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2.0
本书是《人民日报》记者郑园园在旅法期间的新闻作品集,作者以外国记者的独特视角和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眼光来记录法兰西的文学、饮食、建筑、电影、绘画等。
序(范敬宜)/1
自序/3
哦,香榭丽舍
时尚法国
哦,香榭丽舍/3
看“色情毕加索”画展/10
皮尔.卡丹成为院士/14
香奈尔:法国时装界的一代“女皇”/19
不当明星当王妃/25
法国献上的最后一束鲜花/31
“城墙行动”/34
九月的“约会”/37
视文化遗产如生命/41
原始艺术博物馆在巴黎诞生/46
法国百年时尚/49
葡萄酒.电影
浪漫法国
马赛鱼汤/57
博维利埃餐馆/60
法国人吃的是情调/63
法国葡萄酒面对“新世界”/66
卢瓦尔河谷葡萄农/70
一个世纪后的震撼/77
吕克.贝松和《舞者》/80
幸福其实很简单/82
“新浪潮之母”瓦尔达/84
戛纳电影节如何选片?/87
法国电影丰收年/90
从经典到现代/94
电影艺术100年/97
《霸王别姬》在戛纳/106
巴黎红磨坊
风情法国
巴黎红磨坊/111
太阳王“走进”紫禁城/114
《思想者》光临中国/116
凡尔纳的惊世预言/120
龚古尔奖起争议:将情人写进小说/123
大卫名画讲述拿破仑传奇/126
她成功步入法国文坛,129
“为祖国、为科学、为光荣”/132
静行者/135
《世界报》:独立是“天条”/138
“我们负有记忆的责任”/144
巴黎地铁:与20世纪同行/147
帝国茶苑/150
戴红帽子的堂吉诃德
人文法国
库斯托:戴红帽子的堂吉诃德/155
“红磨坊画家”的传奇一生/158
雅尔:调制音乐的人/165
废铜烂铁,造就雕塑皇帝/168
大木屋里的巨匠/172
程抱一:中西文化摆渡人/175
旋转到最后/179
费藏:为《费加罗报》作画四十载/182
乔治.桑:女权运动的先驱/187
大仲马终入先贤祠/191
顾拜旦:理想的朝圣者/198
这是一只充满生命力的“鸡蛋”
安德鲁访问记/214
“中国给我灵感”
杜地阳访问记/218
尚第依古堡的中国铜尊
经典法国
尚第依古堡的中国铜尊/225
再造卢浮宫/229
吉美博物馆:东方艺术圣殿/236
老夫人和她的古堡/247
巴黎。圆顶”咖啡馆/253
波尔多的克拉克庄园/256
地中海上伊夫堡/258
里昂的城市壁画/261
贝藏松:雨果出生地/285
戴高乐的科隆贝故居/269
诺曼庭:星罗棋布的二战博物馆/273
后记/281
前言
《哦,香榭丽舍》收入法国文化题材的文章六十多篇,包括博物馆、电影、画家、作家、葡萄酒、时尚等内容。这些文章主要是我担任《人民日报》常驻法国记者期间的报道,还有一些是我去法国做短期访问后交的“作业”,或者是在北京写的有关法国报道。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法语,1965年高中毕业时选择法语专业,是因为受到上一年中法建交所带动的“法国热”的感染。而且,和多数中国人对法国的认知一样,我觉得法国是一个讲究生活艺术和生活情趣的国家,学法语说不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儿。
可是入学第二年发生了“文革”,学业被迫中断。虽然后来“复课闹革命”,但是课堂的味道变了,教的是一些“文革”口号和毛主席语录,学业完全被耽误了,哪里还谈得上浪漫呢?1970年,我被发配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腹地四川省万源县。走进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心想我这辈子要同法语说再见了。在县城分配工作时,学英语的还能到中学当老师,我呢,被发配到城关民办小学教语文、算术。一年后,因县中缺教师,我才被调去教语文。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恢复招收研究生的考试,我找来法语教科书,闭门复习半年。苍天助我,在偏僻的万源县,居然有一位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九年的留学生陈茂材。他创办了县中,解放后当过副县长,1957年成了右派分子。我在县中教书时,陈先生在学校管图书。备考期间,我多次向他请教法语上的难题,他总是笑眯眯地耐心作答。1979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记得那一个是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失去了许多,但还有机会追回。我读的是国际新闻报道专业,方向很明确,就是用法语做工具,去介绍和分析法国,读研三年就是和法语重续前缘的三年。
