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世纪诗风

八世纪诗风

吴光兴,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148.0

书籍简介:

从公元七、八世纪之交的武则天朝末期与唐中宗时期开始,随着律诗声律格式的完备与律诗规范的流行,律诗成就的代表诗人沈佺期、宋之问被普遍视为文学典范,受到好几代诗人的宗奉与追随,形成为唐诗史上大约一百年的流行风尚。这一局面至八、九世纪之交的唐德宗贞元、唐宪宗元和时期有所改变,随着以“元和诗变”为代表的诗歌革新运动的节节胜利,八世纪的诗人李白、杜甫齐名并称“李杜”,取代“沈宋”,又被推崇为新的文学典范。效法“沈宋”的百年文学风尚被终结。基于这样一个“典范——风尚”相联结的观察角度,本书致力于对“八世纪诗风”之下的这个唐诗史上的最重要的百年(一百年)文学史作考述与研究。

书籍目录:

自序

唐中期建元表(705—805)

常用典籍简称表

导言

一唐诗史上的“八世纪诗风”

二唐诗的语境

三“分析文学史学”

上编

第一章 八世纪初叶“后律诗”时期之诗坛动向

第一节 宫廷诗人的“贬谪诗”

第二节 律诗一代的“遗老”:张说、武平一、卢藏用

第三节 吴越文士与七古歌行

第二章 八世纪上半叶“声律风骨始备”之开天诗风

第一节 开天诗坛状况

——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起

第二节 “盛唐先驱者”

一李邕

二孙逖、韦述

三张九龄

四王翰等

五孙季良《正声集》

第三节 开元中期崛起的“鼎盛一代”

一王维、崔颢

二王昌龄

三祖咏、储光羲、常建、孟浩然等

四苏源明

第四节 后起之秀的“天宝诗人”

一与李邕往还的诗人:高适、李白、杜甫

二李颀、岑参等开天间的其他诗人

三活跃于汝洛梁宋间的复古诗人群体

——从李华的《三贤论》说起

四“天宝十三载”(754):八世纪诗史的分水岭

第五节 《河岳英灵集》与开天诗风

一《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

二“开元十五年”新解

三古体诗的兴盛与“古体诗近体化”的问题

——从声律角度看

四《河岳英灵集》与《国秀集》

第六节 “风骨”与“兴象”:开天诗、建安诗的历史类比

一“气骨”或“风骨”

二“兴象”与“气象”

三开天诗、建安诗关系之辩证

第三章 八世纪下半叶“朝”“野”竞争之大历诗风

第一节 复古思潮的余烈与今体诗风的激进反对派——元结与《箧中集》诗派及其他

一元结

二《箧中集》

三孟云卿

四刘湾、苏涣、戎昱等其他复古诗人

第二节 大历诗坛“中道”的声音之一:杜甫《戏为六绝句》

第三节 盛极一时的“大历主流诗风”

一长安、洛阳两京贵游唱和文学

二“多士奔吴”与江东诗歌中心的活跃

三钱起、郎士元、韩栩、李端等京城“才子”诗人

四皇甫冉、刘长卿、李嘉祜、严维等江东各界诗人

五《中兴间气集》与大历诗风

第四节 李华、独孤及、梁肃复古论述之调适

第五节 大历诗坛“中道”的声音之二:皎然《诗式》

第六节 “意境”:大历主流诗风与齐梁诗的历史联系

第四章 八世纪末叶趋向“新变”之贞元诗风

第一节 “大历遗才”与、《御览诗》诗人群体

一卢纶(附:畅当)

二李益(附:鲍溶)

三《御览诗》与贞元诗风

第二节 江东诗风的新发展

一皎然(附:灵澈)

二韦应物

三刘商、顾况

四窦常《南薰集》

五武元衡、权德舆

第三节 孟郊、张籍、自居易、元稹与贞元诗坛“跨世纪

一代”

一孟郊

二张籍(附:韩愈)

三白居易、元稹

下编

第五章 从八世纪人心目中的诗坛正宗看当时的诗歌风尚

第一节 “沈宋的世纪”三代典范诗人

——独孤及《皇甫冉集序》疏证

一所谓“五言诗之源”

