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离我们有多远

欧洲离我们有多远

陈炎, 张艳华, 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9.8

书籍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炎、张艳华夫妇在欧洲坊学、访问的文化随笔录,其内容涉及到资源、人口、环境、道德、治安、政府、党派、制度、疆界、外交、种族、语言、民族、城市、教育、日常生活等方面,作者一方面以深厚的文化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与思考为认识与评判框架,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思考与阐释,另一方面,又借助优美的语言与诗性的叙述方式,超越了文化、民族、语言与生活方式的隔膜与对立,将作者对欧洲文化的体验与深思展示出来。

书籍目录:

引子:埋在心底的问号

上篇

一、必要的理论准备

1.梁启超的“欧游心影”

2.辜鸿鸣的“中国精神”

3.梁漱溟的“三种路径”

4.陈序经的“全盘西化”

二、遇到的实际问题

1.签证的烦恼

2.移民的问题

3.幸福的生活

4.生活的指数

5.生存的质量

三、真切的生活感受

1.“穿”在欧洲

2.“吃”在欧洲

3.“住”在欧洲

4.“行”在欧洲

5.“玩”在欧洲

6.“乐”在欧洲

四、奇异的风俗习惯

1.猫道、狗道与人道

2.卖淫、吸毒与人权

3.医院、公园与厕所

下篇

一、资源:喝不尽的老陈汤

二、人口:鼠疫柱引发的联想

三、环境:作为艺术品的垃圾处理厂

四、道德:人人都像雷锋一样

五、治安:南欧与北欧的差距

六、政府:市政厅顶上的小人

七、党派:“左”与“右”

八、制度:似曾相识的东德

九、疆界:供人跨越的土地

十、外交:战争与和平

十一、种族:杂交优势

十二、宗教:几种不同的信仰

十三、语言:思维的工具与情感的桥梁

十四、民族:傲慢与偏见

十五、城市:并非梦中的巴黎

后记

前言

在西语中,Europe最初并不是指一块陆地,而是一个女人的名字。据希腊神话记载,大约在当今的黎巴嫩所处的中东地带,有一个叫做腓尼基的王国。国王的女儿美丽动人,名字就叫欧罗巴。借助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庞贝占城的壁画,我们今天还可以窥见这位女子面部高贵的容颜和胸部动人的曲线,难怪天神宙斯会为之而寝食不安呢。我们知道,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并不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宇宙主宰,为了女色他一向是不择手段的。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变成一头公牛而将欧罗巴劫持到了克里特岛。在那片荒芜却富有浪漫气息的土地上,欧罗巴为宙斯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国王米诺斯。在那以前,中东地区的文明已经相当发达,而希腊半岛却处在尚未开发的荒蛮阶段。或许是由于爱情的种子激发了文明的灵感,米诺斯王朝渐渐兴盛起来,日后竟发展成了在人类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欧洲。这便是“欧罗巴”的由来: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

在文学家看来,这段人神之恋的故事充满了想象和浪漫的气息,是希腊神话的经典片段;在史学家看来,这段故事不仅美丽神奇,或许还隐藏着中东的殖民部落向西方迂徙的史实依据;在哲学家看来,神话传说自然不能当作史料看待,可它确实表达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当然,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同一文本完全可以依据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做出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理解和闸释。就连我们这些既非文学家、亦非史学家、更非哲学家的普通读者也可以不断地阐释了去。

于是,便有了本书的话题。

欧洲离我们有多远?我问的当然不只是地理上的距离,还有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乃至思想情感上的距离。自鸦片战争以来,对于我们来说,欧洲似乎留下了一个复杂、费解、而又不忍释怀的情结:它既是文明的源泉,也是罪恶的渊薮;既是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发祥地,也是海盗、列强、殖民者的大本营;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也是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战场。

当今的学术界盛行比较研究,无论文学领域、哲学领域,还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都有所谓中日比较、中印比较等等做不完的题目。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中西比较。除了欧洲之外,中国人所说的西方自然也包括北美。然而,尽管当今世界的霸主地位已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但是从文明演进的角度上讲,美利坚的新枝嫩芽无非是从欧罗巴的参天大树上滋生出来的。在埃及、印度、巴比伦的古代文明衰落之后,真正能够与华夏文化相提并论且具有强势地位的文明尺度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欧洲为血脉的西方文化。

从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曙光,到文艺复兴的艺术奇迹;从启蒙主义的百科全书,到巴士底狱的隆隆炮火;从波及世界的两次大战,到欧盟国家的历史性整合……欧洲给人类带来了多少次重大的文化冲击?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希腊废墟中的帕台农神庙、罗马圣城中的斗兽场、雨果小说中的圣母院、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赛宫、以及拿破仑时代的凯旋门……当然,还有那美丽的地中海,蓝色的多瑙河,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早在我们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在书本上、在图片中、在睡梦里早已不知将其温习多少遍了。

