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高鸿志, 著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军事、铁路、邮政、科技、人才等方面论述了李鸿章在开创中国近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功过是非。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开创中国近代军事工业

1.李鸿章与江南制造总局

2.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立

3.扩建天津机器局

4.淮系人物创办或帮助建设的其他军火厂

第二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1.内江外海之利尽为列强所夺

2.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3.招商局成立初期的困难与李鸿章的对策

4.收购旗昌轮船公司资产引起的风波

5.帮助招商局走出困境

6.招商局陷入严重危机

7.李鸿章力挽狂澜与招商局转危为安

8.关于甲午战前招商局的评价问题

第三章揭开中国自行建设铁路的序幕

1.西方列强觊觎中国铁路利权

2.李鸿章与吴淞铁路

3.有关修建铁路的第一次大论战

4.在直隶从事铁路建设

5.支持刘铭传在台湾兴修铁路

6.第二次有关铁路建设的大论战

7.李鸿章主持修筑关东铁路

第四章开创中国近代电报与邮政

1.列强图谋侵夺中国电报主权

2.李鸿章创办中国近代电报业

3.抵制外国侵夺电报利权与增设沪粤陆线

4.致力于京城与边疆的电报建设

5.李鸿章与中国近代邮政

第五章兴办中国近代矿业与棉纺织业

1.倡议开发中国矿业资源

2.创建开平矿务局

3.兴办漠河金矿

4.李鸿章主持开办的其他矿厂

5.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立

第六章维护民族工商业与尝试金融改革

1.维护民族工商业

2.扶植民族资本家

3.李鸿章的银行梦

4.采用机器铸钱

第七章领导淮军走上近代化道路

1.西方列强的“合作政策”与淮军

2.防止外国窃夺中国陆军军权

3.抵御外侮与建设国家

4.淮军的衰败

第八章建立海军与反对英国控制中国海军的阴谋

1.“欧洲一中国海军”的建立与解散

2.赫德“海防计划”出笼

3.依靠英、德建设海军的方针与琅威理来华

4.英国夺取中国海军大权的阴谋破产

5.中国保守势力对海军建设的干扰和破坏

第九章引进西方科技与培养近代化建设人才

1.引进西方科技与传播西学

2.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主张

3.派遣留学生往西方学习

4.开办学堂

结束语

附录主要征引文献目录

前言

李鸿章(18231901)以一文职人员,投身军旅,统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在晚清官场中一路顺风,扶摇直上,从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着被清廷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继调文华殿大学士,爬上了权力高峰,主管清廷外交与军事长达二十余年之久,曾代表清廷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开办近代工矿与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学堂,培养人才,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史学家往往将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并列,称之为“同光新政”开创者,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可是,李鸿章的命运却与曾国藩、左宗棠不同。曾国藩自太平天国覆亡后,常怀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惧,主动遣散湘军,以消除满族统治者的疑忌,且严于律己,谨言慎行,去世较早,政敌不多。左宗棠晚年因收复新疆,安定西北,功勋卓著,深受清廷器重,顽固派不敢轻易向其发难。惟独李鸿章不断遭受政敌谩骂与围攻,1894至1895年,攻击李鸿章的言论,铺天盖地,空前激烈。

