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梁到孙中山

从康梁到孙中山

吴爱萍,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文分别从社会历史观的形成演进以及宪政的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宪政理念和实践的演进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围绕清末民初宪政演进中遭遇的三对主要冲突即“君权与民权”、“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改良或是革命”,对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民权思想的演进、宪政模式的选择和宪政路径的变迁予以了具体的解读。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回顾与特色创新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清末民初宪政理念概述

第一节 危机与变革: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产生的契机

一、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西力东侵”后晚清中国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深化

三、新的探索: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甲午战后制度变革的开始

第二节 互释与转化:清末民初宪政理念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西学东渐”对传统观念的触动

二、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产生的西学渊源

三、清末民初宪政理念形成的中学渊源

第三节 清末民初宪政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一、晚清中国宪政理念的萌芽

二、康有为和梁启超君主立宪理念的形成

三、清末民初从君主立宪理念到民主共和理念的演进

小结

第二章 “变政改制”的哲学基础:进化历史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一节 从循环史观到进化史观的变革

一、以循环史观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历史观

二、从循环史观到进化史观:康有为“公羊三世”历史观的形成

三、康有为进化史观对其宪政理念的影响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梁启超对康有为“公羊三世说”进化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一、梁启超进化思想的形成及对康有为“公羊三世说”进化历史观的继承

二、戊戌政变后梁启超进化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三、梁启超进化史观对其宪政理念的影响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从康梁“渐进”历史观到孙中山“突变”历史观的演进

一、孙中山对“进化”的诠释

二、孙中山“突变”进化史观的形成

三、孙中山“突变”进化史观对其宪政理念的影响及其历史局限性

小结

第三章 君权与民权:民权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 从“君权至上”、“义务本位”到清末民权思想的产生

一、传统社会“君权至上”、以“义务本位”为主导的权利观

二、近代西方民权思想的传人与晚清民权思想的产生

三、清末民权思想的张扬:康有为民权思想的基本诉求

第二节 梁启超对康有为民权思想的发展

一、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民权思想的基本主张

二、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民权思想的发展:注重思想启蒙与新民思想的形成

三、梁启超民权思想的核心——“以群术治群”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发展与演进

一、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二、民国初年孙中山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精髓:“主权在民”

小结

第四章 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宪政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传统政治制度模式的弊端及其变革

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政治制度模式之批判

二、晚清关于近代西方宪政模式的启蒙介绍

三、维新变法时期的制度变革与康有为对近代中国宪政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梁启超关于中国宪政模式的选择

一、从君主立宪模式到民主共和模式的转变

二、从主张民主共和模式到回归君主立宪模式和开明专制

三、从主张君主立宪模式和开明专制到对民主共和模式的认可

四、清末民初梁启超宪政模式选择之“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关于宪政模式的选择与制度设计

一、孙中山关于近代中国宪政模式的选择与思考

二、孙中山关于近代中国宪政的具体制度设计之一

三、孙中山关于近代中国宪政的具体制度设计之二

小结

第五章 改良或是革命:宪政路径选择的变迁

第一节 关于改良与革命的一般思考

一、改良与革命的概念分析

二、近代西方主要国家宪政路径的选择

第二节 清末民初宪政路径选择的变迁

一、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路径的选择——改良

二、梁启超的宪政路径选择——徘徊于改良与革命之间

三、从改良到革命:孙中山关于宪政路径选择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宪政实践的考察及其效果考量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宪政活动

一、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的宪政活动

二、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的宪政活动

第二节 清末民初时期孙中山的宪政活动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立法成果

一、清末民初孙中山的宪政活动

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立法成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效果考量

一、百日维新期间政治变革的效果考量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变革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立法成果的效果考量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清末民初宪政理念演进的原因分析

一、以君主立宪理念为指导的政治改良运动的失败

二、清末新政的姗姗来迟与差强人意

三、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胜利对清末民初宪政理念的演进起到了理论上的推动作用

四、辛亥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民主共和理念的实践成为可能

第二节 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困境的思考

一、对近代西方宪政的认识偏差

二、对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误读

三、清末民初宪政之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缺失

第三节 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发展的启示

一、要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宪政的实质

二、宪政的确立必须建立在本国历史与国情的基础之上

三、宪政的实现离不开民众积极的政治参与

四、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宪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与实践研究》分别从社会历史观的形成演进以及宪政的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宪政理念和实践的演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围绕清末民初宪政演进中遭遇的三对主要冲突即“君权与民权”、“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改良或是革命”,对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民权思想的演进、宪政模式的选择和宪政路径的变迁予以具体的解读。

编辑推荐:

《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与实践研究》的主旨是以清末民初三位宪政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宪政理念与实践的发展为主线,系统考察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与实践的演进,揭示出这一时期宪政发展的逻辑进程与历史困境,试图为今天的宪政建设提供点滴的借鉴与思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从康梁到孙中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1071251
如需购买下载《从康梁到孙中山》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天津出版单位天津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从康梁到孙中山是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7.507 的主题关于 宪政运动-研究-中国-民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