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本书主要从道论。政治思想、修身养生三个层面对近代中国老学展开较全面的研究。既注意到传统老学在近代社会的新发展,又注意揭示近代老学由于融会吸收西学而开始具有近代文化的性质。
绪论
第一章近代老学的思想学术背景
第一节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华民族的危机
第二节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的危机
一、西方文化的东渐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
三、中国文化的危机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近代新学的兴起
第四节近代诸子学的兴盛与老学的繁荣
第二章近代老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一节近代老学的主要著作及研究者
一、近代老学的主要著作及其简介
二、近代老学的著名研究者
第二节三教思想在老学中进一步会通
一、近代老学中儒、老关系的新变化
二、近代老学中佛、老的新会通
第三节近代老学的基本特点
一、佛、道在老学中的衰弱
二、对《老子》的考据有所增强
三、老学与西学的融合
四、更加注重经世致用
第三章近代老学的道论
第一节近代老学道论概述
一、先天固有的自然之道
二、生养与统御万物之道
三、气之道
四、对立统一的规律变化之道
五、玄之又玄的神妙之道
第二节魏源《老子本义》之道
一、真常虚无之道
二、无欲之道
三、对立统一之道
四、规律之道
第三节刘鼐和《新解老》之道
一、宇宙内最大原理之道
二、无之道
三、阴面之道
第四节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之道
一、江希张解老的新方法
二、先于物质之道
三、至虚而至实之道
四、最具凝聚力能战胜一切的道
第五节近代老学道论的特点
一、儒学思想在老学道中的融通
二、关于气的新见解
三、中西会通之道
第四章近代老学的修身养生思想
第一节近代老学修身养生思想概述
一、修道修德是修身养生的根本
二、修心养性,心性合一
三、精旺气足,延年益寿
四、性命双修,神气合
第二节李涵虚《道德经注释》中的养生思想
一、返朴归真,逆以成丹
二、任自然,修无为
三、养生之要,伊心齐性
四、修精与气,养命延年
五、阳来阴往,阴阳双修
六、内以治身,外以治世
第三节黄裳《道德经讲义》中的修身养生思想
一、修真一之气,寻玄关一窍
二、炼虚无之心,修中庸之德
三、合精气神,成金丹道
第四节近代老学修身养生的特色
一、更加重视道德在养生中的作用
二、将养生与治国紧密相联系
三、提倡性身长生
第五章近代老学的经世致用思想
第一节经世致用是近代老学的主旋律
一、老子著书的目的
二、近代老学经世致用的学术倾向
第二节魏源《老子本义》的救世思想
一、《老子》是救世之书
二、救世的关键在于运用道的规律进行社会改革
三、救世要靠积极有为
第三节滕云山《道德经浅注》中的治世之方
一、治推上古,道合无为
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三、化民之治
四、几先与不得已之治
第四节近代老学的救世特色
一、倡导顺应社会发展之自然而进行的改革
二、重道而不轻器
三、强调有为的积极作用
四、崇尚真朴,厌恶奢华
五、更加重视民众在救世中的作用
六、提倡自强,反对侵略
第六章近代老学对《老子》的考证
第一节近代老学中的考据学内容
一、近代老学对分章问题的考证
二、近代老学对断句问题的考证
三、近代老学对脱漏或衍文问题的考证
四、近代老学对字义的考证
第二节刘师培《老子校补》中的主要校补方法¨
一、将诸子、秦汉等资料引入《老子》中进行校补
二、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校补
三、根据文章的句法特点进行校补
四、根据古今字义的演变进行校补
五、根据文中各相关句子进行互校
六、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校补
第三节陶鸿庆《王弼注勘误》的勘误方法
一、据古代文献引文及他注注文而勘误
二、据《老子》他章经文而勘误
三、据《老子》的中心思想而勘误
四、据注文的上下文语意一致进行勘误
五、据语意的通顺进行勘误
第四节近代考据老学的义理发挥
一、借考据以申尚道之意
二、借考据以申无为之旨
三、借考据以申无欲之旨
四、借考据以申柔弱之旨
五、借考据以申息兵之旨
第七章中西文化会通的新老学
第一节刘鼐和及江希张等人的中西会通思想
一、刘鼐和《新解老》中的中西会通思想
二、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中的中西文化会通思想
第二节刘师培的近代老学思想
第三节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西方思想
一、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之道论
二、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进化发展观
三、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民主思想
四、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无为与自由思想
五、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科学思想
六、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的意义
第四节关于近代新老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民主问题
二、关于民智问题
三、关于实现政治途径问题
四、关于理想社会问题
第八章近代老学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近代以前老学的地位
第二节近代老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变化
一、近代老学中道的地位的提升
二、近代老学中信的地位的提高
三、近代老学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四、近代老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与包容性
第三节近代老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地位
一、冠以哲学之名的老学
二、道、器并重的老学
三、中、西文化会通的老学
四、倡导世界和平的老学
第四节近代老学的历史局限性
一、无为之治道与器学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二、弃智、不重实践等主张与近代科学的发展不相适应
三、息兵之主张与反侵略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四、没能从根本上找出挽救中国的出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近代老学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一,近代老学更加注重儒、释、道三教文化的会通,从而使自己成为由多种传统文化因子会合而成的更先进、更具生命力的文化;其二,在整个考据学相对衰落的情况下,近代老学对《老子》的考证却有所加强;其三,近代老学将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放在了首位,更加注重老学的经世致用;其四,近代老学开始融通西学而使自己具有近代文化的性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近代老学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7065215 《近代老学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近代老学研究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3.15 的主题关于 老子-哲学思想-研究-中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