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00.0
本书为中国文史文集。
前记
上册
歌词
诗歌
诗剧说唱剧
戏曲
儿童剧
中册
话剧
歌剧
翻译作品
小说随笔
下册
评论
报告文学
自述
附录
前言
细管胡同六号的里院,雨点打在已经衰败的荷叶上。我和母亲无言地望着窗外,黄昏的细雨,淅淅沥沥,母亲好像是无意地说了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她又要出门,到上海去为上海越剧院写剧本。这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去外地了。我们很少有谈话的机会,她几乎没有和我谈过她的过去,再说,我对于他们那一代的事情也不大感兴趣。那是一九五六年,今天是多么美好,昨日是多么灰暗。
那个傍晚,那个情景,不经意地念出的一句诗,突然道出了我们共同的感觉,好极了的感觉,心里一颤,像触电似的。这是不常有的,因此深深地留在记忆里。母亲几天后去了上海,短短几个月内写作和改编了好几个剧本,有的至今还在演出。累坏了,年底前在郑州观摩豫剧时,突然倒下昏迷不醒,中风失语,李义山的诗句是我能记得的她的最后的语言。
也许这并非母亲念那句诗的用意,而是我今天的联想。母亲从1929到1949年,写出了大量作品,在五十年代,都被看作是“残荷”了,甚至比残荷更无价值。她最怕人们提起《渔光曲》,好像自己是在吃老本,成了“反刍动物”。她自己也不看重自己的旧作,除了保留在身边的几部未发表的作品的原稿,对旧时代报刊登载的作品,不收集,不整理,更没有想过要结集,出版。
但她也许仍希望把这几支残荷留下来,哪怕只是为了让人听雨声,但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
1966年专案组抄走了她的全部文稿,1975年一位穿军服的男子把抄走的东西还来,说作品很坏,但没查出敌我问题。附带把他们自己从报纸影印的几篇安娥作品和他们编的《安娥反动作品目录》也给了安娥,目录编者署名为:王明苏修特务专案组。抄去的作品都编了号,看来是颇认真的。可是这包东西母亲从未打开,我也未加注意。一年后母亲就因脑溢血而去世了。
又过了十年,我为了查看她纪念陶行知的文章,打开了那包文稿。安娥受陶行知之托写过一部歌剧《武训传》,1950年为此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检讨,这是众所周知的。我在那包东西里发现了这部歌剧的不完整的剪报,只看作是历史资料,没管它。同时却发现了一部1940年访问豫鄂边区的长篇报道的手稿,文革初期损失了最后的一万余字,仍存有六七万字。从未发表过。我的重庆育才学校同学朱虹,抗战期间到湖北敌后根据地,此时正从事新四军五师军史的编辑工作,我把手稿拿给她看,因为里面所记的就是新四军五师前身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纵队。见到这部手稿的原新四军老领导,包括李先念本人,都予以肯定,并于1989年与史沫特莱同一题材的作品合并出版了单行本,以她蕴意深远的篇名《五月榴花照眼明》为全书的书名,200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又出版了增订本。埋藏了四十八年的文稿,终于见了天日。
安娥这个名字至今未被遗忘,主要是因她作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所以一般都称她为诗人。有的甚至误称她为“音乐家”。
最早做“安娥的发现”工作的,是天津作家协会研究员、文学评论家盛英。她为了写中国女性文学史,辗转找到了我。我便把自己也没仔细看过的母亲留下的文稿和仅有的一本诗集,一本诗剧,统统提供给她。这一堆杂乱的原始资料,经过她耐心爬梳,写出了中国第一篇安娥创作生涯和作品的专论。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年,又逢我母亲诞辰100周年,她又发表了数篇有关安娥的论文和介绍。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些作者评介安娥的文章。
2001年,我停止了文学翻译工作,决心为母亲做些事。我一生欠她的太多。在她患病的二十年间,没有关心过她过去的文学活动;从文革开始被迫离开她,到1973年我从“干校”回来,让她拖着病体熬过了七年的孤苦伶仃的艰难生活。于是我就开始收集和整理她的作品,不管是发表了的和没有发表的。在热心朋友们的帮助下,到2005年,已积累了两百多万字,包括翻译作品,有些作品虽有线索,但无法找到。母亲1929年从苏联回到上海,1956年因病停笔,一共二十六年,三年多作为中共中央特科人员执行潜入敌营的特殊任务和其它工作,抗战期间忙于发起和筹建战时儿童保育会,奔波于前线和后方,参加各项文化活动,多次卧病,在经常动荡不定甚至贫病交加的条件下,竟写了那么多的歌词、诗歌、歌剧、话剧、小说、报告文学、评论;在比较安定的最后几年,在下乡下厂、参加政治运动之余,又写了那么多戏曲剧本和一本四幕的童话剧,真是我没想到的。
我逐篇逐句地看了她的遗作。我感觉到,按照当前的阅读兴趣和市场需要,很难被出版社接受。我只想打印出来作为资料保存,不敢奢望其它。
但我想起我听到的母亲最后一句完整的话:“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荷也曾有过它生命的绿色,或许人们还能凭借它听到激荡于那些时代的风雨声呢?因此我还是抱着出版一本她的作品集的希望。终于在文艺界老领导周巍峙同志的关怀下,安娥的文集被列入了中国文联的“晚霞工程”,被认为是一份值得抢救的文学艺术财富。
