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徬徨

我心徬徨

吴义勤, 王素霞,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徐訏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本书是徐訏生活创作的经历描述。

书籍目录:

第一章童年岁月

一“不平凡”的出

二五岁寄宿生

三小学生活的“插曲”

四童年时期的“收获”

第二章北京的记忆

一辗转的中学生活

二北京大学的读书时光

三“我的马克思主义时代”

第三章早期的文学活动

一大学时的“文学尝试”

二编辑生涯的发端

三第一次婚姻

第四章去国

一欧洲之旅

二巴黎友

三与柏格森主义结盟

四《阿刺伯海的女神》与《鬼恋》

五遗落巴黎的情与梦

第五章游子归来

一“从海上归来”

二孤岛生活

三诗朋往来

四遭遇婚变

五辗转大后方

六《风萧萧》

七威斯康辛的阳光

第六章上海的苦闷

一重新出发

二第二次结婚

三弃妇别子

第七章香港香港

一陌生与怀旧

二被“围剿”的日子

三编辑、教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

四《江湖行》

五第三次结婚

六“第三只眼睛”看大陆

第八章回不去的“家园”

一“最像自己的女儿”

二另一个女儿

三从《彼岸》到《时与光》

四最后的“洗礼”

附录徐訏生平和著述年表

后记

前言

这部书所记述和评论的徐訏,曾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席地,有过风靡一时的长篇小说创作。他身兼教授、作家、诗人、编辑家、记者和评论家,可以说是做过了文化界的诸项功课,且每项皆有可观之绩,并与当年的鲁迅、林语堂等文坛巨擘过往频繁。他虽然拥有传奇般的经历,但由于大半时光都在海外度过,再加上时过境迁,其名字不仅为大陆读书界渐渐淡漠,即便在当代创作界,也并非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徐訏通常在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占据了很小的篇章,有的著作对他甚至只字未提。

然而徐訏在海外,自四十年代至今却一直文名不衰,台湾还出版了他的十余卷全集,可以说始终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因此,大陆现代文学研究中如果缺少了徐訏,也将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也正因为这样的缘由,本书的面世也就具备了格外重要的意义。义勤是’一位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别具洞见的著名批评家,他以同时具备的清晰的理性、生动的文笔,以及展示丰赡细节的能力和潜入钩沉的耐心,从而对人性与历史做了一次双重穿越,抵达了一个相当圆融的、具有深刻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学术与艺术的目标。

一位如此重要和特异的文化人物,必然与孕育他的那个时代胞体紧密相连。我们在阅读中不时地会听到一颗诗心的激越跳动,看到他奔波于艰难时世的那个清瘦的身影。徐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欧美南亚,从浙江祖居地开始了漫长的人生起步,先后去了法国、美国,并辗转于动乱时期的京沪、桂林和香港,到过越南和台湾,最后又在香港长居一直到病逝。他一生多次婚恋,情感起伏,如同作者所做出的精彩刻画:文弱而顽强,矜持更诗狂。他的经历已经构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部文坛风云录,这其中有文人间的曲折交往、笔债和掌故,更有恩怨源起、旧时情事,抚今挽昔,从头道来。书中文笔始终追随了徐訏的行踪,以时为序,以纵揽横,丰实而不冗赘。特别是写到徐訏艰辛流转于苦难大地的那些篇章,今天读来如同亲历,细节俱在,声气可闻,散发出浓烈的彼时气息。这种情致以至于洋溢全书,构成了笼罩全篇的氛围,作者的一支笔就在这团文气里游走自如。

在传与评的比例和关系上,可以说在书中纠缠一体难分难解,它们随时随地相互依存,不可分开和剥离。这也正是好的文学评传著作的特质之一。只有潜入了研究和描述对象的人生与心境,才有可能做出这样的化解和诠释。一言可中肯綮,却又掩映于流畅的叙述之河当中,正可谓游刃有余,在纷繁人事与瞬息光阴之间思绪翩翩,一翔万里。

