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本书可读性极高,史料价值极高。所有撰稿人都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或生活过,有秘书、卫士、放映员、司机、摄影师、理发师、厨师、保姆、医生、子女、同乡等,如李敏、高智、沈剑心、徐肖冰、张耀祠、李银桥、周福明、谢静宜等,共计105人。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一个伟大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
李敏:赶快回到爸爸身边来
李讷:大娃娃小爸爸
刘松林:今后,你就是我的女儿
邵华:珍藏在父亲心中的爱
毛小青:幸福的童年回忆
王定国: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陈文新: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蒋含宇:我给主席敬献红领巾
逄先知:活到老学到老
高智:第一次和毛主席照相
沈剑心:毛主席安排我们去基层锻炼
申虎成:毛主席的六十大寿
陈耀:聆听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
车平路:渡过葭芦河
田畴:一碗难忘的小米干饭
吕诚华:和主席少有的一次娱乐
陈其:在主席身边做机要工作
彭润田:我为主席安电铃
李智盛:毛主席给我斟酒
张景贤:毛主席的图书馆
孟昭哲:主席教我们看书
王耀山:跟随毛主席进化平
沈世英:主席的一次笔误
刘长明:大决战中毛主席的指挥艺术
刘振权:第一次给毛主席送电文
胡健:难忘小河村
梁守谦:跟随主席从西柏坡到北平
薛三考:我给毛主席打前站
谢静宜:主席的衣服
徐肖冰:第一次给毛主席拍照
侯波:女同志要站在中间
舒世俊:我给毛主席拍电影
杜修贤:奇特的碰杯
吕厚民:好久不见了
钱嗣杰:在主席身边摄影的日子
陈娟美:用照相机记录主席的形象
汪东兴:只要主席下令我什么仗都敢打
张耀祠:毛主席参加军人大会
邬吉成:在延安的岁月
马尚志:毛主席关怀警卫战士
李银桥:毛主席回韶山
刘书林:我在主席身边的二三事
朱旭明:毛主席批准我改名字
齐吉树:毛主席亲笔给我写信
石国瑞:陕北风雨夜行军
王勇:一封被遗忘的电报
马汉荣:毛主席给我签字
高富有:难忘的行军路上
延永生:主席为我请医生
王笃恭:半碗米糊
武象廷:你就不要去找毛毛了
马武义:开国大典那天的毛泽东
张木奇:你的名字很有意思嘛
李家骥:开国大典之夜的毛泽东
沈同:毛主席为我们夫妻做主婚人
李连成:主席让我回中南海过年
柴守和:永远不当“老子”
陈长江:主席在頣年堂前的讲话
张仙朋:主席在武汉视察时的一次经历
耿福东:去看毛主席
曾文:大闺女哪有不出嫁的道理
曲琪玉:主席给我们上了一堂哲学课
田云玉:我们俩合得来
刘纪春:好大一棵参
马全发:伟人之间的关爱
张英瑞:终于来到了主席身边
尹荆山:朋友交往要重信义
张景芳:搞几块糖来吃
高志杰:主席也爱吃烤玉米
石振茹:毛主席和我的一次谈话
徐德金:毛主席重上井冈山
王保东:你能保卫东方吗
刘金元:毛主席让我回家看看
孙振发:一次难忘的国庆警卫工作
王百喜:他们知道我喜欢雪
耿文喜:你有三只耳朵啦
王明富:名誉校长毛主席
陈守信:你们现在都成文人了
曹伯寮:执教一中队
陈国民:主席为警卫战士批改作业
吴凤君:为灾民担忧
郭芙美:放歌春藕斋
董若英:主席送我一套《红楼梦》
杨野萍:摔几跤才能长见识
惠金发:小号声在春藕斋响起
胡敏贞:整个世界都是你们青年人的
王鹤滨:你来替我办事呀
唐由之:我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
张国兴:我给毛主席当生活管理员
吴连登:四菜一汤已不错了
程汝明:今天的饭谁做的呀
庞恩元:我给主席做狗不理包子
朱德魁: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张正吉:难忘的几件事
钱水桃:我为毛主席设计新发型
周福明:主席的衣服就不能补吗
于器海:我给主席放电影
主凤英:主席和我聊天
王爱梅:你喜欢梅花吗
刘学骞:在新中国第一专列上
李爱菇:主席和我们一起过“三八节”
张善兰:人民大会堂118厅记事
邱桂荣:毛主席在我书上题词
李锦:我给毛主席家当保姆
郝芝兰:我带李讷三年多
韩桂馨:你就是我们家里的一员了
拍摄后记
前言
他,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赤子
在一个天下攘攘、混乱不止的年代
以如炬的目光,卓绝的奋斗,傲视千古的豪情
带领人民重新排列了中国的山川
他发出力量和意志的洪流
但他更是一个真切生动的人,一个让人亲近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将松枝恭恭敬敬地放在父母坟头,眼圈发红,泪光闪烁,深深鞠躬
他写信给女儿:爸爸想念你,赶快回到爸爸身边来
他给生病向他求药的卫士回信:药已托人去找,如能找到即送给你
他抽着用树叶卷的烟,和战士们谈笑着,一路向前
他用唾液沾湿笔头,写下给前方将士的贺电
他穿着破了四个大窟窿的羊毛衫裤去参加开国大典
他问厨师,你会做狗不理包子吗
他对着镜子看理发师为他设计的新发型,说,年轻了起码十岁,蛮好的
他在雪上面踩来踩去,听着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高兴的象孩子
……
品读这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故事
真实自然,生动亲切,又撼人心魄
在这种情境中已经不存在久远的往事或几代人之间的“代沟”了
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他的呼吸,他与我们的交流
你会领略到他山的坚强、水的柔情、土的质朴、火的激情、诗的浪漫
以及他的智慧、品性、胆略、乐观、诙谐、学识所折射出来的无穷魅力
虽然他离开我们已有三十多年了
可他的身影是依然那样清晰的留在人们的心里
这个伟大的名字早已融人在中华民族浩瀚的血脉中……
王震宇(2009年)
后记
