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历次大战为何发生?这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但却最难解答的问题之一。本书试图分析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即动态差异理论。该理论表明,大战主要是由那些处于优势地位却害怕明显衰退的大国发动的。
致谢
原始文件和资料文字缩写
导论
问题的重要性
论证方法
史实证据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对现实主义大战理论的反思
动态差异理论
论证的意义
关于本书理论的逻辑问题
方法论:大战的定义
实际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外政策选择与大战的可能性
模型概述
危机的引发与和解
冷战竞赛的初始阶段
各种理论假定的比较
第三章德国的安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备
现行理论无法解释的经验难题
德国预防性战争情绪日益强烈
大战时间推迟:德国的战争计划(1911一1913年)
最后的接触:德国准备全面战争(19131914年)
19121913年巴尔干危机:避免预防性战争
德国国内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四章七月危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行为体的选择次序问题
7月初:构筑预防性战争平台
实施全面战争计划
决定命运的一个星期:7月26日至8月1日
第五章苏联的崛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原因分析
酝酿已久的大战
军事集结阶段:19331936年
进入危机阶段:19361937年
年度危机与“抵制”:1938年112月
迈向深渊:1939年19月
以最大优势作战: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
最后的任务:“巴巴罗萨”行动的准备
1940年5月至1941年6月
第六章两极体系、力量转化与冷战的起源:
19451950年
关于冷战的论争
预防性遏制政策的起源:1945年
不惜代价夺取先机:长崎灾难之后的美国政策
美国1945年遏制政策的悲剧
斯大林对美国政策的反应与冷战的开始
美国19451950年的战略计划
第七章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
1948年柏林危机
1961年柏林危机
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古巴导弹危机
尾声
第八章大战:从伯里克利到拿破仑
伯罗奔尼撒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
15211556年法国一哈布斯堡王朝战争
三十年战争
路易十四战争
七年战争
拿破仑战争
第九章论证的意义
现实主义与大战
体制形式、自由主义理论与大战
本书理论的现实意义
附录
索引
本书是一部上乘之作。作者娴熟地将理论模型与史实分析予以融合,对大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深入的解读,认为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会加剧大战爆发的危险。本书对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具有重大价值,并将有助于对国家力量的转化和未来世界和平的前景问题在学术上和政策定位上进行积极思考。【作者简介】 戴尔.科普兰,美国青年学者、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安全》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大战的起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大战略研究丛书 | ||
9787301137116 如需购买下载《大战的起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06 | 印数 |
(美) 戴尔·科普兰 (Dale C. Copeland) , 著
(澳) 布莱内, 著
(美) 埃弗拉 (Evra,S.V.) , 著
邓锋, 著
赵鑫珊, 著
(美) 勒博 (Lebow,R.N.) , 著
(美) 理查德·内德·勒博 (Richard Ned Lebow) , 著
(美) 埃弗拉 (Evera,S.V.) , 著
(美) 沃尔泽 (Walzer,M.)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