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生物研究与应用

寄生虫生物研究与应用

潘卫庆,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55.0

书籍简介: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寄生虫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寄生虫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重点介绍机会性致病寄生虫、食源性寄生虫、阿米巴、疟原虫等重要寄生虫,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新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当前寄生虫病流行的趋势和特点

第二节寄生虫病新的危害性

第三节寄生虫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第二章寄生虫基因组

第一节概述

一、基因组和基因组计划

二、寄生虫基因组计划

三、寄生虫基因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四、寄生虫基因组组成和特点

第二节部分寄生虫的基因组

一、原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二、寄生蠕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三、生物媒介基因组研究进展

第三节寄生虫基因组研究与应用

一、寄生虫基因组与寄生虫一宿主共进化

二、寄生虫基因组研究与免疫及疫苗靶点发掘

三、寄生虫基因组研究与药物开发

第四节寄生虫基因组研究展望

一、寄生虫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

二、寄生虫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主要手段

三、后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

参考文献

第三章寄生虫蛋白质组

第一节概述

一、寄生虫蛋白质组学概念

二、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三、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

四、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研究操作与技术

第二节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应用

一、寄生虫期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二、寄生虫性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三、寄生虫感染、致病和免疫相关的蛋白质

四、寄生虫药物靶点和抗药性相关蛋白

五、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六、分类和诊断相关的蛋白质分子

第三节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寄生虫病疫苗

第一节寄生虫抗原与免疫特点

一、抗原组成及变异

二、免疫特点及其机制

三、免疫逃避及其机制

第二节寄生虫病疫苗研究简史和研发策略

一、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

二、重组寄生虫病疫苗

三、遗传工程寄生虫病疫苗

第三节寄生虫病疫苗的种类

一、疟疾疫苗

二、血吸虫病疫苗

三、其他寄生虫病疫苗

四、寄生虫病疫苗的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评价

第四节寄生虫疫苗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一、寄生虫疫苗研究的现状

二、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第一节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致病及免疫

四、流行、诊断和预防

第二节利什曼原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三节蓝氏贾第鞭毛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四节刚地弓形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五节隐孢子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致病与免疫

四、流行、诊断和预防

第六节等孢球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和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七节微孢子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致病与免疫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八节肺孢子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诊断、流行与防治

参考文献

第六章食源性寄生虫

第一节华支睾吸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二节并殖吸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三节猪带绦虫与猪囊尾蚴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四节棘球绦虫与棘球蚴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五节曼氏迭宫绦虫与裂头蚴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六节广州管圆线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七节美丽筒线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八节旋毛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诊断、流行与预防

参考文献

第七章其他重要寄生虫

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和防治

第二节疟原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三节附红细胞体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预防与治疗

第四节日本血吸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五节蛔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第六节钩虫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三、免疫与致病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

参考文献

第八章重要生物媒介

第一节蚊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生态与生理

四、防制

第二节蜱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其他研究进展

四、重要虫种

五、防制

第三节螨

一、一般生物学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三、生态与生理

四、重要虫种

五、防制

参考文献

第九章寄生虫学研究的新技术

第一节核酸技术和蛋白质技术

一、核酸技术

二、蛋白质技术

第二节免疫学技术

一、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

二、单克隆抗体及噬茵体抗体库技术

三、ELISA及相关技术

四、荧光素标记及相关技术

五、胶体金标记技术

六、免疫细胞的分离鉴定技术

七、同源T淋巴细胞克隆技术

八、生物芯片技术

第三节显微技术

一、显微仪器分类

二、显微技术与其他研究技术相互渗透

三、部分显微仪器介绍

四、新技术应用举例

五、展望

第四节寄生虫体外培养技术

一、原虫的体外培养

二、蠕虫的体外培养

三、寄生虫的体外培养与其他生物细胞培养的关系

四、寄生虫体外培养的现状与展望

第五节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媒介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

一、概述

二、GIS/RS与血吸虫病防治

三、GIS/RS与媒介传染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鸣谢

中文索引

中西文名词对照

内容摘要:

  寄生虫病,特别是疟疾、血吸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和机会性寄生虫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寄生虫病的防治任重道远。《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与应用》是介绍我国目前流行或具有流行趋势的人体寄生虫研究最新理论和实践的专著。由20余位长期从事寄生虫学教学、科研的专家和部分青年学者共同编撰。  近年来,新的病原生物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对全球医学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完善和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病原生物研究及其相应临床工作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诊断治疗病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作者简介:  潘卫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归侨。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基因合成与表达合作中心主任,兼任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同济大学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所长。学术任职包括中国预防医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寄生虫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等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银星”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主要方向为传染病疫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研的“重组疟疾疫苗”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10项国外基金和15项国内基金项目。获国内外专利授权和申请7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寄生虫生物研究与应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594169
如需购买下载《寄生虫生物研究与应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寄生虫生物研究与应用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7.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Q958.9 的主题关于 寄生虫-生物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