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菁华

汉学菁华

(美) 丁韪良,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代:2009

定价:56.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以其对中国文化的精微理解,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对于技艺和科学的贡献,中国的文学、宗教与哲学,中国的教育和历史研究,对问题的看法至今仍发人深省。

作者介绍:

丁韪良(William Martin,1827-1916),美国北长老会派至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62年(1850—1916,其间有四年时间不在中国),曾任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他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学,对晚清中国社会有微细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是清末在华外国学者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著有《中国觉醒》和《花甲忆记》等。   译者简介:   沈弘,原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主持浙江大学沈弘工作室。主要译著有《中国觉醒》、《花甲忆记》、《中国建筑》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序篇 中国的觉醒

第一卷 中国对于技艺和科学的贡献

第一章 中国人的发现

第二章 中国人在哲学和科学领域里的冥思

第三章 中国的炼丹术:化学的起源

第二卷 中国文学

第四章 中国的诗人和诗歌

第五章 儒家伪经

圣人受教于小儿

造假的酬金

孔子拒绝神化

第六章 孔子与柏拉图:一个偶然的巧合

第七章 中国的散文作品

第八章 中国的书信写作

第九章 中国的寓言

第十章 中国本土的说教作品

第三卷 中国的宗教和哲学

第十一章 “三教”或中国的三大宗教

附一:光绪皇帝在天坛

附二:衍圣公——孔子的继承人

第十二章 中国的伦理哲学

第十三章 中国人有关灵感的看法

第十四章 为基督教作准备的佛教

第十五章 中国人的祭祖

祭祖与三教的关系

祭祖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祭祖与基督教的关系

第四卷 中国的教育

第十六章 学校和家庭训练

对于国民性的影响

家庭教育

学校生活的开始

学习的阶段

学校的等级

政府机构

第十七章 科举考试

第十八章 翰林院

第十九章 中国一所古老的大学

第五卷 中国历史研究

第二十章 中国历史研究

附录:中国的主要朝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中国的鞑靼人

第二十二章 古代中国的国际法

第二十三章 古代中国的外交

译后记 一位被世人所遗忘的汉学家

出版后记 用一生传播汉学的“福音”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五卷,分别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宗教、哲学、教育、外交等几个领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一进行了阐述,这些题目是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书中所引用的材料完全取自中文典籍。让中国沟通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实现中西文化全方位的交融,这是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
  在第一卷论述中国的古代技术和科学的章节里,尊崇孔孟之道的丁韪良告诉世界,中国的孟子早在公元前400年就已经提出了进化论。这一卷还论述了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中国人的炼丹术对西方化学工业的影响。
  第二卷论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渊源,详细介绍了李白等重要文学家。
  在第三卷中常常使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中国的儒、道、佛三教,以及中国人的祭祖行为。
  第四卷论述了中国的教育,着重介绍了他所青睐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并指出:西方世界若能采用这一制度来选拔人才,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在本书的第五卷,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和史官、国际关系和外交等议题进行论述。值得注意的是,丁韪良是第一个将国际法——《万国公法》译成中文,并由清政府拨专款付印出版的人。

编辑推荐:

一百年前的“中国通”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疏理。“谁能够想象得到,学习中文的过程其实并非像在穿越沙漠或热带丛林,而更像是走在一个到处都能听见奇鸟歌声,都能闻到鲜花芬芳的森林里,人们会不时地为眼前那难以形容的美景而感到心旷神怡。”
  “中国就是以这种真正的民主而傲视世界民族之林的。因为无论它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有何种的缺陷,人们必须承认,中国在鼓励人们发奋努力和奖赏学业成就上设计了最佳的方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学菁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285902
如需购买下载《汉学菁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464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汉学菁华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7.8 的主题关于 汉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