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评传

萧红评传

郭玉斌,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介绍了萧红的家世、童年等,立体地展示她的人格魅力。

书籍目录:

自序

引言

第一章小荷才露尖尖角童年与少年

一、小城故事

二、悠远的家世

三、温润的大手

四、自然之女

五、外面的世界

第二章秋阴不散霜飞晚威压与叛逆

一、走出荒凉的家

二、在哈尔滨流浪

三、困居旅馆

四、洪流中的解脱

第三章松花江畔饥寒日结伴与跋涉

一、在欧罗巴旅馆

二、在商市街

三、跋涉中的《跋涉》

第四章上海滩头共命行流亡与成名

一、在青岛的快乐时光

二、在鲁迅身边的日子

三、隔断两个世界的《桥》

四、争取人格尊严的《手》

第五章《生死场》上起悲风坚强与挣扎

一、多主题变奏

二、矗立的群像

三、越轨的笔致

第六章《商市街》里温旧梦独语与反顾

一、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

二、清新、沉郁的抒情色彩

三、注册商标式的优美简洁

四、实幻相生的意识流

第七章东飞伯劳西飞燕离乱与婚变

一、东渡扶桑

二、小住沪京

三、退居江汉

四、北上秦晋

五、西人巴蜀

六、情感的历程:《春曲》、《苦杯》、《沙粒》

第八章程门立雪雪如花感恩与纪念

一、长诗《拜墓》

二、长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三、哑剧《民族魂鲁迅》

第九章日暮乡关何处是大河与小城

一、诗化纪实小说《呼兰河传》

二、荆棘鸟的绝唱《小城三月》

第十章零落成泥碾作尘避居与夭逝

一、天涯孤女有人怜

二、文坛驰骋联双璧

三、此恨绵绵无绝期

四、遗志沉埋浅水湾

五、故园花放待萧红

六、不思量,自难忘萧军对萧红的怀念

七、剪不断,理还乱端木对萧红的怀念

附录:东昌张氏族谱书(萧红一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这是一本“评传合一,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它全面评述了我国20世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生平和创作,并与文字材料相得益彰地辅以大量图片。

书稿是笔者廿载积累,九谒“故居”,两次参加萧红学术研讨会,参考了40余部有关专著和大量论文,兼收并蓄,披沙拣金。吸收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化为自己的切实感受,并融人了自己创造性的思考的小结之作。

在萧红的生平方面,介绍了萧红的家世、童年、少年、逃婚、流浪、落难、获救,以及逃出“满洲国”、名扬“上海滩”,还有东渡扶桑、退居江汉、北上秦晋、西入巴蜀,直至客死香港的史实。其间又述及萧红与萧军的恩恩怨怨,与端木的风雨情缘,与鲁迅的师生之谊等等。在这一部分中,本人力图作一些扫却迷雾,澄清事实的尝试。所以既不爱屋及乌,也不因人废言;既不捕风捉影,也不人云亦云;既不标新立异,也不用一家之言。而是根据亲历者或当事人所提供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大量背景材料所作的综合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说不清的地方不硬说、不杜撰,力求给人们留下一份信史。同时,借助人们的回忆,形象、立体地展示萧红的人格魅力。

在萧红的创作方面,分别就萧红作品中的各类文体的有代表性的篇章加以评析。小说中有早期的《跋涉》,中期的《生死场》、《桥》、《手》,后期的《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散文有《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诗主要有组诗《春曲》、《苦杯》、《沙粒》;剧本有四幕哑剧《民族魂鲁迅》等。在这一部分中,不想作高深之语,来显示写作者;也不想作惊人之语,来蒙骗初学者。只想使之成为对爱好者有一定欣赏价值,对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书。

作为学术专著,应该更强调认真、严谨,所以我坚持该多则多,能少则少,决不敷衍成篇的原则;作为学术专著,也应该很理智、很客观,但写萧红我却不时地笔下流情,常发感慨,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降低它的品位。

该专著还采用了大量图片。这些图片除了萧红及其与亲友的照片外,还有反映黑龙江人民往昔生活的照片、东北流民历史的照片、萧红故居的相关照片、萧红所生活的年代呼兰城旧貌的照片、1932年哈尔滨大水灾的照片以及萧红曾经生活过的一些大城市的相关老照片等等。其中的一部分照片是本人遍查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尔滨市档案馆、呼兰区档案馆所发掘出来的,有的照片尘封多年,从未面世过,因而极为珍贵;还有一部分取自《黑龙江历史记忆》、《老城市》系列丛书等,这部分照片都是权威机构提供的,如中国照片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武汉档案馆、重庆博物馆等,而这些照片也极少见诸于纸媒体和网络。

我自知资质不高,所以肯下功夫。左拉说,写作要“蘸着自己的血液和胆汁”,马原也说“写要吐血”,我想本着这种态度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但是,“网过千层,网网有鱼”,尽管我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一定还会有讹误之处和不当观点,恳切地期待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萧红爱好者指出该书的不足。

我多希望,你能怀着希望翻一翻此书;

我多渴望,你能怀着渴望读一读此书!

