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78.0
本书是最全面的阐述死亡的意义的心理学书籍。它囊括了自古至今人们对死亡以及濒死的所有话题,其中包括对死亡的态度,观念,信仰,价值观,仪式,习俗等。作者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习俗,生理,心理等视角全方位地对死亡现象进行了剖析,它也对临死前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第1章 对死亡的态度:变化的趋势
对死亡态度的表达
承认死亡的存在
研究死亡和濒死
影响对死亡熟悉感的因素
检验假设
第2章 学习死亡:社会文化力量的影响
死亡的成熟概念
死亡理解的发展
社会文化对我们理解死亡的影响
社会和文化的理论视角
修正死亡的成熟概念
第3章 死亡观:文化和历史的角度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案例研究
形形色色的版块:夏威夷的文化多样性
当代文化多元社会中的死亡
第4章 死亡系统:死亡率和社会
灾难
杀人和死刑
如何定义死亡
器官移植和器官损赠
医学伦理学:一个跨文化的实例
死亡证明
死亡通知
验尸官和法医
尸体解剖
死亡系统的影响
第5章 卫生保健制度: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
现代卫生保健
护理者—患者关系
濒死者的照料
老年人的护理
外伤和急救护理
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
陪伴某个濒死的人
第6章 生命末期的议题和决定
医学伦理学原则
治疗的知情同意权
选择死亡
预先表达意愿
遗嘱和遗产
遗嘱查验
人寿保险和死亡保险
考虑生命末期的问题和决定
第7章 面对死亡:与危及生命的疾病同行
危及生命的疾病的个人和社会意义
面对危及生命的疾病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问题
濒死的轨迹
濒死者的社角色
第8章 最后的仪式:葬礼与尸体安置
关于最后仪式的社会心理特征
美国的葬礼
选择葬礼服务
尸体的安置
有意义的葬礼仪式
第9章 生者:理解丧失的经历
丧失、悲痛和和哀悼
悲痛的模型
带着悲伤过日子
影响悲痛的因素
对居丧者的支持
视丧失为成长的机会
第10章 儿童和青少年所面临的死亡
身患重病的儿童
痛失所爱之后的孩子
孩子们的支持小组
帮助孩子应对丧失
第11章 成年人生活中的死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
父母的离世
伴侣之死
朋友之死
衰老和老去
第12章 自杀
理解自杀
自杀的解释性理论
自杀的类型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
自杀的毕生发展观
准备自杀
遗书
自杀的预防、干预和善后
如何帮助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
第13章 冒险、危机和创伤性死亡
冒险
事故
暴力
战争
种族灭绝
恐怖主义
艾滋病和其他新发现的疾病
创伤性死亡
应对威胁
第14章 死亡后或者死后的生活
对死后生活的传统观念
犹太人对死亡和复活的信念
古希腊人对不朽的概念
基督徒对死后生活的信念
伊斯兰教传统中的死后生活
亚洲地区的死亡和不朽
宗教的慰藉
世俗对不朽的概念
濒死经历:站在死亡的入口处
梦境和迷幻体验中的死亡主题
死亡的信念:墙还是门?
第15章 未来的道路:个人与社会的选择
探索死亡的濒死
文化能力
死亡学研究的新趋势
创建富有同情心的城市
与死亡和濒死为伴
未来的死亡
附言和告别
后记
术语英中文对照
《最后的舞蹈:邂逅死亡与濒死(第9版)》围绕死亡进行全方位的阐述,总结了人从心理到生理对死亡的体验,情绪的变化,各种文化对于死亡的看法,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死亡,更好地应付某些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最后的舞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心理学课程丛书 | ||
9787208114463 如需购买下载《最后的舞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7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美) 雷蒙德·穆迪, 著
(美) 雷蒙德·穆迪, 著
李永娜, 著
(美) 雷明 (Leming,M.R.) , (美) 迪金森 (Dickinson,G.E.) , 著
(美) 库伯勒-罗斯, 著
(美) 亚隆 (Yalom,I.D.) , 著
汤笑, 著
(美) 所罗门 (Solomon,S.) , (美) 格林伯格 (Greenberg,J.) , (美) 匹茨辛斯基 (Pyszczynski,T.) , 著
霍韬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