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8.0
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
第一章爆炸中,我进入喀布尔
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晴
美国空军基地,我发出第一条战地报道/1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突然从我身后响起/17
冰冷水泥地上,同闾丘“共枕”一晚/21
2001年12月20日星期四晴
地雷旁的一个脚印,好像是我的/25
喀布尔,飘扬了8年的中国国旗/34
2001年12月21日星期五晴
美国陆战队把门,我看到了喀布尔的第一个地堡/41
游击队员抡起枪托,驱赶我们不知趣的记者/53
2001年12月22日星期六阴
军阀杜斯塔姆从我身旁走过,枭雄之气扑面而来/57
老游击队员展示的皮带从苏军尸体上扒下的战利品/65
在我周围,潜伏了三个塔利班/66
感谢联合国飞机,我们躲过美军的轰炸/68
2001年12月23日星期日晴
阿富汗的成吉思汗后裔,寻求中国支持/70
总统府里,我用机枪“瞄准”远处的卡尔扎伊/76
张敏感叹:中国外交官差点闹出国际大笑话/79
第二章塔利班,罪恶
2001年12月25日星期二晴
老郑情绪失控,朝游击队员咆哮:“有种你就冲我开枪!”/81
我认识的半岛台女记者,抢问题功夫真是一流/87
2001年12月26日星期三晴
塔利班的罪恶,让人发指,我气极而泣/93
2001年12月27日星期四晴
品尝中国野战干粮,味道不一般/97
阿富汗女人,何时能掀起你的罩袍来/98
小贩告诉我,阿富汗女性的服装枷锁,原料还是韩国制造/107
想不到,20年前,阿富汗女孩也可以穿超短裙/110
2001年12月28日星期五晴
我们有点过度紧张了,新华社和凤凰台内部都出现争吵/113
为避免麻烦,我将“本.拉登”丢在白沙瓦一个肮脏角落/119
我传回一张不甚成功的照片,填补了新华历史空白/124
2001年12月30日星期日晴
给养出现短缺,新华社要求我继续坚守/129
我要“FIRE”我的小翻译/133
写下从业生涯第一篇随笔,为被压弯的孩子脊背感叹/135
2002年1月1日星期二晴
我走进中亚最伟大君主的墓地,这里已是雷区/139
2002年1月2日星期三晴
宵禁后我还外出抢新闻,后悔行动真太冒失了/145
2002年1月3日星期四晴
新华社的工作,真不是人干的/152
第三章废墟中,等待黎明
2002年1月4日星期五晴
“叼羊”比赛背后,游击队和国际维和部队在暗中较量/158
英国军官突然掏出手枪,枪口顶住我脑壳/161
2002年1月5日星期六晴
背柴火的小女孩,她能在天黑前到家吗/165
2002年1月6日星期日晴
前苏联大使馆成了难民营,俄外交官只能租民宅/167
2002年1月7日星期一晴
去北方联盟老巢,当年抗苏战争最激烈的战场/172
我看到了中国援建的水利工程,周围到处是地雷/178
2002年1月8日星期二晴
阿富汗歌手唱道:我亲爱的,不要告诉我你已经衰老,亲爱的你要知道,美酒都是时间愈久愈芬芳醇厚/182
2002年1月9日星期三晴
喀布尔夜幕真美,犹如“少女乌发长垂”/188
2002年1月12日星期六阴雨
外交官推荐我去看的佛教文物,都已被塔利班砸毁/197
第四章我,“元老”记者
2002年1月13日星期日小雪
国际红十字会私下批评美国虐俘,但不准我们记录,更不准报道/202
海事卫星电话突然坏了,我和国内失去联系/205
2002年1月16日星期三多云
日本记者称,中国对阿富汗外交取得重大突破/211
我买的一箱纯净水,被怀疑成恐怖炸弹/216
2002年1月17日星期四晴
鲍威尔来了,我抢到世界第一的新闻/220
