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6.0
“感化”是近代中国刑罚哲学的核心,也是我国近代监狱行刑的主流价值,主要体现在劳役、教诲和教育三个方面。本书考察了近代监狱的作业、教诲、教育、师资制度,以期对当前监狱改革有借鉴意义。
导论
一、概念的界定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行刑变革
第一节 中国古代狱制形态
一、古代行刑的特点
二、古代监狱的性质
三、古代的教化观念
第二节 刑罚近代化与监狱改良
一、西方的行刑感化
二、监狱改良的动因
三、先进狱制的考察
第三节 清末监狱制度的转型
一、行刑观念的转型
二、监狱机构的转型
三、监狱立法的转型
四、狱政管理的转型
五、监狱官吏的转型
六、行刑转型的考察
第四节 教育刑思潮与行刑感化
一、教育刑的源流
二、教育刑的构成
三、行刑感化理论的倡导
四、感化教育的学理基础
五、感化主义的立法表现
第二章 近代监狱的作业制度
第一节 监狱作业的理论
一、作业劳役与感化
二、作业劳役的性质
三、作业劳役的立法
第二节 监狱作业的模式
一、作业范围与时间
二、作业种类与分派
三、作业收入与基金
四、作业定额与考核
五、作业管理与纪律
六、作业工师
七、作业运营与经理
八、作业利润
九、外役监与移垦
第三节 监狱作业的推行
一、旧监作业的督饬
二、战时作业的扩充
三、战后作业的强化
第四节 监狱作业的考察
一、作业的覆盖状况
二、作业不力的原因
三、作业功能的错位
第三章 近代监狱的教诲制度
第一节 监狱教诲的理念
一、监狱教诲与感化
二、监狱教诲的立法
第二节 监狱教诲的模式
一、教诲内容
……
第四章 近代监狱的教育制度
第五章 近代监狱的师资制度
第六章 近代监狱的少年感化制度
第七章 近代监狱感化教育的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如同中国法制的近现代化是“西学东渐”一样,监狱行刑制度的近现代转型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行刑文化移植的结果。无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还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狱行刑,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扬弃着清未行刑变革的成果,行刑感化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保持了较好的延续性。近代行刑感化主义始于清末狱制变革,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确立与定制,至南京中民政府时期得到极大发展,其典型地体现为罪犯劳役、教诲和教育。与行刑实践相比,民国监狱行刑的理念与制度更能体现出现代性与文明性。本书在整理大量监狱史料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近代监狱的作业制度、教诲制度、教育制度、师资制度,以及近代少年监与感化院的教养制度。【作者简介】张东平,男,1980年生,山东聊城人,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犯罪学、监狱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0年6月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曾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并在《政法论丛》、《犯罪与改造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 | ||
9787509335666 如需购买下载《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是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12.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9.5 的主题关于 监狱-法制教育-研究-中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