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78.0
本书为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原北京大学校长汤用彤先生之文选。本书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选,收入作者论述中国佛教哲学以及与原始佛教及印度佛教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大师的的代表著述《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用科学方法系统地阐述了佛教从印度传入到唐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佛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相互关系;详细地考察了中国佛教各个学派、宗派的兴起和衰落过程及其原委。
论文选
原始佛教
印度佛教之发展
释迦时代之外道
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
南传《念安般经》译解
《胜宗十句义论》解说
谈一点佛书的《音义》
隋唐佛学之特点
唐太宗与佛教
大林书评
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
佛教玄学之滥觞
牟子《理惑论》
论文选
原始佛教
印度佛教之发展
释迦时代之外道
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
南传《念安般经》译解
《胜宗十句义论》解说
谈一点佛书的《音义》
隋唐佛学之特点
唐太宗与佛教
大林书评
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
佛教史专题
佛教玄学之滥觞
牟子《理惑论》
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
支谦
康僧会
养生成神
神与道合
朱士行之西行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般若经》之流传
竺法护
于法兰与于道邃
竺叔兰与支孝龙
帛法祖
玄风之南渡
竺道潜
支遁
东晋诸帝与佛法
名士与佛学
释道安
高僧与名僧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竺佛图澄
道安年历
道安居河北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
道安居襄阳
经典之整理
戒规之确立
弥勒净土之信仰
道安在长安与译经
道安在佛学上之地位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本时代般若学之派别
竺法雅之格义
本无宗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
支道林之即色义
于法开之识含宗
幻化宗
支愍度之心无义
缘会宗
本末真俗与有无
总结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鸠摩罗什之学历
罗什至凉州
罗什在长安
什公之译经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
什公之著作
罗什之学
鸠摩罗什之弟子
僧肇传略
僧肇之学
义学之南趋
释慧远
释慧远之地位
慧远年历
慧远早年
慧远东止庐山
晋末朝廷之佛教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
慧远与罗什
江东禅法之流行
慧远之学
慧远与弥陀净土
慧远之念佛
余论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
传来之道路
西行求法之运动
法显之行程
智严、宝云、法领、智猛、法勇
南北朝之西行者
河西之传译
北凉昙无谶
南朝之译经
北朝之译经
经典与翻译
竺道生
涅槃部经之翻译
涅槃大本之修改
竺道生事迹
竺道生之著作
顿悟渐悟之争
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
慧远、罗什与佛性义
竺道生佛性义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义
一阐提有性与应有缘义
顿渐分别之由来
竺道生之顿悟义
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慧观渐悟义
竺道生之门下
刘虬与法京禅师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
《成实论》之传译
成实论师
《成实论》之注疏
般若、三论之渐兴
般若、三论与玄风
周颙、梁武与摄山僧
三宗论
三论之盛及与成实之争
兴皇法朗及其门下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晋末宋初禅法之兴盛
宋初南方之禅法
凉州禅法及玄高
禅窟与山居
佛陀禅师
略论北方禅法
菩提达磨
魏末至隋初北方禅之流行
梁陈南方之禅法
摄山与天台
北方禅法之影响
净土经典之传译
昙鸾与阿弥陀净土
延寿益算之信仰
五戒十善人天教门
三阶教之发生
志公与傅大士
南方之《十诵律》
菩萨戒之流行
北方《四分律》之兴
北朝之佛学
彭城之佛学
北方涅槃之学
北方四宗
《毗昙》之翻译
《毗昙》之研究
北方之成实师
《十地经论》之传译
相州北派学之传布
相州南派学之传布
真谛之年历
真谛弟子及《摄论》之北传
《华严》之流行
附记
著者年谱
汤用彤先生年谱简编
本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丛书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祖国佛教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属于珍贵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因此对促进两岸统一、团结海外华人、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汤用彤大德平生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著名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1911年进入北京顺天学堂学习,次年考入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留校,任国文教员,并任《清华周刊》总编辑。1917年考取官费留学,次年赴美,先入汉姆林(Hamline)大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仍主修哲学,并与陈寅恪同师从Lanman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等,192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囯,历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支那内学院巴利文导师。其间还参加了《学衡》杂志的编务,积极为该杂志撰稿,成为学衡派的重要成员。1926年夏至1927年夏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随后返南京,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0年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34年起任哲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开始,随北大转往后方,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6年随北大复迁,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49年2月,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囯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在北大执教30余年,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哲学概论等。不仅为我囯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而且与胡适等老一辈学者一起为北京大学的学科和学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现代中囯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囯学大师之一,先生由于精通内外经典,又接受过严格的外国哲学、语言和治学方法的训练,而且又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其学术著作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被囯内外学术界公认为最权威的经典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外均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本书是汤用彤先生各种著述的精选集。
本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丛书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祖国佛教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属于珍贵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因此对促进两岸统一、团结海外华人、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汤用彤大德平生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著名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1911年进入北京顺天学堂学习,次年考入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留校,任国文教员,并任《清华周刊》总编辑。1917年考取官费留学,次年赴美,先入汉姆林(Hamline)大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仍主修哲学,并与陈寅恪同师从Lanman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等,192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囯,历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支那内学院巴利文导师。其间还参加了《学衡》杂志的编务,积极为该杂志撰稿,成为学衡派的重要成员。1926年夏至1927年夏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随后返南京,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0年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34年起任哲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开始,随北大转往后方,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6年随北大复迁,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49年2月,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囯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在北大执教30余年,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哲学概论等。不仅为我囯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而且与胡适等老一辈学者一起为北京大学的学科和学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现代中囯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囯学大师之一,先生由于精通内外经典,又接受过严格的外国哲学、语言和治学方法的训练,而且又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其学术著作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被囯内外学术界公认为最权威的经典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外均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本书是汤用彤先生各种著述的精选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汤用彤大德文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 | ||
9787508066196 《汤用彤大德文汇》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华夏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7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600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