如果,你的眼睛为之一亮,

那么,它将照彻我的心湖……

后记

哈尔滨往北是呼兰,呼兰往北是绥化。1986年暑期,我独自骑着自行车跑了近8个小时的路程,从绥化来到呼兰,朝拜了我仰慕已久的、从家乡走向世界的女作家萧红的故居。当时故居开放刚刚50天。

呼兰河有条支流叫诺敏河,诺敏河便是我的家,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多情的黑土地。正如屠格涅夫所说:“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爱的。”为了同乡的缘故,我借到一本残破得没有封面和封底的,但幸而还不缺正文页码的《呼兰河传》(那时候,萧红的作品还较难找到)。书一到手,略掂量一下,不很厚,便想用小半天把它“拿下”。然而,当我还没读上10页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错了。它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沉迷在它的艺术漩涡里,产生一种无法自救,也不愿自救的濒死前的巨大的欢乐!于是,相识恨晚!于是,幸得相识!于是,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它打破了我看书的两个常规:一是阅读速度,一是阅读习惯。我慢慢地读,细细地品,生怕暴殄天物,就这样,一部并不很长的长篇我竞读了半个多月。还有,平常我有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可这次我却感到一种少有的力不从心。那种不可言喻的感受,就像海潮一样,一次次地将我淹没;那美妙的语句,就像海潮退后,留在沙滩上光洁的贝壳,俯拾皆是,美不胜收。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拥有一桌丰盛的饭食,一个孩子拥有了一个大玩具店。我战栗,我因奢侈而战栗:我痛苦,我因快乐而痛苦!我甚至不希望那小说写得那么好,而使我拥有如此之多……大学毕业时,同学留言册上有一栏是“你喜爱的书”,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与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二“萧”二“河”)。是的,一部《呼兰河传》,无论何时读,也无论从何处读。我都能全神贯注地读下去,并且常读常新,爱不释手。

加拿大著名华裔作家陈若曦参观萧红故居时留下了令人吟味的字幅说:“《呼兰河传》启发了我对东北的兴趣和向往。”我完全理解这位“外乡人”发自肺腑的感言。因为我也是在《呼兰河传》的启发下走近萧红的,并且在以后的岁月中,研究萧红成为我的主课之一。1991年《萧红全集》出版发行了,我真是大喜过望,因为我一直想珍藏并阅读萧红的全部作品,便一下买了两套。一套自己留下,一套送给了我尊敬的老师。1993年我曾尝试着把萧红的《生死场》改编成了电视文学剧本;1993年和2001年,我参加了两次大型萧红学术研讨会(即:“首届萧红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纪念萧红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1997年,我又为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萧红与东北作家群研究”的专题课,此后10年间,课程已开了6个轮次,授课学生逾千人。此外,我还多次到呼兰萧红故居,也寻访了哈尔滨的东兴旅馆、欧罗巴旅馆、商市街25号、萧红中学以及阿城福昌号青岛的观象1路1号、武汉的小金龙巷21号等居所、学校或遗踪。

就在去年的端午节(萧红诞辰纪念日),我还怀着麦加朝圣的心理,徒步“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来到了通江段的呼兰河畔。呼兰河,是萧红的母亲河,是钟灵毓秀的河,又是我施洗的河!我用那清凉的河水,洗去一路的疲惫,洗去心上的尘埃……

我对萧红的痴迷竞至影响了我的女儿。有一次我带着十岁的女儿去哈尔滨,路过呼兰的时候我试探着问她:“车过呼兰你能想起谁?”她不假思索地答道:“萧红!”悦,再问:“还能想起谁?”她毫不迟疑地答道:“萧军!”大悦,三问:“还能想起谁?”女儿扬起脸骄傲地答道:“鲁迅!”大大悦,又问:“还能想起谁?”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似乎难了点,但她眨巴了一下眼睛,还是出人意料地答了出来:“刘呼兰(刘胡兰)!”闻者无不大笑!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真诚的帮助。辽宁师大的刑富君教授、绥化学院的王加人教授、刑海珍教授,给予我以切实的指导;海伦教委的王迎春先生、铁力一中的王学东先生,为我的书稿提出了卓有价值的建议;萧红纪念馆业务馆长王连喜先生,毫无保留地为我提供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并解答了我关于萧红身世及亲人方面的若干疑问:呼兰档案局的刘艺凯先生、呼兰县志办的相关人士,为我查找相关资料提供了方便;绥化市第一医院的崔红女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张悦先生。为图片的处理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感谢中国社会出版社袁美珍女士,我们素昧平生,她对书稿的认同和赏识,并辛苦地为我审稿,才有了此次出版机会。……对于他们热诚、无私、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我心存感激,没齿难忘。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天我把此书捧出来,只是为了与萧红的真爱者作心的沟通,只是为了求得一份心的快慰与安适,只是为了以此作为素白的花朵献于心中最美的坟墓。永远的萧红,永远的呼兰河,永远的《呼兰河传》……2009年春作者于诺敏河畔闲云阁

内容摘要:

  萧红,苦难而漂泊的灵魂;萧红,感情胜过理智的女人;萧红,中国20世纪的文学洛神。  萧红短暂的生命为什么能够带给我们永久的感动?让我们走近萧红,来翻检那一帧帧发黄的老照片,辨清萧红依稀的面容和身影;来拂去图书馆里蒙尘的书页,捧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这是一本“评传合一,图文并茂”的专著。本书全面评述了萧红的生平和创作。在生平方面,介绍了萧红的家世、童年、少年、逃婚、流浪、落难、获救,以及逃出“满洲国”、名扬“上海滩”,还有东渡扶桑、退居江汉、北上秦晋、西入巴蜀,直至客死香港。其间又述及萧红与萧军的恩恩怨怨,与端木的风雨情缘,与鲁迅的师生之谊等等。在创作方面,分别就萧红作品中的各类文体有代表性的篇章加以评析。本书不仅借助人们的回忆,还通过大量相关的图片,形象、立体地展示萧红的人格魅力。【作者简介】  郭玉斌,男,满族,1965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东北师大文学学士,吉林大学文学硕士。现为绥化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多年从事汉语及文学的教学工作。作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长期担负普通话测试任务;先后发表论文十数篇,参编教材两部,独立出版专著一部;曾获省级科研奖两项,分别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萧红评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8726540
如需购买下载《萧红评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900

书籍信息归属:

萧红评传是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的主题关于 萧红(1911~1942)-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