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8.0
现代化研究一直都是各国学术界聚集的焦点,但是大多数集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或是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本书则是视角独特,通过分析以挪威为代表的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化过程,来探讨现代性之多重含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常被视为实现现代化过程的成功案例,关注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一段连续历史,理解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例如挪威)的现代化过程之独特性。本书集中探讨了两个历史案例,一个是发生在19世纪到二战前的路德宗国家官员和民众运动之间的互动,作者视这种互动为社会民主进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面向;另一个是二战后的挪威。此书既包括对概念问题的理论评述和对现代化过程的评估,也由于其独特性,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些经验。
致谢第一章我们如何对现代化过程加以概念化?第二章19世纪挪威的现代化过程:1814—1884年间路德宗国家官员和民众运动的互动第三章个人和建制的互动:1880一1920年——一个地方案例第四章至二战前的民主议会制下的现代化过程:1884—1940年第五章对挪威现代化早期阶段的概述第六章自二战以来挪威的现代化过程:社会想象和合理性形式第七章认知挑战与论辩合理性:科学和教育、公共领域和政治第八章全球化世界中的现代化过程:普遍性、多元性和可持续性?附录自述参考文献索引
奎纳尔·希尔贝克编著的《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是挪威著名哲学家希尔贝克通过分析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化过程,来探讨现代性之多重含义的著作。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常被视为实现现代化过程的成功案例,这种对“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的援引通常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二战后的20世纪中期,但希尔贝克认为,关注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一段连续历史,方能更好地理解发生存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例如挪威)的现代化过程之独特性。《多元现代性( 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集中探讨了两个历史案例,一个是发生存19世纪到二战前的路德宗国家官员和民众运动之间的互动,作者视这种互动为社会民主进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面向;另一个是二战后的挪威,此书既包括对概念问题的理论评述和对现代化过程的评估,又分析了我们在当代所面临的一些根本的认知挑战和结构挑战。【作者简介】奎纳尔·希尔贝克,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系和科学与人文研究巾心的荣休教授、“马可·波罗”计划的创始人之一。“马可·波罗”计划是卑尔根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项目,致力于欧洲和东亚的文化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希尔贝克也是挪威科学艺术学院、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协会的成员。他在合理性和现代化、政治哲学和科学论方面著述甚丰,他撰写的《阿方忻学史》被译成十几个国家的语言,中译本也大受欢迎。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多元现代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8120167 如需购买下载《多元现代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