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8.0
本书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比较,基于GIS平台筛选和建立了一套河岸植被缓冲带规划技术和流程;同时,通过对上海地区河岸带植被的野外调研和数量分析,建立区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参照系。以上海市滴水湖汇水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建立空间数据库,定量模拟汇水区的面源污染负荷、汇流路径;在此基础上,确定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空间格局、宽度、植被种类和数量组成,最终实现区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定量规划。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进展综述
2.1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概念和特征
2.1.1 概念
2.1.2 特征
2.2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组成、结构、范围和功能
2.2.1 组成
2.2.2 结构与范围
2.2.3 功能
2.3 河岸带退化修复
2.3.1 修复目标和途径
2.3.2 参照系
2.4 河岸植被缓冲带规划
2.4.1 空间布局
2.4.2 宽度研究
2.4.3 植被种类
第3章 滴水湖汇水区数据库建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库建立
3.2.1 地形
3.2.2 坡度
3.2.3 土地利用/覆盖与曼宁系数
3.2.4 土壤类型与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3.2.5 河岸带植被
第4章 上海地区河岸带植被参照系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方设置
4.2.2 河岸带植被类型
4.2.3 参照指标的选取
4.2.4 参照值的确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河岸带植被类型
4.3.2 参照值
4.4 讨论
第5章 滴水湖汇水区划分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研究方法
5.2.1 河网概化与河网地块
5.2.2 河网地块内汇水区划分
5.2.3 河网地块间汇水区划分
5.3 模型验证与参数率定
5.3.1 河网概化与模型边界
5.3.2 水动力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5.3.3 河网地块内汇水区划分方法验证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各出口水闸流量分析
5.4.2 汇水区划分
5.5 讨论
第6章 滴水湖汇水区面源污染负荷及汇流路径模拟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研究方法
6.2.1 降雨特征分析
6.2.2 径流量计算
6.2.3 面源污染负荷计算
6.2.4 汇流路径模拟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降雨特征
6.3.2 产流量计算
6.3.3 面源污染负荷及汇流路径
6.3.4 汇水区类型
6.4 讨论
第7章 滴水湖汇水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
7.1 研究区域概况
7.2 研究方法
7.2.1 空间布局
7.2.2 宽度计算模型
7.2.3 宽度绘制模型
7.2.4 情景模拟
7.2.5 确定植被种类与组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河岸植被缓冲带空间布局
7.3.2 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
7.3.3 植物种类及组成
7.3.4 现状对比分析与规划结果评估
7.4 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规划方法和技术
8.1.2 实证研究
8.2 展望
附录
附录一 缩写表
附录二 滴水湖汇水区常见植物名录
附录三 上海地区河岸带植被类型
参考文献
《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实际为出发点,主要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所需的化学方面的知识,将有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四部分融合在一起。有机化合物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应用;高分子化合物主要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部分主要介绍部分外加剂的命名、合成方法、性能及其应用。
《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可作为高职高专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教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22172976 如需购买下载《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