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9.8
本书是伤寒、温病学中比较实用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俞根初、何廉臣、曹炳章三位老中医先后合作,而经过徐荣斋先生整理而成,共计十二卷。其辨析诸症,颇为明晰。其条列治法,温寒互用,补泻兼施,亦无偏主一格之弊。方方切用,法法通灵。其定方宗旨。谓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对症发药,全在一片灵机。
第一章 伤寒要义
第一节 伤寒形层
第二节 六经病理
第三节 六经病证
第四节 六经脉象
第五节 六经舌苔
第六节 六经治法
第七节 六经用药法
第八节 六淫病用药法
第九节 用药配制法
第十节 六经总诀
第二章 六经?药
第一节 发汗剂
第二节 和解剂
第三节 攻下剂
第四节 温热剂
第五节 清凉剂
第六节 滋补剂
第三章 表里寒热
第一节 表寒证
第二节 里寒证
第三节 表里皆寒证
第四节 表热证
第五节 里热证
第六节 表里皆热证
第七节 表寒里热证
第八节 表热里寒证
第九节 里真热而表假寒
第十节 里真寒而表假热
第四章 气血虚实
第一节 气虚证
第二节 气实证
第三节 血虚证
第四节 血实证
?第五节 气血皆虚证
第六节 气血皆实证
第七节 气虚血实证
第八节 气实血虚证
第九节 气真虚而血假实证
第十节 血真实而气假虚证
第五章 伤寒诊法
第一节 观两目法
第二节 看口齿法
第三节 看舌苔法
第四节 按胸腹
第五节 问口渴否
第六节 询二便
第七节 查旧方
第八节 察新久
第六章 伤寒脉舌
第一节 诊法
第二节 崔真人四言脉诀
第三节 脉理新解
第四节 观舌形
第五节 察舌色
第六节 辨?质
第七节 心法提要
第八节 察舌辨证歌
第七章 伤寒本证
第一节 小伤寒
第二节 大伤寒
第三节 两感伤寒
第四节 伏气伤寒
第五节 阴证伤寒
第八章 伤寒兼证
第一节 伤寒兼风
第二节 伤寒兼湿
第三节 伤寒兼痧
第四节 伤寒兼疟
第五节 伤寒兼疫
第六节 风温伤寒
第七节 风湿伤寒
第八节 湿温伤寒
第九节 春温伤寒
第十节 热证伤寒
第十一节 暑湿伤寒
第十二节 伏暑伤寒
第十三节 秋?伤寒
第十四节 冬温伤寒
第十五节 大头伤寒
第十六节 黄耳伤寒
第十七节 赤膈伤寒
第十八节 发斑伤寒
第十九节 发狂伤寒
第二十节 漏底伤寒
第二十一节 脱脚伤寒
第九章 伤寒夹证
第一节 夹湿伤寒
第二节 夹痰伤寒
第三节 夹饮伤寒
第四节 夹血伤寒
第五节 夹阴伤寒
第六节 夹哮伤寒
第七节 夹痞伤寒
第八节 夹痛伤寒
第九节 夹胀伤寒
第十节 夹泻伤寒
第十一节 夹痢伤寒
第十二节 夹疝伤寒
第十三节 夹痨伤寒
第十四节 临经伤寒
第十五节 妊娠伤寒
第十六节 产后伤寒
第十章 伤寒坏证
第一节 伤寒转痉
第二节 伤寒转厥
第三节 伤寒转闭
第四节 伤寒转脱
第十一章 伤寒复证
第一节 伤寒劳复
第二节 伤寒食复
第三节 伤寒房复
第四节 伤寒感复
第五节 伤寒怒复
第十二章 调理诸法
第一节 病中调护法
第二节 瘥后药物调理法
第三节 食物调理法
第四节 气候调理法
第五节 起居调?法
《重订通俗伤寒论》是伤寒、湿热病学中比较实用的一部诊疗方案,是俞根初、何廉臣、曹炳章三位老中医先后合作而经过徐荣斋中医师根据现代学理给以重订的。由于何先生的引证太渊博了,于是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呈露出繁复,而且编撰时失于合理安排,以致原书中存在着好些问题。现在经重订者给它整理爬梳、考订删补,纠正了不少缺点。曹炳章先生也认为这重订本是《精益求精》,比原书《更臻完善》。
原书共一百十八节,重订时删去十节,合并三节,增补三节,现为一百零八节;仍十二章。?一章是一个纲领,贯串着后面的十一章;第二章把应用方剂按治疗分类汇总起来;三至六章是伤寒看法;七至十一章是伤寒疗法,其中也包括看法;第十二章专讲伤寒病中和病后的调养法。全书理论完全是以积累经验为基础而结合实际应用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重订通俗伤寒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徐荣斋医学丛书 | ||
9787513202411 如需购买下载《重订通俗伤寒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