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60.0
城镇化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和复杂巨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人口大国推进城镇化,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由徐匡迪院士牵头,组织了2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分设了8个专项课题,历时两年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收获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期间国务院主要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两次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成果对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该项目的系列研究报告分五卷出版,本卷是综合卷,内容包括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项目综合报告摘要)和“对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答复”,项目综合报告,以及每个专项课题的综合报告。期望能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公众了解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帮助。
综合报告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综合报告摘要)(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贡献和世界性影响(二)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三)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四)主要建议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回顾与评价(一)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的鲜明特征(三)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突出问题(一)当前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二)稳定速度、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要求(三)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综合报告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综合报告摘要)(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贡献和世界性影响(二)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三)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四)主要建议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回顾与评价(一)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的鲜明特征(三)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突出问题(一)当前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二)稳定速度、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要求(三)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二)战略内涵(三)对策建议项目组主要成员名单对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答复一、关于人口迁移的状态和趋势(一)当前农民工流动大致呈“523”分布格局,今后我国城镇化必须走多层级、多方式的发展道路(二)农民工近域流动的趋势增强,为推进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基础(三)人口向大城市和小城市(镇)两端聚集的态势显著,县级单元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四)农民工流动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县级单元成为主要的落脚定居与养老地(五)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愿意再回乡务农,具有非常明确的城市取向二、城镇化率的内涵与我国城镇化水平估计(一)城镇化率是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二)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率存在统计差异,城镇人口的身份也存在差异,在估计和比较城镇化水平时要适当考虑(三)多民族人口大国特征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特有的城镇化模式(四)2020年、2()3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60%和65%左右三、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一)“胡焕庸线”是对我国气候、生态和资源环境大格局的客观描述(二)自然条件差异和发展差距决定了“胡焕庸线”东西两边必须走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三)推进城镇群、大城市转型升级,引领参与全球竞争(四)启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本地城镇化四、关于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分类对待问题(一)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回顾和趋势(二)教育已成为新增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三)通过职业培训、城乡资产置换和返乡置业解决现有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四)依据城市规模制订差异化政策,积极引导人的城镇化五、关于新型城镇化时期“四化融合”的产业格局(一)产业发展是近代以来城镇化的动力和源头,工业化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二)当前城镇化和产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三)下一步发展中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点考虑方向(四)在“城乡统筹、四化融合”过程中逐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六、关于如何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一)全面推动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二)推动“城镇矿山”资源清洁化、高值化和规模化开发利用(三)构建高效规范的回收体系,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四)大力提倡和推动绿色消费模式(五)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垃圾处理处置附表课题一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与质量评析研究一、全球城镇化历程与基本规律(一)全球城镇化历程(二)四波城镇化发展浪潮(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二、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主要特点(一)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质量评价(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成就(二)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三)中国城镇化的总体评价:“两高、两低”(四)客观理性地看待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四、中国未来城镇化趋势判断(一)总体走势和空间格局(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城镇化的新影响(三)未来城镇化发展情景分析(四)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取向参考文献课题组成员名单课题二城镇化发展空间规划与合理布局研究一、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一)总体特征(二)突出问题二、空间影响因素与发展态势(一)人口增长与流动趋势(二)经济产业发展影响(三)交通体系发展影响(四)城镇化空间发展态势三、城镇化速度与规模判断(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将不同于人口小国和移民国家的高度城镇化模式(二)未来5~10年城镇化速度将趋向放缓(三)203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保持在65%左右四、总体空间战略布局(一)城镇化空间优化的思路(二)城镇化总体空间布局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策略(一)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构建国家中心城市体系(二)中小城市:以县级城区为重点,强化“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小城镇:分类引导、重点扶持,促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六、空间分类发展指引(一)重点推进地区(二)一般类型地区(三)特殊类型地区七、空间分区优化策略(一)华北地区(二)长三角地区(三)两广和海南地区(四)西南地区(五)东北地区(六)中部地区(七)西北地区(八)山东(九)海峡西岸地区(十)新疆八、空间优化政策建议(一)完善城镇化发展方针政策,建立分类指引、分区引导的城镇化发展政策体系(二)建立城镇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实施“自上而下”的发展调控与监管(三)发挥县域城乡资源整合优势,进行县级单元综合改革试验,推进“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加强核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发展,提升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五)积极探索农业地区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增强农业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市代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适时推进区域型政府的体制创新试验(七)创新和完善有利于人口稳定迁移的体制机制,多方式、多层级推动进城农民市民化(八)优化城市拓展方式,探索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等要素市场化流转机制参考文献课题组成员名单……课题三城镇化进程中的综合交通运输问题研究课题四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研究课题五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课题六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与人的城镇化研究课题七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课题八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治理研究索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12161553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盒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