毕业后我进入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法国与西欧报道成为我的专业方向。走了九年的弯路,我再也不能浪费时间。我辛苦地付出,月亮和晨星可以为我的劳动作证;我渐渐写出了一些有关法国和欧洲外交、经济、文化的文章。
后来,我被派驻巴黎。每天忙忙碌碌地写新闻,闲下来思考自己的选题方向,感到有一件事值得认真去做,那就是写法国的文化。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这个向人类贡献过拉伯雷、卢梭、伏尔泰、雨果、普鲁斯特等文学巨匠以及塞尚、莫奈等大画家的伟大国家,其文化地位至高无上。在法国,文化事件层见叠出,没有哪一天缺少文化新闻,没有哪一年不轰轰烈烈地举行几次著名思想家、作家或画家逝世百年或诞辰两百年的纪念活动……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新片上映是个事件,相关评论占据了大小报纸的版面;文化现象及书评类的谈话是电视节目的亮点,收视率很高;街道海报柱上,文化活动的海报做得很美很张扬。文化,使法国拥有超过其他国家的软实力,使它具有更优雅的国家形象、更广阔的外交空间,文化是法国的国家名片!倘不能写出一定数量的文化报道,岂不辜负了这个具有丰厚文化积淀和人文传统的国家。
我开始留心文化事件。我把写时事评论比作体操比赛中“规定动作”,把做文化报道比作“自选动作”,我带着接受挑战的心态去做好“自选动作”。记得第一篇文化报道是写了一篇影评,受到编辑部的鼓励。后来凡是涉及文化名人纪念、文化现象、文化问题争论等题材,我都饶有兴趣去观察、去采写,积累起来,就有了这六十多篇文章。希望这些小文,有助于读者了解法国文化的特质。
我在飘扬着三色旗的土地上行走、采访、阅读、思考、写作。我常常带着一份三明治、一瓶矿泉水,徜徉在博物馆,或者在蓬皮杜中心(那是我感觉最好的公共文化设施)宽敞明亮的图书资料阅览厅呆上一天。眼睛累了,肚子饿了,就到广场上去,一边欣赏民间艺人的杂耍吟唱,一边啃三明治,心想,这也是在法国做记者的幸运啊,查看资料的空档还能欣赏演出。
本书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同一颗颗敏感多思的心灵的对话过程,是我从深层次感受法兰西文化和法语魅力的过程,让我体会到法语之严谨和优美,婉转和动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英语成为全球通行语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学好英语,然而,法语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使我们得以更深更广地感受欧洲历史和文化,感受这个古老国家在新时代的创造力。想到这里,我感到,学习法语真是一件幸事,是生活对我的恩赐。
郑园园2007年6月27日于北京
后记
《哦,香榭丽舍》、《巴黎时间》两本小书终于面世了。我是一个能力十分有限的人,两书所收120多篇,从写作到结集,得到诸多帮助,我从来没有把它们视为个人成果。在两本书面世之际,我要在这里向支持我、帮助我、鼓励我的领导同事、至爱亲朋表示感激之心。
《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百忙中为小书作序。他在序文中对我的表扬,我更将它看成是一个新闻界前辈对后来者的勉励和鞭策。蔡方柏、吴建民两位驻法大使是我驻法期间的直接领导,他们关心我的工作,对我做过及时、具体的指导。《人民日报》副总编于宁、江绍高对国际部的工作提出过许多建设性意见,鼓励我多出好文章。国际部原主任黄晴,现主任吴长生,副主任刘水明、温宪等鼓励记者发现题目,对写作不预设条条框框,在宽松的气氛中,我写出一些耐看的文章。还要感谢《环球时报》文化版原编辑周晓萍,她锲而不舍地向我约稿,促使我加班加点完成了收入本书一些文化题材的文章。
我的亲人一直毫无保留地支持我的工作,希望我有所作为。我的父亲郑心永是老报人。年轻时因家境贫寒,到泰国谋生,走上新闻工作之路。
