个哲学问题

12  为何儒家不禁止杀生?

——从孟子的辩护谈起

附录  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内在机制与困难

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对经典解释的解释,第二组是对经典的解释,附录《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一文则试图对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的关系给出一个说明。作者怀着鲜明的哲学问题意识,充分吸取历代诠释成果,对《论语》、《孟子》、《中庸》、《荀子》等哲学文献的关键章节做了深入而周详的文本细读,在力求揭示经典内在理路的同时,也自觉展开对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总结与反思。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作者敏锐地回应了后现代对儒家传统的挑战。全书以古典为论述对象,却非一味钻进故纸、就史论史,而是跨越东西、激活传统,探索儒家之道对未来世界的引领价值。

编辑推荐: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怀宁人。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哲学研究,著有《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译有《维特根斯坦》(中华书局,2002),《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长春出版社,2003),主编《海外中国哲学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多篇。2003—2004年在日本研修,2006—2007年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访问,2009—2010年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绘事后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未名·观点丛书
9787301213582
如需购买下载《绘事后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绘事后素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05 的主题关于 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