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8.0
现代文学学科的学科对象、理论诉求、研究方法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新中国文学史中“左联”研究的学术史回顾来看,“左联”呈现出作为“党所领导的群众(作家)组织”抑或“(左翼文学)流派(思潮)的代表”等不同形象,其原因同不同时代现代文学学科自身的定位有着直接的关联,从“身份”而非“性质”的视角探求左联,当可成为文学史中的左联研究的重要途径。
导论 文学史:行走于历史与文学之问
第一章 左联的身份:从“定性”到“定位”
第一节 文学史书写中的“左联十年”
一 “左联十年”作为文学史分期的确立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种文学史书写方式
三 “划时代”的左联
第二节 文学史中的左联定位
一 从“组织”到“流派”
二 《左联回忆录》中的左联
三 左联纪念活动与左联的身份
第三节 作为文学社团的左联
一 从“属性”到“身份”
二 文学史中的“左联五烈士”群像
三 “流派”、“社团”和“组织”
第二章 社团视野中的左联
导论 文学史:行走于历史与文学之问
第一章 左联的身份:从“定性”到“定位”
第一节 文学史书写中的“左联十年”
一 “左联十年”作为文学史分期的确立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种文学史书写方式
三 “划时代”的左联
第二节 文学史中的左联定位
一 从“组织”到“流派”
二 《左联回忆录》中的左联
三 左联纪念活动与左联的身份
第三节 作为文学社团的左联
一 从“属性”到“身份”
二 文学史中的“左联五烈士”群像
三 “流派”、“社团”和“组织”
第二章 社团视野中的左联
第一节 左联成立大会
一 左联成立的文化背景
二 左联成立大会人数考
三 左联成立的动因
第二节 左联组织结构考(上)
一 文化支部与左联
二 左联的“组织法”
三 左联党团
第三节 左联组织结构考(下)
一 执委会与常委会
二 行政书记、秘书处及其他
三 左联成立大会决议
附录:出席左联成立大会人员小考
第三章 同“左翼”渐行渐远:以杜衡为中心
第一节 对左联的“失望”:杜衡与左联
一 出席左联成立大会:并不突兀的决定
二 “左翼作家”的形成
三 与左联批评家的分歧初现
第二节 对“干涉主义”的反拨:对政治的警惕
一 “自由人”与“第三种人”
二 介入论战之前的杜衡
三 杜衡回忆中的“第三种人”论战
第三节 “第三种人”与左联的对立之塑造
一 “机关刊”之辩
二 左联内部的论争
三 对“关门主义”的反思
四 《新垒》:对“文艺自由”论争的别样描述
小结
第四章 政治身份与左联:以蒋光慈为中心
第一节 在革命与文学之间
一 从革命圣地归来
二 介入文学社团
第二节 从太阳社到左联
一 春野支部与太阳社
二 《丽莎的哀怨》
三 “脱党”与“开除”
附录:加入左联之后蒋光慈的著述及出版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学与政治之间:文学社团视野中的左联及其成员》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左联的身份:从“定性”到“定位”;社团视野中的左联;同“左翼”渐行渐远:以杜衡为中心;政治身份与左联:以蒋光慈为中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文学与政治之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07324 如需购买下载《文学与政治之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文学与政治之间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6 的主题关于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