走出中直机关管理局的大院,已近中午。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耿文喜秘书长,是我拍摄的最后一位人物。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1日。
拍摄此书人物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12月26日,在采访纪念毛泽东诞辰109周年的活动后,便萌生了以摄影这一独特的记录方式,拍摄仍然健在的、不同历史时期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机要秘书、保健医生、摄影师、警卫战士、专列服务员等工作人员和亲属及重要的历史见证人,愈百位革命老人为主题人物的图书《在毛泽东身边》,以期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毛主席光辉的一生,展示毛主席的人格魅力。
此后,在《风云人物》杂志社、《在毛泽东身边》编委会领导、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搜集、整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长达6年之久。在许多个夜晚,毛主席、李敏、李讷、邵华,还有曾在主席身边工作过的许多老同志相继走人我的梦境,或在一起交谈,或为我签字留名,或为其拍摄肖像。每到天亮时谈及此事,我的妻子、本书的另一位拍摄者萨仁图亚总是笑着对我说:“都是你睡觉前想的。”是的,这就是古语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从2008年2月19日至11月21日,在9个月时断时续的拍摄过程中,我曾在8天走过11个城市,承受了长达40多天胸椎疼痛、难以翻身、坐睡沙发、熬待天明的痛苦;也曾饱受清晨6点冒雨出发,偌大的京城,纵横穿梭,一天拍摄4个人,满身疲惫,深夜返回中关村的劳顿之苦;还曾感受8月京城的酷暑难耐,汗流浃背。然而,一想到所有接受采访、拍摄的老同志对我的指导、鼓励,以及他们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又给了我拍摄的动力和源泉。
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在毛泽东身边》一书得以出版,是与许多领导、顾问、编委、朋友的鼓励、关注和无私的帮助分不开的。
感谢徐肖冰、侯波、吕厚民、钱嗣杰、杜修贤5位老摄影家和吴连登、田云玉、王明富、尹荆山、高智、石国瑞、刘学骞、杨野萍、刘纪春、董若英、钱水桃、张英瑞、胡敏贞、郝芝兰、郭芙美、刘凤英、李爱茹、吴凤君、曾文、蒋含宇等诸多老同志对我在拍摄过程中给予的热心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
感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赵新昌先生提供了汪东兴同志的近照。
对为本书无偿提供稿件和口述历史资料及珍贵历史照片的老首长、老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在拍摄和出版过程中给予无私帮助的韩志、张彩琴、闰瑞、李洲、孟凡军、刘国琳、金满都、付占营、呼格、李海峰、郭瑞明、辛中正、刘国学、周春义、王义、刘士和、邵学贵、王鹏、庞雷等所有的朋友们。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采访拍摄的106位人物,是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部分人员,其他尚健在的仍有许多,但或因地址不详,或因无法联系等原因,而未能拍摄到,对此深表遗憾!
由于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时间久远,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向东
2009年3月8日于北京
这是一部106位亲历者个人回忆的记录,是30多年岁月逝去后留下的洁光片羽和心灵印记。 百余位亲历者的往事追忆,历时6年的采访拍摄,女儿、摄影师、保健医生、卫士、厨师、专列服务员……眼里的毛泽东。全书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领袖和普通人之间所发生的闻所未闻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部106位亲历者个人回忆的记录,是30多年岁月逝去后留下的洁光片羽和心灵印记。 这些对毛泽东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小事”的叙述,为我们勾画的不仅是一个伟岸肃立的领袖形象,更是描绘了一幅毛泽东生动真切的“画像”。 让我们体味这一个个“故事”背后的情怀,而触摸到已远离了我们多年,但已经融入到中国历史的一代伟人的“内心世界”。【作者简介】 王震宇,诗人,作家,现任《风云人物》杂志社副社长、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副会长。近年出版有诗集《中午、我和太阳同岁》、长篇纪实文学《路漫漫》、报告文学集《砥柱雄魂》、《与世纪同步》等作品。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在毛泽东身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10079493 如需购买下载《在毛泽东身边》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14 | 印数 |
在毛泽东身边是人民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A752 的主题关于 毛泽东(1893~1976)-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