甲午年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清廷正忙于筹备西太后60大寿庆典。此时,日本已进行全国总动员,磨刀霍霍,准备发动策划已久的侵华战争。西太后为欢庆生日,一心想制造祥和气氛,升平景象,不愿对日作战。1894年6至7月,李鸿章力图避战求和,寄望于列强调停,正是执行西太后维持和局的方针,直至8月,西太后才同意对日宣战。中日战争,清军惨败,日军侵人中国东北,清统治者惊惶失措,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弱国无外交。清廷战败求和,等于乞降,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已完全失去讨价还价的资本,无任何回旋余地,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梁启超说:“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梁氏此论颇有道理。清廷既已决定投降,即使李鸿章不去日本签约,还会有别人去签,在当时情况下,谁去日本也不会签回像样的条约,何况,日本侵略者提出的有关中国必须割地赔款极其苛刻的条约条款,李鸿章曾事先请示清廷,获清廷最高统治者同意,如无西太后允准,李鸿章敢于签订使中国蒙受巨大羞辱的《马关条约》吗?决定中国和战大局的西太后却不肯认咎,她在去世前,总结其生平治国经验时,只承认在处理义和团问题上犯有过失,她说:“综予生平,惟此次谬误……此事之前,余如白玉,而所以治理余之国家者,靡不称道。”言外之意,甲午一役,中国战败以及《马关条约》的订立与她全然无关。她既然白玉无瑕,在“天子圣明”,“只有臣错无主错”的封建专制时代,李鸿章成为替罪羊乃题中应有之义。朝野人士纷纷集矢于李鸿章,争相向他泼污水。从前依附于李鸿章的官僚们也站到了李的政敌翁同稣、李鸿藻一边,对李落井下石,反戈一击。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在1892年庆祝李鸿章70岁生日时,曾自称“受业年愚侄”,撰写祝贺寿联:“天佑圣清,锡公难老;相有大度,保我后生。”这时却不断上奏折,咒骂李鸿章“庸耄无能”,指责李“甘心让敌,图安目前”,“叠遣外国人私与倭人交结”,赞成割地赔款,意欲“长保威权,而置皇上之天下于不顾”。有人斥李鸿章为“汉奸”,连其子李经方亦未能幸免。道员易顺鼎将李鸿章与李经方比作宋、明两代权奸蔡京父子与严嵩父子,他说“李鸿章之奸,尚不及其子李经方之甚,李经方前充出使日本大臣,以己资数百万借给倭人,购船充饷,其所纳外妇,即倭主睦仁之甥女,其奸诈险薄,诚不减蔡京之有蔡攸,严嵩之有严世蕃”,建议清廷“将李鸿章拿交刑部治罪”。御史安维峻也一口咬定“李经方乃倭逆之婿,以张邦昌自命”,此类指控,纯属无中生有,信口雌黄。李鸿章在一片叫骂声中,被清廷撤销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职务,从权力高峰跌至低谷。

1901年,李鸿章去世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数十年间,人们对他的评价亦毁多誉少。建国后,在极“左”思潮影响下,随着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被人为地拔高,晚清洋务运动遭到严厉批判,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呈全盘否定趋势,李鸿章被定性为绞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崇洋媚外的“卖国贼”。1978年后,情况有所变化,史学界重评洋务运动,不少史学工作者肯定这一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道路的开端,但如何评价李鸿章,迄今史学界仍存分歧意见。

从事近代化建设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本书仅就他在开创中国近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功过是非作一些剖析,总结中国近代化初期的经验教训,或许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李鸿章,从而对这样一位影响近代中国命运的历史人物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

内容摘要:

  从事近代化建设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本书仅就他在开创中国近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功过是非作一些剖析,总结中国近代化初期的经验教训,或许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李鸿章,从而对这样一位影响近代中国命运的历史人物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  甲午年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清廷正忙于筹备西太后60大寿庆典。此时,日本已进行全国总动员,磨刀霍霍,准备发动策划已久的侵华战争。西太后为欢庆生日,一心想制造祥和气氛,升平景象,不愿对日作战。1894年6至7月,李鸿章力图避战求和,寄望于列强调停,正是执行西太后维持和局的方针,直至8月,西太后才同意对日宣战。中日战争,清军惨败,日军侵人中国东北,清统治者惊惶失措,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弱国无外交。清廷战败求和,等于乞降,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已完全失去讨价还价的资本,无任何回旋余地,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梁启超说:“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作者简介】  高鸿志,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1935年12月生,四川乐山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8年从北京大学调来安徽,先后在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中英关系史课程。曾任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1990-1991年任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为该校学生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课程。主要著译有:《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1637~1912》,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近代中英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主编《中国近代史》,黄山书社1989年出版;《1898-1903年美国对满洲的政策与门户开放主义》(译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国通史》(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代表性论文有:《关于乍浦镇江之役的旗军》(《历史研究》1958年第6期);《孙中山致威尔逊的三封电函》(《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读孙中山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电的中译文》(《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4期)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102772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5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是安徽大学出版社于2007.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52 ,F129.5 的主题关于 李鸿章(1823~1901)-人物研究 ,经济建设-研究-中国-清后期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