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艺术论

罗丹艺术论

(法) 葛赛尔, 著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罗丹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作者对前辈名作的真知灼见以及自己数年来创作的心得,现配以与原文本紧密贴合的彩图。

书籍目录:

傅雷译《罗丹艺术论》序言

罗丹美学

嘱词

第一章艺术之写实

第二章在艺人的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第三章论模塑

第四章艺术中之动作

第五章素描与色彩

第六章女性美

第七章古代精神与现代精神

第八章艺术之思想

第九章艺术中之神秘

第十章菲狄阿斯与米开朗琪罗

第十一章艺术家之效用

读后记

重编插图本后记

前言

在西欧历史的黎明时期,古希腊的雕刻竭力将神人化,反映出人对神的怀疑、亲近和畏惧,恰好说明神的威力难以摆脱,同对人的歌颂发生了矛盾。菲狄阿斯在矛盾中寻求幸福、宁静、和谐,形成欧洲雕刻史上第一座高峰。可惜他的“著作”全都“写在”雕像之中,并无文字流传,他思想发展的脉络虽可从石像里去探求,总不免使我们遗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达摩老祖不立文字这一遗训的丰富内涵。厌弃言筌的禅宗也要通过语言促成渐悟,顿悟之后才可以抛开语言文字。雄鹰在天,双翅不动,那是很高的境地;公鸡斗架时翅膀乱动,羽毛纷纷扬扬,其实并不会飞。可见妙悟之难。这已是题外话。

昏迷与觉醒,束缚与挣扎,对立并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痛恨宗教裁判草菅人命,僧侣贵族的一切罪恶言行,无不归之于神的意志;为奴隶主贵族卖命冠以“爱国”雅誉,掠夺兄弟国家打上“吊民水火”的金字招牌。奄奄一息的宫廷艺术,依仗贵族富商残羹点缀太平,弘扬教义,麻醉同胞。以人的觉醒与挣扎为重要主题的米开朗琪罗,刻出许多杰作,人的力量强大,侧面反映出神权愚昧专横的事实。古希腊雕刻,渊穆静伟的调子发展为心灵的暴风雨,由内敛而外张,表现了力和狂怒;某些作品也有阴柔静谧之美,并传不朽。米开朗琪罗留有十四行诗和一些书信,没有论证雕塑的专著。米氏作品肌肉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但还不完全达到自觉的追求。

罗丹的作品,代表西方雕塑史上第三个高峰。在他之后的布尔德、马约尔、康宁柯夫、摩尔等大家的雕刻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但就总体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影响而论,还没有全面超越罗丹而形成第四个高峰。

罗丹的创作,思考人间的疾苦,歌颂人的创造力、人的尊严和为维护它而付出的代价。神的形象消失了,他在表现丑得惊心动魄的对象如《丑之美》时,所用的手段仍然是美的。他抄袭甚至剽窃过克洛岱尔小姐的佳作,始乱而终弃,人格上比米开朗琪罗要差,但没有人否定他是一流大师。

三位雕塑巨匠都是人,把他们想象得完美无瑕,是我们造神意识的残余在作怪,发现神的缺点才使我们痛苦,至于人无完人,这是革命导师也不否认的。对菲狄阿斯,年代久远,难以发现什么史料。米开朗琪罗也是古人。

罗丹离我们稍近,作品比较容易理解,缺点也容易发现。

发现前人缺点并不难,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巨人缺点的文字何止千种,但大多数已经为时间所扬弃。而超过巨匠艺术成就的人,比指责他们的人要少得多。我们无意于为大师辩护,靠他人辩护过日子的不会是真大师。添上一块石头,去掉一筐土,都不会改变山峰的高度。我只讲超越前哲们长处之难,不是宣扬他们永远不可企及。绝对化与辩证法是绝缘的。

罗丹首先是创造家,其次才是理论家。

没有一系列雕刻,他谈不出《艺术论》。

退一万步讲,即使没有雕塑作品,能谈出一部《艺术论》,也足以不朽。此书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炼概括,其中贯穿着对前人的崇敬,有对许多名作的卓见,有劳动的喜悦、沉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他对雕塑语言的创新上,强调自觉地体现肌肉本身的节奏与表情,对前入学术有所发展,启悟来者,开示法门。

原子中子时代,时问宝贵,此书以少胜多,反复咀嚼而不厌,从这口“井”里可以汲上不竭的“水”,那便是睿智、平易近人、更新自我的渴望,帮助我们去思考艺坛之内的群花,艺坛之外的事理。在深邃上或有不及《柏拉图对话集》之处,却可以与《歌德对话录》、《托尔斯泰艺术论》具有同等价值。

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很多,被作家、批评家、学者记录下来的对话集却很少。中国先秦时代许多子书,多为门人记载,此后仅宋儒语录、明清两代个别和尚有语录外,此类著作寥寥,艺术家谈话则多随风吹散,损失极多。

读完此书,我们深感罗丹难得,而葛赛尔更难得。盖谈艺者不乏其人;能将吉光片羽聚腋成裘,有创见、有情感、有色彩、渊博精淳的散文家,百年无几。这一点值得深思!艺术家成就愈高,享受光荣愈多,周围谄媚者也随之增多。廉价恭维几句不要学问,创造一本学术著作,不仅仅要才,还要有德,有放弃自己著作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牺牲精神,要淡于名利,善于发现,心胸博大,不怕流言,坚忍不拔,甚至处于清客幕僚地位,完成大业,难处远非文字可以尽述。

