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本书按照“构建分析框架—解释中外例证—分析中国现状—提出改革观点”的思路,分四个层面对财政层级制度改革进行了论述。
序一
序二
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财政层级制度的静态均衡分析
第一节财政层级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分权理论
二、组织管理理论
三、国家结构理论
第二节财政层级划分的优化模型
一、模型的假设条件
二、模型的扩展推演
三、模型的应用解释
四、模型的简要结论
第三节财政层级关系的目标模式
一、财政联邦制与财政层级地位格局的目标模式
二、扁平化组织与财政层级管理方式的目标模式
三、公共治理与财政层级制衡机制的目标模式
第二章财政层级制度的动态演化分析
第一节制度变迁理论与财政层级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简要介绍
二、原始财政及其财政层级制度
三、王权财政及其财政层级制度
四、公共财政及其财政层级制度
五、计划财政及其财政层级制度
第二节影响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
一、国家结构形式与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二、政府层级结构对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影响
三、地方分权程度对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影响
四、公共治理水平对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财政层级制度的互动变迁路径选择
一、单一制国家财政层级制度的基本类型
二、单一制国家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路径
三、简要结论
第三章财政层级制度的国际比较:政体视角的解释
第一节联邦制国家的财政层级制度
一、美国的财政层级制度
二、德国的财政层级制度
三、俄罗斯的财政层级制度
四、典型比较及简要结论
第二节单一制国家的财政层级制度
一、法国的财政层级制度
二、英国的财政层级制度
三、日本的财政层级制度
四、典型比较及简要结论
第三节财政层级制度的特征及趋势
一、各国财政层级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各国财政层级制度的发展趋势
三、对中国财政层级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四章中国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历史视角的解释
第一节中国古代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财政层级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财政层级制度
三、现代意义财政层级制度的萌芽
四、简要结论
第二节民国时期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层级制度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财政层级制度
三、简要结论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前苏区的财政层级制度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财政层级制度
三、改革开放以来现行财政层级制度的形成
四、简要结论
第五章中国财政层级制度的现状分析:创新及问题
第一节财政层级地位格局的创新及问题
一、财政层级地位的确立
二、财政层级地位的提升
三、财政层级地位的降低
第二节财政层级管理方式的创新及问题
一、中央与计划单列市的财政层级管理方式
二、市管县与省直管县的财政层级管理方式
第三节财政层级制衡机制的创新及问题
一、强化县对乡镇的财政层级制约:乡财县管
二、建立中心城镇的自我约束机制:镇财自治
第六章中国财政层级制度改革的互动论:内涵与原则
第一节互动论的内涵
一、互动论的基本内涵
二、互动论的主要依据
三、四种学术观点比较
第二节层级法定原则
一、层级法定原则的含义
二、层级法定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确立层级法定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财政自治原则
一、财政自治原则的含义
二、财政自治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确立财政自治原则的意义
第四节监督制约原则
一、监督制约原则的含义
二、监督制约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确立监督制约原则的意义
第五节互动协调原则
一、互动协调原则的含义
二、互动协调原则的理论依据
三、确立互动协调原则的意义
第七章中国财政层级制度的互动式改革:步骤与对策
第一节财政层级制度改革的战略步骤
一、财政层级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财政层级制度改革主要内容的确定
三、财政层级制度改革三步战略的选择
第二节财政层级基础地位格局的构建
一、赋予村居自治组织的财政层级地位
二、确定乡镇改革方向及财政层级地位
三、逐步确立特殊功能区财政层级地位
第三节财政层级纵向制衡机制的设计
一、立足中国国情设计财政层级制衡机制
二、健全上级对下级的财政层级制衡机制
三、健全下级对上级的财政层级制衡机制
第四节财政层级制度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财政层级制度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二、完善宪法及财政法律层面的相关规定
三、完善财政法规及规章层面的相关规定
四、完善其他法律及法规层面的相关规定
五、研究制定财政法律并且明确相关规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按照“构建分析框架-解释中外例证-分析中国现状-提出改革观点”的思路,对财政层级制度及中国财政层级制度改革展开论述。全书共分7章,具体内容包括财政层级制度的静态均衡分析、财政层级制度的动态演化分析、财政层级制度的国际比较、中国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中国财政层级制度的现状分析、中国财政层级制度改革的互动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在职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的优化问题,成为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何界定财政层级?一个相对独立的财政层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财政层级是否一定要与政府层级一一对应?财政层级的划分是否有客观的标准?将中国的财政层级划分为三级(或实三级加两个半级)是否就是最优的呢?等等。财政体制改革涉及的诸如此类基础性问题,都有待于从理论到实践、从国际经验比较到结合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 本书提出并界定“财政层级制度”的范畴。财政层级制度是财政层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包括财政层级划分模式、财政层级地位格局、财政层级管理方式、财政层级制衡机制。财政体制由财政层级制度、财政支出划分制度、财政收入划分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组成,其中财政层级制度是财政体制的基础。