抗战爆发,爱国之心驱使他回国,最终加入了革命队伍。解放后他一直在编报,虽环境窘迫,却孜孜以求,力图把报纸编得更好看些,直到“文革”靠边站。“文革”结束后,他创办了《民主与法制》、《中国老年》等广受欢迎的杂志。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我从小就喜好美文,对读书、写作充满热情。他在88岁的高龄因病截肢,如今住院躺在病床上还看了这两本小书的清样,对我勉励有加,并谆谆告诫说,要好好校对,消灭错别字。还有我的大哥郑伯怀,“文革”中在父亲工资被扣发的艰难岁月,是他承担起我上大学的生活费。如今,也是他在沪代替弟妹承担着照顾老父亲的责任。我的丈夫胡平生是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古文字和古文献的整理研究。他兴趣广泛,博识多闻。我第一次常驻法国期间,他带着所承担的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项目,到巴黎当了两年家属,帮助我渡过驻外生活中的难关。他对文字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常常是我的文章的第一读者和评审人。《哦,香榭丽舍》一书中,有4篇文章是我们俩合作完成的。
在各国驻华使馆的新闻处中,法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工作之出色有口皆碑。我接触过的两任新闻参赞张泰年、贵永华都有很深的中国情结,他们汉语讲得很流利,乐于为我提供采访便利。新闻处的工作人员朱祥英、陈宇非常敬业,工作效率很高。本书中一些文章的线索、图片都是新闻处提供的。
我与大学同班同学何三雅、叶葳葳、杨本儒、冀良、武小立等人的友谊保持至今。我们经常聚会交流,青春时代建立的友谊,使我们保持年轻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他们都十分关心我的工作,并以不同的方式对我提供过帮助。
我与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一次合作,但他们的好名声却早如雷贯耳。社长兼总编张晓敏,是一位具有很强的事业心、非常专业的出版人,慨允将我的作品结集出版。总编室主任秦志华、责任编辑金柯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仅为小书配图一事,就花费了很大的功夫。
没有亲人和友人的关爱和支持,我不可能在国际报道领域坚持将近三十年的“长跑”,写出见诸报端的数百篇文章,也不会有这两本小书。谨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谢谢!”郑园园2007年7月2日于北京
本书是《人民日报》记者郑园园在旅法期间的新闻作品集,全书共有五个章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时尚法国、浪漫法国、风情法国、人文法国和经典法国。作者以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和新闻记者的敏锐眼光来捕捉和记录法兰西的文学、饮食、建筑、电影、绘画和雕塑等。作者用流畅的文笔向读者娓娓述说着法国不同人物同样精彩的人生。新闻工作者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采写新闻的技巧,学者能够从这些“明天的历史”中发掘研究的材料,而普通的读者则可以开拓视野,遣兴怡情,增加对法国这个遥远浪漫国度的感性认识。 本书收入法国文化题材的文章六十多篇,包括博物馆、电影、画家、作家、葡萄酒、时尚等内容。这些文章主要是作者担任《人民日报》常驻法国记者期间的报道,还有一些是作者去法国做短期访问后交的“作业”,或者是在北京写的有关法国报道。【作者简介】 高级记者,中国法国研究会理事。1970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本科毕业。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19911994、2000一2002年期间两次常驻法国,任人民日报驻法国首席记者。长期从事法国、西欧及中欧关系研究与报道,发表新闻报道等各类作品约400篇,曾获中国国际新闻奖、文化部文化新闻奖及中国经济新闻奖等奖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哦,香榭丽舍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2622955 《哦,香榭丽舍》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哦,香榭丽舍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3 的主题关于 新闻-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