作为年轻时代就投入革命的女性,她的写作从来没有游离于时代、社会、政治之外。她的诗剧《高梁红了》中对红高梁的赞颂,可以看作是她的文学观念的写照:“你的身体应该是烈火,你的灵魂应该是反抗;你响亮美丽的名字,永远刻在百姓们心上!”她先前的作品所描写的多是大众的苦难和抗争、抗日战争军民的英勇事迹、处于时代风暴中的人物,所报道的多是抗战前线和敌后的实况、战时儿童的抢救和教养等等;还对孟姜女、武训等题材做了独创性的发掘;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艺和现实问题的评论。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历史题材的戏曲,童话剧,记录时代面貌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是对新中国文艺的重要贡献。她这一时期留下的,也有一些紧跟当时政治形势而缺乏艺术价值的作品,现在看来只是无效劳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经过一遍一遍的筛选和对个别段落的删节,最后剩下一百多万字,就是这本《安娥文集》。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村庄,我的小树,我的草房;我的黄沙土,我的红高梁;……我那秃山高壮,我那河水滚黄;那火热的心,那铁打的肠!那些忠厚的面庞!那些粗布的衣裳!所有这一切;永远是青春!永远是健壮!”。母亲是河北省获鹿县农村(今石家庄市区)人,十多岁就离开了家乡,但故乡是她一生魂牵梦绕之地。在她的创作和性格中凸显着燕赵儿女特有的朴质、大气和刚强。在她诞生一百周年(2005年)之际,《石家庄日报》用了一个整版介绍她的生平和创作,2006年又被石家庄市评定为该市十位革命名人之一;她的骨灰将安葬于故乡的土地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得到家乡人的了解,受到家乡人的重视和纪念,最终能够魂归故里,应是母亲最大的安慰。这是她在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的日子里不能想象的啊!
《安娥文集》的出版是对母亲的最好的纪念。她为民族与大众的自由和解放、为妇女与儿童的尊严和幸福发出的呼声,将不会被人们遗忘。
二○○六年十月于北京
二○○七年四月修改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海水升,浪花涌,渔船儿飘飘各西东;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鱼儿难捕租税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一冬。…… 作为年轻时代就投人革命的女性,她的写作从来没有游离于时代、社会、政治之外。她的诗剧《高梁红了》中对红高梁的赞颂,可以看作是她的文学观念的写照:“你的身体应该是烈火,你的灵魂应该是反抗;你响亮美丽的名字,永远刻在百姓们心上!”她先前的作品所描写的多是大众的苦难和抗争、抗日战争军民的英勇事迹、处于时代风暴中的人物,所报道的多是抗战前线和敌后的实况、战时儿童的抢救和教养等等;还对孟姜女、武训等题材做了独创性的发掘;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艺和现实问题的评论。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历史题材的戏曲,童话剧,记录时代面貌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是对新中国文艺的重要贡献。【作者简介】 安娥(1905-1976)原名张式沅。河北获鹿县范淡村(今石家庄)人。中共党员。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年从事革命活动与左翼文艺工作。创作《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歌词及小说、剧本。抗战初期,参与发起和筹建〔战时儿童保育会〕,作为战地记者赴抗日战争前线与敌后访问并写出《五月榴花照眼明》等多篇报道。建国后,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剧协任创作员。主要作品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梁红了》,歌剧《洪波曲》、《战地之春》,《孟姜女》、《武训传》,神话歌舞剧《海石花》,戏曲《黄花岗》、《杨八姐盗刀》,小说《石家庄》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安娥文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5958876 如需购买下载《安娥文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0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