从谋篇结构上看,这本书似乎是朴素平易的,但是书中囊括的妙结,细致的拆解方式,又显出了别样功力和匠心。如与日籍女作家的恋情、与言慧珠的分手,还有与台湾作家三毛的交往过程,都达到了俭言探微却又能溢于言表的精准。这就是安静的外表与激越的内心的结合,是与评述对象在气质上的一次高度契合。

阅读之快,即是阅人之快。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历史中某一个不可忽略的心情,该是多么重要和有趣的事。

2008.8.16

后记

在键盘上敲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早在15年前,当《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出版之际,我就有了写作徐訏传的打算,并在资料收集和采访当事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天不遂人愿,我从南方来到北方,从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一个颇有沧桑之感的中年人,可以说人生的历程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本书却始终没有问世。这几乎成了我的一个心病。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以说请楚的。首要的原因当然是我个人研究兴趣从现代到当代的转移,以及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变后工作任务的繁重。很多朋友都知道,我研究生读的是现代文学,但在读研究生期间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先锋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促使我追踪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新锐作家作品,并以《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为题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而到山东师范大学工作以后,教学、科研以及学位点和学科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极大地影响了个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心境与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徐訏传》的写作被耽搁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其次,徐訏资料收集的困难也是本书未能及时完成的一大原因。徐訏1950年从上海流亡香港,这一走就改写了他的政治身份和文学史身份,从此他就以“反动作家”、“逆流作家”、“黄色作家”的身份被大陆主流文学史和主流学术界放逐了出去。他的作品在大陆无法出版,解放前的作品查找也受到种种限制,更别说有什么研究了。解放后他的作品大多出版在台湾和香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不用说都是“禁书”,不仅无法搜罗全,偶尔能看到一两本也都是繁体字、竖排本,读起来很别扭。对于传记的写作,资料可以说是成败的生命线,资料收集不全,或者某些重要的资料未能搞清楚就匆忙下笔,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传记实在是很危险的。此外,本书被延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徐訏的人生经历具有某种神秘色彩。他的人生中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都留下了难以索解的谜团。比如说,他的第一任夫人赵琏的情况,他们离婚的原因等等难以找到第一手资料。而在对徐訏的第二任妻子葛福灿、儿子尹秋、女儿葛原等亲人的采访中,我发现“赵琏”也似乎是一个敏感的禁区,几乎没能得到什么第一手的有价值的材料。作为一部传记,我们当然不能把传主生命历程的某一重要阶段省略不提,然而实际面对这些难题时确实力不从心,只能根据一些相关资料和文学作品去想象和填充,难度可想而知。