二“沈宋”齐名

三开天诗坛王维、崔颢齐名

四大历诗坛之“钱郎”

五“律诗世纪”

第二节 “沈宋的世纪”的文学史背景与序列

一从齐梁体至律体

二“诗赋联姻”与文人诗传统的开辟

三《楚辞》与千年“词学”传统

四“代变”的文学史观

第三节 “律诗”的体制与价值

一“齐梁一律诗”之“声律”系

二“汉魏一律诗”之“五言”系

三“辞赋一律诗”之“文言”、“俪词”系

四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制

第四节 贯通开天、大历、贞元的“八世纪诗风”

第六章 “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

第一节 李白、杜甫之交谊

一李、杜初遇

二梁宋之游

三泗水再会

四别后相忆

第二节 “李杜”齐名之地域因素

一任华《寄杜拾遗》诗

二李白暮年的湖湘之游

三李、杜文集之分别行世

四李杜诗风传播之“线路图”

第三节 并尊“李杜”的历史契机

一韩愈《调张籍》诗

二韩愈家族与李白的交往

三韩愈家学渊源与“古文运动”

四“李杜”品题之初流行

第四节 作为“沈宋的世纪”诗人之李白与杜甫

一李白与律诗诗风

二陈子昂、李白之接力

三杜甫的律诗成就

四杜甫凭吊陈子昂遗迹

第五节 “李杜独尊”的意义

一古体、今体对立语境与“李杜独尊”

二歌行体与“李杜”

三“文道说”视野下之“李杜独尊”

四“文体论”视野下之“李杜独尊”

附录“八世纪诗风”系年

征引书目

人名和主题索引

内容摘要:

吴光兴编著的《八世纪诗风(探索唐诗史上沈宋的世纪705-805)(精)》论述了公元705年至公元805年的唐代文学史,指出这一文学史百年,是唐人心目中“沈宋的世纪”,而作为后来“崛起的典型”,大历、贞元时代逐渐兴起的“尊崇李杜”的文学新思潮则扮演着“八世纪诗风”的“终结者”角色。“沈宋”、“李杜”的典范交接,亦成为唐中期、后期文学演变的历史性枢纽。书中对以“李杜”为典范、以“盛唐”为中心、将唐诗史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阶段的经典化的“四唐说”唐诗史观形成颠覆,对于“四唐说”之下因袭千年的文学史常识具有挑战意义。近三百年的唐代文学史(618—907),本书论述中间的一百零一年(705—805)。以“律诗之建制”为起点、“元和诗变”之爆发为终点。这是哺育了王维、杜甫、白居易等数代诗人的唐代文学的鼎盛时代。 吴光兴编著的《八世纪诗风(探索唐诗史上沈宋的世纪705-805)(精)》致力于“疏证”唐人的文学史观,指出“唐中期”开元、天宝、大历、贞元诗风的“家族相似性”实与律诗规范之主导地位相关,这一文学史百年,是唐人心目中“沈宋的世纪”。而作为后来“崛起的典型”,大历、贞元时代逐渐兴起的“尊崇李杜”的文学新思潮,扮演着“八世纪诗风”的“终结者”角色。“沈宋”、“李杜”的典范交接,亦成为唐中期、后期文学演变的历史性枢纽。 《八世纪诗风(探索唐诗史上沈宋的世纪705-805)(精)》揭发“沈宋的世纪”的论断,对于宋元明清历代学者“接力”阐释所建构起来的以“李杜”为典范、以“盛唐”为中心、将唐诗史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阶段的经典化的“四唐说”唐诗史观形成颠覆,对于“四唐说”之下因袭千年的文学史常识具有挑战意义。【作者简介】吴光兴,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县(今市),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989)、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92)。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1992~1995)、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1995—1997)、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1~2002)、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2003)。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观念史。出版专著《萧纲萧绎年谱》、编注《资治通鉴选评》,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八世纪诗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9787509751572
如需购买下载《八世纪诗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八世纪诗风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唐诗-诗歌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