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也是一个近在咫尺的所在。

1998年秋季,当我受中国教育部的委派,到德语国家最古老的大学去担任客座教授的时候,这一在心底徘徊了许久的问题,便连同那张“申根签证”一起,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面前。凭着这张签证,我不仅在奥地利的首都生活、工作了三个学年,而且同前来探亲的丈夫和儿子一起周游了意大利、法兰西、德意志、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等国家的二十几个城市。后来,我又和朋友们一起游历了瑞士、捷克、匈牙利、希腊和土耳其。可是,直到今天,我还在不断地追问自己:欧洲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已近傍晚,买好了回国的返程机票,我本应搭乘地铁或电车旧到亚当街的寓所去收拾行李,可不知不觉地却在流光溢彩的维也纳街头流连起来。这是十分熟悉而又永远陌生的街景:古老的建筑、庄严的雕塑、亮丽的橱窗,一个街头艺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着小提琴,一对老年情侣怀抱着一簇鲜花在漫步……这是一个伸手可触而又永远也不属于我的世界,它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有时候,我觉得它很远很远有时候,又觉得它很近很近;有时候,我觉得它虽然很远,但却越来越近;有时候,又觉得它虽然很近,但却越来越远……

后记

从刚一执笔开始,我便决意将它写成一本相当芜杂的书。它有点儿像日记、像随笔、像书摘,也有点儿像专著、像论文、像调查报告。它有的部分松散、随意,甚至拼贴了一些供人喷饭的趣闻、笑料,很有些信马由缰的味道;而另一些部分则持重、严谨,甚至运用了不少枯燥的数据、引文,很有点坐而论道的劲头。这样的写作倒不是为了迎合什么“后现代”的文体观念,而是由于三来的欧洲印象太纷繁、太复杂、太凌乱了。一方面,我试图保存这些感受的鲜活和灵动,不想用理论的术语将其抽干;一方面,我又不满足于停留在感觉经验的描摹上,而试图对这些经验加以提升和锤炼。这种太大的贪心难免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局而,于是一种不伦不类的“多元文体”便不期然地出现了。或许读者不要把它看成是作者的无能,而要把它看成是本书的特点,于是诸君也可以一会儿躺着看、一会儿坐着看、一会儿站着看了。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过于枯燥而富有学理的部分往往不是出自我的文笔,而是我丈大在帮我修改的过程中加进去的。说实话,我应该感谢这位合作者,他虽然只在欧洲生活了几个月,却以其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弥补了我的不足。为了修改这部书稿,他又乐此不疲地翻阅了不少资料。这样,他便可以沿着我的经验感受而生发开去,将具体的生活经验纳入跨文化的视野中加以反思。于是,他的加入,不仅使这本原本单薄的书变得厚重,而且使这本原本芜杂的书显得更为多样化了。

除了我丈夫之外,还应该感谢刘士林先生,如果不是因为他为出版社热心推荐的话,这本书也不知何年何月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时伯荣、李国强、宋全成三位先生,是他们热心提供的照片弥补了我自家摄影的不足,为这部图文并茂的小书增添了光彩。

对于那些去过欧洲或与欧洲打过交道的人来说,本书或许可以唤醒某种切身的感受或美好的回忆,甚至希望帮助他们在那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用而不知的生活细节处发现某种曾被遮蔽的“意义”;对于耶些尚术去过欧洲但却对其感兴趣的人来说,本书或许能够为其打丌一些眼界、开拓一些思路、引发一些思考,并希望帮助他们在认识欧洲、了解欧洲的过程中打破文化的隔阂、缩短文明的差距。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这两类读者都会越来越多起来。

张艳华

2009年7月1日

内容摘要:

  从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曙光,到文艺复兴的艺术奇迹;从启蒙主义的百科全书,到巴士底狱的隆隆炮火;从波及世界的两次大战,到欧盟国家的历史性整合……欧洲给人类带来了多少次重大的文化冲击?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希腊废墟中的帕台农神庙、罗马圣城中的斗兽场、雨果小说中的圣母院、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赛宫、以及拿破仑时代的凯旋门……当然,还有那美丽的地中海,蓝色的多瑙河,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  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也是一个近在咫尺的所在。  本书是作者在维也纳大学任客座教授三年期间所写的文化随笔,其内容涉及到资源、人口、环境、道德、治安、政府、党派、制度、疆界、外交、种族、宗教、语言、民族、城市、教育、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作者一方面以人文学者的敏锐洞察力,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审视欧洲社会的各种现象,并对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思考与阐释;另一方面,又借助优美的语言与诗性的叙述方式,超越了文化、民族、语言与生活方式的隔膜与对立,将自己对欧洲文化的亲身体验呈现出来,既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又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上的快感,加上200余幅自拍的欧洲照片,对于读者了解欧洲文化、社会与生活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欧洲离我们有多远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185249
如需购买下载《欧洲离我们有多远》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欧洲离我们有多远是上海大学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