本书的写作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很有传奇色彩。十五年中写写停停不说,写完了书稿后又全部丢失的惊险就曾使我决定彻底放弃对此传记的写作。那是2000年前后,上海书店出版社的郑晓芳女士约我把徐訏传交由她出版。由于当时我收集的资料大多是香港、台湾的,全是竖排版,电脑录入整理难度较大,我就让我的博士生王素霞帮忙一起进行这个工作,以加快工作进度。可以说,现已是深圳大学副教授的王素霞博士为本书付出了大量汗水和辛劳。书稿大致完成后我就先寄郑晓芳女士审稿,同时我们在电脑里再修改、充实,并准备等她的意见来后最终定稿。但就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电脑遭遇病毒,所有的东西烟消云散,当时那种绝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我灰心地想,大概老天也不支持我完成这部书,就算了吧,放弃吧。而郑晓芳女士因为调动工作也离开了上海书店出版社,这个事就完全放下了,大概两年后才收到她寄回的原稿。如果不是此次上海三联书店钱震华先生的督促,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再碰它了。把它找出来,再重新电脑录入,这工作其实是痛苦而艰巨的。好在这里面的许多资料都是很珍贵的,它为我这次的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好在,本书最终还是完成了,虽然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但一个多年的心愿总算了了。在此,我最想表达的就是我的感谢与感恩之情。我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范伯群先生,他不仅支持和帮助我出版了《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还亲自到香港帮我复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当我此次写作时再次翻动那些已发黄的复印资料时,我常常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先生的学问和人品一直引导着我,而这本薄薄的小书,同样浸透着先生的心血。我要感谢徐訏先生的家人:葛福灿女士、葛原女士、徐尹秋先生、徐尹白女士,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我至今还记得1993年冬天,我到上海复兴中路拜访葛福灿女士、葛原女士的情景,我至今也还记得徐尹秋先生专程从台湾来大陆我们在苏州火车站相会的一幕,而徐尹白女士、徐尹秋先生的大量信件我也一直珍藏着。我要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王一心先生,完全是因为对徐訏的喜爱,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把他收集的资料以及关于徐訏的研究心得、研究文章都毫无保留地寄给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要感谢远在香港的廖文杰先生、余冠汉先生,他们是铁杆的徐訏迷,收集了有关徐訏的几乎所有资料,他们多年来无私地把这些资料寄给了我,对我的研究工作有极大的帮助。虽然我至今未到过香港,虽然我与他们从未谋面,也不知他们的职业、身份,但只要想起他们,我的心中就有一种温暖,香港也变得非常亲切。我要感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青年教师陈长书博士,春节期间他有一个月的时间去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究,但大部分时间却都花在为我搜集徐訏资料的工作上,这份情谊我定会好好珍藏。最后,我要感谢上海三联书店,没有他们的眼光,没有他们对于中国文学的责任心,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而为了纪念徐訏诞辰100周年,他们正夜以继日地编辑着《徐訏文集》,这更是一件令人敬佩、功德无量的盛事,我相信中国的文学史、中国的学术史一定会浓墨重彩地记下这套书难以替代的价值与贡献。

吴义勤

2008年酷暑匆就于北京

内容摘要:

  徐訏,是中国新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锋人物,20世纪40年代以《风萧萧》、《鬼恋》等文学作品享誉文坛,50年代以后赴香港生活,创作生涯延续到70年代。徐訏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样样都来,其文学成就得到海内外华人文坛与读者的广泛赞誉。徐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欧美南亚,从浙江祖居地开始了漫长的人生起步,先后去了法国、美国,并辗转于动乱时期的京沪、桂林和香港,到过越南和台湾,最后又在香港长居一直到病逝。他一生多次婚恋,情感起伏,如同作者所做出的精彩刻画:文弱而顽强,矜持更诗狂。  这部书所记述和评论的徐訏,曾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席地,有过风靡一时的长篇小说创作。他身兼教授、作家、诗人、编辑家、记者和评论家,可以说是做过了文化界的诸项功课,且每项皆有可观之绩,并与当年的鲁迅、林语堂等文坛巨擘过往频繁。  一位如此重要和特异的文化人物,必然与孕育他的那个时代胞体紧密相连。我们在阅读中不时地会听到一颗诗心的激越跳动,看到他奔波于艰难时世的那个清瘦的身影。徐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欧美南亚,从浙江祖居地开始了漫长的人生起步,先后去了法国、美国,并辗转于动乱时期的京沪、桂林和香港,到过越南和台湾,最后又在香港长居一直到病逝。他一生多次婚恋,情感起伏,如同作者所做出的精彩刻画:文弱而顽强,矜持更诗狂。他的经历已经构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部文坛风云录,这其中有文人间的曲折交往、笔债和掌故,更有恩怨源起、旧时情事,抚今挽昔,从头道来。书中文笔始终追随了徐訏的行踪,以时为序,以纵揽横,丰实而不冗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心徬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2629142
如需购买下载《我心徬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我心徬徨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08.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的主题关于 徐訏(1908~1980)-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