卡尔扎伊说,中国人就是显得年轻,我已是糟老头了/226
2002年1月18日星期五晴
土匪将枪口瞄准我们,我对司机说:“赶快掉头,逃。”/232
2002年1月19日星期六阴
这样的采访,对自己是一种折磨,真不想干了/237
2002年1月20日星期日晴
张敏告诉我秘密:看守使馆的阿富汗“功臣”,实际是“监守自盗”/244
2002年1月22日星期二晴
这里的中国插座质量实在太糟糕,丢人一直丢到阿富汗/247
日本记者最大的失望,这是个唯一没中餐馆的国家/251
2002年1月24日星期四晴
别了,阿富汗/257
后记/262
前言
2006年4月下旬的某一天,我正在乌克兰拍摄纪念切尔诺贝利20周年的专题片,收到老朋友,新华社资深记者刘洪老弟的电邮,说他正准备写一本记述他多年来深入新闻一线采访的书,让我为此也写点东西,虽然我公务在身,但得知刘洪出书,自然为之雀跃,也欣欣然坐到计算机前,为老朋友做些义不容辞的旁事。
我和刘贤弟首次相识,是在2001年12月19日。记得那天我们几个来自中国的记者,与中国外交部赴阿富汗工作组的官员一起,搭乘联合国的专机,前往动荡不安的阿富汗进行采访。在以后的十多天采访中,我们朝夕相处,一起睡地板,一起抵风寒,一起见证久违了的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阿富汗上空,一起参加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大会,一起追访新政府的部长官员,一起深入被战火摧毁的原国防部大楼、原喀布尔电影制片厂,还有机场、报社、学校……虽然此景已过去多年,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还是那么亲切生动。
说实在的,刘洪给我的外表印象很简单:个头不算太高,体型略显单薄,戴深度眼镜,很书生气,说话语调平和,带南方口音,急起来更是南腔北调。他做事总是不紧不慢,但只要是做了,就会干净利落,印象最深的是,这位仁兄吃东西太过挑剔,不吃羊肉,鸡肉勉强,任何带“异味”的当地食物,别说尝尝,他连看也懒得看,这在阿富汗简直就是活受罪。于是乎,为了保住他的体力,我发明了“大馕汤”(就是西红柿加鸡蛋煮馕),既可抵御风寒,也可维系刘贤弟不至饿倒异乡。
生活细节不必讲的太多,我想在他的书里,一定会有更详细的情节,更生动的描绘。
我们第二次相会,是在2002年9月中,那次我和阮次山先生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采访,原计划采访阿拉法特,但因阿拉法特办公地拉姆安拉突然遭以军包围,结果采访流产,在我们几次试图闯关的过程中,刘洪都在现场,而且他本人也为新华社发了几条有关拉姆安拉情势的新闻。那次相见,虽然我们还是身处险境,但依然执着,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对彼此的了解更深了,友谊也更牢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们各自仍在不同的地方为新闻事业辛辛劳作,虽说无缘再见面,但互通电邮从未间断。记得我在2004年夏出海拍摄“凤凰号下西洋”时,刘洪特别发来电邮,嘱咐我万事小心,安全为上,身陷茫茫大海之中,看到老朋友充满关爱的短短邮言,已让我泪水任淌,违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那句老话。
老朋友又要出新书了,这是他对自己先前工作经历的小结。我相信,这本书,无论是对新闻工作者也好,还是普通读者也好,都将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不说作者的传奇经历,只看那字里行间吐露的真情,已经受益匪浅了。
刘洪,好样的!
