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

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

马曙光, 主编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为论文集,研究了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安排与创新点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审计制度变迁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一)制度的内涵:观点综述

(二)制度变迁理论:分类与述评

二、审计制度与审计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一)审计制度的内涵

(二)审计制度起源的原始博弈模型:一个思想实验

(三)政府审计制度的功能: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

(四)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理论述评

(五)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的逻辑:博弈均衡视角

三、小结

第二章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博弈均衡视角

一、奴隶制社会政府审计制度的萌芽与起源

(一)夏禹时期审计监督思想的萌芽

(二)西周时期审计监督制度的起源

二、封建制社会官厅审计制度的博弈与变迁

(一)上计制度变迁过程分析

(二)比部审计制度的千年兴衰

(三)“监审合一”审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四)封建官厅审计制度历史演进基本规律

三、近代民主条件下政府审计制度的探索和建立

(一)晚清预备立宪时对现代政府审计制度的探索

(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审计制度的建立

(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审计制度的演进

四、中国现代政府审计制度的酝酿和建立

(一)制度变迁的环境诱因:政治经济政策调整

(二)相关参与者博弈:认识的互动与协调

(三)博弈的均衡:审计法律制度的确立

五、中国现代政府审计制度的完善与效果

(一)中国现代政府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历程

(二)中国现代政府审计制度实施的效果分析

(三)中国现代政府审计制度实施的经验总结

六、小结

第三章中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一、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的理论诠释

(一)政府审计法律制度产生: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的均衡结果

(二)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暴力潜能分配的博弈改进

(三)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路径依赖

二、中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古代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二)中国近代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现代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三、中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的现实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参与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的广度分析

(二)利益相关者参与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的深度考察

(三)审计法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均衡

(四)现行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安排的不足与改进

四、小结

第四章中国政府审计组织制度变迁研究

一、政府审计组织存在的经济学解释

(一)政府审计组织的存在逻辑:审计行为失败的科层制解决办法

(二)政府审计组织的重要特性:一个多种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二、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与审计体制选择

(一)研究文献回顾

(二)横向分析:政治制度对审计体制的决定性作用

(三)纵向分析:历史传统制约与审计体制选择的路径依赖

(四)研究结论与重要启示

三、政府审计规模、机构沿革及职责变迁

(一)政府审计规模的确定: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二)中国现代政府审计组织沿革与职责变迁

四、审计人员的选任制度研究

(一)审计人员在审计组织制度变迁中的双重作用

(二)中国政府审计人员资格标准的历史变迁

(三)中国现代政府审计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

五、小结

第五章中国政府审计若干现实问题研究

一、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假设、变量选择及检验模型

(三)样本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检验结果

(五)研究结论、现实启示以及研究不足

二、审计制度变迁的作用:审计组织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一)制度变迁的背景:创新动机的形成

(二)制度变迁的博弈过程

(三)组织变迁的结果与均衡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三、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

