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陈平, 原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介绍:

陈平原,1954年生于潮州,1987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海德堡大学、伦敦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书籍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 细节处显精神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 ——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一、关于“五四运动” 二、五月四日那一天 三、如何进入历史? 四、回到“五四”现场第二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 ——《新青年》研究 一、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二、“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 三、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 四、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 五、提倡学术与垄断舆论

“学术史丛书”总序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 细节处显精神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 ——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一、关于“五四运动” 二、五月四日那一天 三、如何进入历史? 四、回到“五四”现场第二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 ——《新青年》研究 一、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二、“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 三、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 四、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 五、提倡学术与垄断舆论 六、文化资本与历史记忆第三章 叩问大学的意义 ——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 一、“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二、北大传统的另一种阐释 三、老北大的艺术教育第四章 学问该如何表述 ——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 一、古文的骄傲与白话的先驱 二、令人神往的“提奖光复,未尝废学” 三、深思独得与有感而发 四、白话文的另一渊源第五章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 ——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 一、删诗事件 二、老朋友的意见 三、学生的建议 四、二周的眼光 五、胡适的自我调整 六、经典地位的确立第六章 写在“新文化”边上 ——旧纸堆里的新发现 一、失落在异邦的“国故” 二、在巴黎邂逅“老北大” 三、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史” 四、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附录一 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附录二 鲁迅为胡适删诗信件的发现附录三 台湾版《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自序引用及参考书目索引后记

内容摘要:

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学术史丛书
9787301095393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1.107 的主题关于 五·四运动(1919)-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