财政层级制度改革属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范畴,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财政体制改革,即“质”的变革。从这一意义上讲,财政体制的其他方面改革,如财政收入划分制度的改革、财政支出划分制度的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等,都只是“量”的变革。因此,以财政层级制度为切入点研究财政体制,是一个能够揭示其本质及发展演变规律的视角,从而能就财政体制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视角,本书按照“构建分析框架-解释中外例证-分析中国现状-提出改革观点”的思路,分四个层面对财政层级制度及中国财政层级制度改革展开论述。 一、构建财政层级制度的分析框架财政层级制度的分析框架由静态和动态两个分析框架组成。通过建立财政层级纵向划分的优化模型,并确立财政层级地位格局、管理方式、制衡机制的目标模式,构建财政层级制度的静态分析框架;选取政府层级结构、地方分权程度、公共治理水平三个关键影响因素,构建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框架。 财政分权理论是财政体制的理论基础,也是财政层级制度的理论基础。财政分权理论是在有自治传统的西方国家里发展起来的,国外的研究基本上将政府层级等同于财政层级,并没有对财政层级制度作专门的集中研究。对于财政层级的划分问题,布坎南运用“俱乐部”理论来解释最优地方政府管辖范围的形成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财政层级的横向优化问题。 奥茨的地方政府最优组织理论,探讨了财政层级的纵向优化划分问题,但只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每一种公共品都由一级政府提供,并以举例的方式将公共品归人被认为是合适的三级政府中,至于为何三级政府架构就是最优的,该理论没有给出一般意义的分析。 本书运用静态均衡分析的方法,构建财政层级制度的静态分析框架。 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相结合的视角,以财政分权理论、组织管理理论、国家结构理论为切人点,阐述财政层级制度的理论基础。对联邦制国家而言,权力的形成自下而上,自然形成相应的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财政层级与政府层级基本一致;对单一制国家而言,权力自上而下分解,政府层级的形成受制于上级政府,而且较不稳定,财政层级有可能少于政府层级。鉴于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层级(政府层级)的纵向优化问题没有给出一般意义的分析,本书构建了一个财政层级(政府层级)纵向划分的优化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各种类型的财政层级划分模式,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划分不能以层级多少分优劣。各国管辖范围和国情不同,只要多层级的管理成本小于少层级的管理成本,这种多层级政府(财政)格局仍旧是有效率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国外的政府(财政)层级一般是三级或准三级,就判断三级或准三级政府(财政)层级结构就是最优的。二是财政层级与政府层级可以相分离。不管在联邦制国家,还是在单一制国家,政府层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稳定。相比较而言,财政层级的设置比较灵活。可根据多层级优化模型,按照组织管理成本最小化原则,设置财政层级。此外,本书分别结合财政联邦制、扁平化组织、公共治理等理论,构建财政层级地位格局、财政层级管理方式与财政层级制衡机制的目标模式。财政层级地位格局的目标模式是各财政层级的地位明确,并且基本具有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扁平化管理方式是财政层级管理方式的目标模式;财政层级制衡机制的目标模式是参与式的制衡。 本书还运用动态演化分析的方法,构建财政层级制度的动态分析框架。应用马克思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分别分析了原始财政、王权财政、公共财政、计划财政及其财政层级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特征。通过选取政府层级结构、地方分权程度、公共治理水平等三个关键影响因素,探讨和选择财政层级制度最优的变迁路径:对于联邦制国家,由于其财政层级制度与政府层级结构是“一维关系”,故其财政层级制度的变迁路径与政府层级结构的变迁路径基本一致;对于单一制国家,则因政府层级结构、地方分权程度、公共治理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集成”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迁路径,其中,通过影响因素的“三维”甚至“多维”的“矢量整合”,才是财政层级制度变迁的最佳路径。 ……为使财政层级制度互动式改革达到预期目标,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夯实财政层级制度的基础,具体包括:财政层级基础地位格局的构建,如应赋予村居自治组织的财政层级地位、乡镇街道财政层级不同的地位,以及特殊功能区的财政层级地位;财政层级纵向制衡机制的设计,如健全上级对下级的财政层级制衡机制,健全下级对上级的财政层级制衡机制,建立有下属各级代表参加的财政利益平衡机制;财政层级制度法律体系的完善,如完善宪法和预算法有关财政层级制度的规定,研究制定《财政基本法》、《财政收支划分法》、《财政转移支付法》并明确有关财政层级制度的规定,清理并提升与财政层级制度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层次。【作者简介】 周仕雅:1972年6月出生,浙江省苍南县人。经济学博士,高纫会计师。现任浙江省地方税务局计划财务处副处长,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公共财政与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财政体制、网络经济及电子税收、税务会计。先后参与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技术合作项目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等10项课题的研究,获“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出版《中国税法监督基本问题》等4部著作(合著),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艾20多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财政层级制度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财金信息化前沿论丛 | ||
9787505866065 《财政层级制度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财政层级制度研究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7.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12.2 的主题关于 财政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