(一)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分析

(二)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现实选择

四、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政府审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何理解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及其变迁,一直是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改革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和非合作博弈理论,对政府审计制度进行全新视角的阐释,既从理论上阐明政府审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动因,又在历史考察中总结出中国政府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从而拓展了政府审计理论的研究空间,为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政府审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何理解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及其变迁,一直是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改革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和非合作博弈理论,对政府审计制度进行全新视角的阐释,既从理论上阐明政府审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动因,又在历史考察中总结出中国政府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从而拓展了政府审计理论的研究空间,为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整体上看,首先,在政府审计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博弈均衡理论对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情况进行详细的历史分析;其次,对审计法律制度变迁和审计组织制度变迁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对中国政府审计的若干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政府审计制度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除导论外,全文共五章,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的基础理论研究”。本章是全文研究的起点。首先,在分析已有文献对制度不同理解的基础上,从博弈均衡的角度界定制度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并对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类述评。其次,对审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变迁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博弈均衡理论视角,借助非合作博弈论对政府审计制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一个博弈模型来研究政府审计制度的起源,得出政府审计制度所具有的基本功能,进而提出本文的核心论题,即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的博弈均衡理论。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制度是以受托责任为前提,以参与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为基础,体现了参与者的共同选择,既是审计参与者策略互动的博弈机制,也是一种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的实质是一个均衡向另一个均衡变动的过程,变迁的最终动力源于内部的利益冲突。政府审计制度变迁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周期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审计利益相关者在审计制度变迁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他们既能推动审计制度变迁与创新,又可能成为审计制度变迁与创新的障碍。政府作为主要的利益集团,在审计制度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博弈均衡视角”。本章主要从博弈均衡理论的视角对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历史考察。首先,分析奴隶制社会时期政府审计的思想萌芽与行为起源;其次,重点研究封建制社会中的上计制度、比部制度、“监审合一”制度等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制度形式的变迁过程;第三,探讨了近代民主条件下审计制度变革的历程;最后,研究新中国审计制度的酝酿、建立和发展进程。  审计监督的思想萌芽于夏禹时期的“三载考功”、“大会计”等活动,而政府审计行为则起源于西周时期的索要贡赋和考核检查活动。封建制社会的官厅审计制度变迁的组织角色是利益集团,其博弈均衡情况决定审计制度的变迁途径与趋向,审计制度变迁的时机一般是在中央集权开始削弱、新的利益集团开始崛起之时。由于缺乏民主政治的环境,封建制时代审计制度建设的作用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在近代社会,随着民主政治的兴起,要求传统政府审计予以变革的因素凸现,但是,由于民主政治的不彻底性,建立真正民主条件下的政府审计制度只是先进知识分子的一个梦想。在当代中国,受托责任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是最典型的公共受托责任,利益相关者共同选择的变化,推动着新中国政府审计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变迁。  第三章“中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研究”。本章在对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变迁进行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对中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历史分析,同时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审计法律制度变迁的深度与广度进行了现实分析。  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产生是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的均衡结果,变迁是暴力潜能分配的博弈改进,对传统文化与历史具有路径依赖性,其发展完善是一个重复博弈的动态均衡过程。  第四章“中国政府审计组织制度变迁研究”。本章首先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政府审计组织存在的逻辑及其产权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审计体制问题,还探讨研究了政府审计机构规模、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变迁和审计人员选任制度等问题。  由于政府审计组织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更加广泛,具有信息优势和效率优势,其存在是对个体审计行为失败和非政府审计组织困境的一种替代和理性选择。同时,政府审计组织也可以看作是多种人力资本之间的一种特别合约,特别合约中隐含着人力资本产权的让渡,并由此形成科层制审计组织中的权威。但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以及人力资本不能脱离其主体独立存在的特性,政府审计组织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强调激励与约束并重。  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深刻影响着政府审计体制的选择。现行中国政府审计体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符合中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双重约束下的正确选择,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中国政府审计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时机还不成熟。因此,现阶段应认真研究在现行体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全面履行审计职责,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理论上,由于存在一个净收益为正的规模区域,政府审计应当保持适度规模,而且特定环境与条件下的政府审计也确实存在着最优规模。但从中国现实情况看,我国政府审计规模虽然处于规模经济区域,但并不是最优规模,并存在总体规模不足的同时伴随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因此,要在优化政府审计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政府审计的总体规模。  审计人员作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审计组织制度变迁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是审计制度变迁重要的推动和制约因素,他们的博弈决定着审计制度的均衡与变迁。因此,在审计组织制度变迁过程中,获得审计人员的配合非常重要。中国历代王朝和近现代社会对政府审计人员的选拔任用都比披重视,形成了一套至今可借鉴的标准。  第五章“中国政府审计若干现实问题的研究”。本章首先对审计人员素质与政府审计成果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成果的影响;其次从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角度对政府审计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审计公开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  实证研究表明,审计人员学历、年龄以及专业背景都对审计成果具有显著影响。可见,在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中,要注意审计人员学历、年龄和专业之间的合理搭配。在政府审计人事制度改革方面,2003年底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统一开展了“竞岗双选”工作,其性质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组织制度变迁。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协调,“竞岗双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均衡结果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非帕累托最优的“纳什均衡”状态。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民主政治进步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中国要进一步拓宽政府审计公告的范围,逐步将公告时间定期化、内容规范化,充分披露被审计单位的反馈和整改意见。审计机关应充分注意审计公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应改革审计机关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从而确保审计公告质量。【作者简介】  马曙光,男,1972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中共党员,管理学(会计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从事会计、审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实务工作和理论研究,先后在《金融研究》、《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等发表会计、审计专业理论文章二十余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18581
《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39.44-53 的主题关于 政府审计-制度-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