后记
新华网将我作为新华社名记者之一列于首页,我感到惭愧。相比于其他兢兢业业工作的同仁,我在阿富汗和巴以地区的采访相对取巧。可能都不必太在意文字质量,散发着硝烟味的新闻,很自然更为大家关注。
我也感到些许骄傲,一个年轻的记者,能有机会到这些地方采访,真要感谢新华社提供的平台,但我又何尝不付出过代价?作为一个战争边缘人,我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我时常有置身其中的无奈、苦涩和夜半突然惊醒的恐惧。
生与死,血与泪,我已见得太多。人生的残酷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厚赐?对比于我身边真的倒下的同仁,想想一次次死亡背后的恐惧或者自我恐吓,我真的感到幸运,总会觉得:活着真好!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生命,为自己,更为家人。
在阿富汗的采访经历,我曾在《穿越炮火的眼睛》一书中有过描述。但当我从耶路撒冷常驻归来,整理当年的采访手记时,很多时候我又仿佛回到当时的采访现场,泪流满面。
一个战地报道的匆忙粗浅之作,留给我一段人生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在整理过程中,我基本保持了当时笔记的框架和内容,增添了一些必要的背景,同时删除了一些太过个人和感性的东西。
战争中的牢骚,总有很多很多,人生的无奈、痛苦、愤怒到极点,总不便为外人道也。这或许是我还不可能免俗的原因。
或许,一些有志于投身新闻事业的同仁,能从我当时生涩的采访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对我和我的这段经历的最大奖赏。
我的战地生涯,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我现已赴华盛顿常驻,但作为一个记者,我仍在路上。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哥哥、姐姐和我的夫人,以及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感谢他们对我一贯的支持和爱勉。他们的爱,总让我时时感愧在心。
也感谢戴东女士和所有的编校人员,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也不可能如期完成。
也感谢您能阅读这本书。让我们共同祈祷和平吧,尽管有时无奈,但我们仍真诚地渴望安定,这个世界的鲜血,流得已经足够1
2008年3月20日
瘦削的白色小飞机在半空中颠簸飞行,隆隆的马达声震动着我的耳鼓。从喀喇昆仑山脉伸过来的兴都库山脉,雪峰肃立,犹如一把把利剑,从我眼前掠过。远处山坳里,可看到三两处人家。景色空旷,宁静而苍茫…… 一个年轻的中国记者,瞒着家人,签下“生死协议”,深入战乱腹地,在险象环生的异国他乡;在急难险重的新闻现场;在一场因本.拉登而爆发的战争战乱地区开始了凶险丛生的战地采访。 迭经战乱的阿富汗世界(事件)的焦点,地雷丛生、满目疮痍、冲突四伏。爆炸、流血、苦难……超乎想象!抵前,已有8位外国记者不幸遇难。 36日,超人胆识,战火磨砺,出生入死,职业、毅力、生命的坚守,完成从稚嫩到成熟的战地报道转换; 36日,探索、革新、挑战固有的“新华”文体,快讯、详讯、特写、内参……日书六千余字的苦行; 36日,快速反应,灵活应对,勇猛果敢,超美联、路透,抢发世界第一时效新闻。 “如果一个记者将他的五官和心智完全打开,将敏感神经触角充分延伸,我们得到的就是真实而鲜活的新闻报道。”这是一个中国新闻记者迅速成长的真实经历,也是中国记者的一本实用提速“教科书”。 本书用青春和生命写就,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读者。【作者简介】 刘洪,新华社国际部记者,江苏籍,毕业于南京大学,一介书生,性情中人。“9.11”事件后,是最早一批赴喀布尔采访的中国记者,也是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动乱中,最早到达现场的中国记者。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世界战乱地区采访。数十篇战地报道被评为各级好稿,多篇英文现场报道时效世界第一,超过美联社、路透社等世界性大通讯社。阿富汗的36日,是其记者生涯的真正开始。经历战火的磨砺和考验,又赴耶路撒冷常驻。两年多时间,迅速成长为新华社名记者和中东问题专家。现为中国常驻华盛顿记者。编辑出版有《和沙龙做邻居》《穿越炮火的眼睛》《科索沃战火特快传真》《中国不可欺》《世纪大盘点》等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战地36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5957374 如需购买下载《战地36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7000 |
战地36天是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