即使伟大的艺术家,也不是各方面都伟大。奴才听话无用,才人傲物,未必俯首帖耳。容人与容于人都难。掌握老艺术家思维方式、语言风格,本身就是创造。主仆关系非合作关系,宽松、容忍、尊重个性,才有平等的成功的合作。把作家批评家看成录音机是愚蠢的偏见。要重视、理解这种特殊行业无能的干不了,有能者不愿干的工作。这样,我们的学术会进一步繁荣。一些体力好的人,可以创作为主,口述书稿为辅;一些体力差而思维能力好的老专家可以在学术上后继有人,死后有书。抢救知识与史料,是战略性、时间性很强的大事,抓迟了要后悔。

怒安于一九三一午“九一八”前夕,与我同船自巴黎回到上海,住在我家,始译此书,次年春天竣稿,油印过三十多册,发给毕业班学生作课外参考读物。他善于教书,讲美术史课时,墙上放有名画幻灯,学生又发给明信片或小画片,互相对照,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使学生听得入迷。他讲罗丹的代表作,将此书主要精神介绍给学生,不搞死背硬记,希望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作品的精神实质。

当时也有人劝他:“坊间已有精装道林纸印的译本《美术论》流传,何必重译费事而又费时间?”怒安说他□译为自学一遍,方便后生,无意出版。这种治学态度,多么难得!后来他在翻译上的成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经浩劫,孤本译稿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袁志煌弟好学,恭楷抄录一边,文辉见而称赞不已,告知故宫博物院彭炎副院长,彭老转告傅敏,傅敏请不忘怒安教泽、精于法国文学的罗新璋先生搜罗原文及有关资料,反复校勘,保存译文风格,纠正誊抄中的笔误及排列不当,用心良苦,使这颗明珠拭去尘翳,射出精光。出版社为之精印,对我和怒安亲友来说,都是平生一大快事!预计此书将在信达雅三方面不逊于怒安其他名译而见重学林。

一本外国名著,多出几个译本,读者可以从比较中体味原作的风神。译者们各显身手,精益求精,各逞瑰艳,是大好事。钱锺书夫人杨绛自西班牙文译出《唐吉诃德》,体现塞万提斯文采,犹若唐临晋帖,风骨劲健,没有女作家驱词用语的纤秀之气,固然足珍,而林琴南文言译本,傅东华(伍实)白话旧译本,传神或有欠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必偏废,读书也要有点气度,不能褊狭。

一九八六年,我和伊乔同游巴黎,看过很多博物馆与美术馆,在罗丹与布尔德故居,二公许多杰作经高手放大,陈列在露天草坪上,供游客与市民欣赏,这和在室内观摩不同,又添一番新意。我还到当年和怒安一起参观过的罗浮官,重睹名画芳华,顷刻之间,忆起在艾菲尔铁塔上的同游,在威尼斯、日内瓦、罗马等地的快谈和争论(争论也是巨大的享受,从不伤害友情),想到漫长而又短促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位好兄弟相濡以沫,实在幸运。而今书在人亡,是悲伤,是怀念,是欣慰,是兼而有之,我也茫茫然难以言喻了。

后记

一九三一年秋,先父留法归国,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为教学参考用,于次年春译出《罗丹艺术论》。当年翻译此书只是“为自学一遍,方便后生,无意出版”,故仅油印数十份。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海粟弟子袁志煌先生,在整理刘府浩劫余物时,发现破旧不堪的《罗丹艺术论》油印稿,便恭楷抄录一份,于八十年代中期,通过柯文辉先生转我。

并请熟读傅译的罗新璋君与法文原著校读后,收入一九八九年九月出版的《傅雷译文集》第二版。一九九八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插图珍藏本。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罗丹艺术论》的主要精神,更深刻理解罗丹作品的精神实质,在珍藏本的基础上,对全书插图作了调整:删去一部分,增补一百二十幅,近二百五十余幅。全书大部分图片均由老一辈摄影家陈渊先生翻拍,在此谨表深切的敬意。

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对一些常用的人名地名,采用目前通行的译法;个别误植之处,也作了校订。

值此先父九五诞辰之际,仅以此精编图文本,表示对译者早年译作的由衷礼赞。

内容摘要: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绘画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有劳动的喜悦、沉思的划痕、点滴的自省。当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翻译此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重编彩图本紧扣大师谈话,将二百余幅美术名作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更利于名作的欣赏和名著的理解。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18401917),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平民出身。十四岁学画,十八岁师从动物雕塑家巴里(Barye),1860年至70年间在著名雕塑家卡里耶--贝勒斯(carrierBelleuse)工作室工作。一八七五年游意大利,研究多那太罗、吉贝尔蒂和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作品,脱出学院派的桎梏,从而树立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雕塑作了根本性的变革---以雕塑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基点。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罗丹一生作品林立,继菲狄阿斯、米开朗琪罗之后成为欧洲雕塑史第三座高峰。其后期作品呈印象主义特点,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雕塑开启了大门,打通了道路。一九一六年,法国政府为答谢罗丹把全部作品捐献国家,特建立罗丹博物馆。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罗丹艺术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806881174
如需购买下载《罗丹艺术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天津出版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罗丹艺术论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04.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655.7 ,J305.565 的主题关于 罗丹(1840~1917)-雕塑-美术批评 ,罗丹(1840~1917)-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