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老照片的背后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

钱嗣杰, 余玮,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由余玮采写,新华社高级新闻摄影记者钱嗣杰提供珍贵的一手历史老照片,系两人联袂推出的力作,讲述新闻老照片背后共和国风云变幻的重大事件和其中珍贵的历史细节,展示伟人风采,回顾经典瞬间。

书籍目录:

回归历史现场(前赘)

一、东北摇篮

(一)红色新闻摄影家的灰色岁月

(二)阴差阳错撞入“红镜头”

二、新闻战士

(三)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四)新闻战士聚焦“围困长春”

(五)亲历平津战役的烽火

三、开国烟云

(六)沸腾的北平入城式

(七)庄严举起了右拳

(八)身背相机走进石碑胡同

(九)在西南之旅品味中华儿女情

四、开城岁月

(十)职业与域外的战火结缘

(十一)谈判桌外的“明争暗斗”

(十二)“冲锋”在有硝烟与无硝烟的两个战场

(十三)迪安“死而复生”的背后

(十四)10分钟的签字和575次大小会议

五、万隆传奇

(十五)新婚不久接到新任务

(十六)与死神擦肩而过

(十七)没有等到的异域约会

(十八)一封匿名信和一种不和谐的声音

(十九)3分钟的拍摄和18分钟的激情演说

(二十)寄托战友一份未了的心愿

(二十一)难以释怀的生死情

六、绝境飞行

(二十二)受命拍摄飞越“空中禁区”

(二十三)亲历首航“世界第三极”

七、不辱使命

(二十四)走出“外交官的摇篮”

(二十五)奔走在非洲的“巡回大使”

(二十六)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一次次举起相机

(二十七)迎送仪式的盛大与随访记者的嘀咕

(二十八)见证“探路”非洲的历史细节

八、主摄红墙

(二十九)在中南海的“面试”

(三十)跟随拍摄毛泽东的“南巡”

(三十一)谜一般的11天里

(三十二)还原一个个珍贵瞬间

九、握手世界

(三十三)总理为中国团壮行

(三十四)解密中国重返联合国

(三十五)中美外交史上的“破冰”

(三十六)“小个子”站在世界最高讲台上

(三十七)踏上首访美利坚的征程

(三十八)“中国日”和“邓小平时间”内的忙碌

(三十九)在日本感受“邓旋风”和“邓热潮”

十、国事风云

(四十)泪水打湿“科学的春天”

(四十一)记录“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瞬间

(四十二)一段平实而又传奇的佳话

(四十三)目击世纪大审判

十一、镜头情怀

(四十四)“突出贡献”和“健康老人”受之无愧

瞬间的永恒(代后记)

前言

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居住和办公。1964年7月的一天,钱嗣杰接到通知,被告知自己将进驻中南海给毛泽东主席当专职摄影师。刹那时,钱嗣杰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一年,他36岁。

笔者是在多年前的一个初秋,第一次走近红墙摄影家钱嗣杰的。不多久,写了篇纪实稿《钱嗣杰:用镜头追踪毛泽东“南巡”》。

一提起“南巡”,人们往往会想起1992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有关重要讲话的情景。其实,开国伟人毛泽东也多次巡视祖国的南方地区,笔者也称之为“南巡”。作为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随身专职摄影师,钱嗣杰曾一次次跟随毛泽东“南巡”。老人记忆深刻的便是毛泽东当年的井冈山、韶山、武汉之行。钱嗣杰用镜头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南巡”的细节。40多年后,老人边翻相册,边沉醉在逝去的历史岁月中。

文章发表后,没想到在社会上反响较大,不少报刊纷纷予以转载或摘发。渐渐地,笔者萌发了给老人写一部书的念头。而200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作家、记者的责任感迫使笔者在工作之余撇开一切,全身心投入到采访与写作之中。

接触中,才知钱嗣杰步入摄影界是阴差阳错。上世纪40年代,本想报考空军、当一名飞行员的钱嗣杰,被组织上安排学习摄影,成了一名战地记者。深入战场一线,意味着以身涉险。当年,战士们都说:“钱嗣杰一来,就要打大仗了。”大仗,就是苦仗、硬仗,别人双手拿枪,他则是一手提枪,一手提着照相机奔走在枪林弹雨中,拍摄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因为他深谙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如果你的作品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

为了拍出优秀的战地新闻图片,钱嗣杰不怕牺牲,走得离现场近些、更近些。“东北人民解放军三下江南”、“围困长春、吉林”、“辽沈、平津战役”的一个个精彩瞬间,都是钱嗣杰用生命与忠诚换来的珍贵镜头。

在朝鲜战场上,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驱车往返于平壤与开城之间,抓拍血与火的镜头。特别在板门店谈判期间,作为中外记者代表团里唯一的摄影记者见证了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的全过程。

逃过“克什米尔公主号”一劫、受命拍摄“空中禁区”的首航、加纳政变之时跟随周恩来出访……历史学家用笔书写历史,而钱嗣杰则亲历传奇,用相机真实记录历史,那一张张新闻老照片承载着诸多峥嵘岁月的风云。

走进中南海那高高的红墙内,一部小小的相机成就了钱嗣杰的辉煌人生。毛主席畅游长江、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的春天、华国锋平实而又传奇的岁月……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的回忆。千千万万个瞬间汇集成一条壮观的历史长河,构成共和国前进的足迹。在这一张张照片后面,连着同一个名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

一次次与老人面对面的访谈,仿佛让笔者回到逝去的历史现场,回到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回到他的中南海岁月,去感受他所经历的华夏巨变、五洲风云。笔者尽可能以平实的笔调还原一个个红色传奇。

眼前这位原新华社中央新闻组组长兼中央外事摄影协作小组副组长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而永恒的瞬间,似乎他那稳健有力的手与常人并不相同,不然,为什么同样的相机,甚至他用的是很简陋的摄影器材,然而快门在他的按动下。拍摄出来的图片总是比别人精彩?

后记

写作真是个体力活儿,何止是脑力劳动。经过几个月来的奋战,终于该“搁笔”了,不该关上电脑,让它也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不知不觉,多了几根白发、胡子冒出来得更密更长了、眼角也多了些皱纹,还好的是精神状态。

该交卷了,接受传主钱嗣杰先生的审阅,接受新华出版社资深编辑的审订,接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的审核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审批,接受爱好党史、国史的广大读者的审读。

钱老先生先后几次认真审阅了书稿,笔者也在写作期间做了部分修改或修订。在排版制作前,笔者花了一段时间与钱嗣杰先生就新闻摄影、红墙拍摄和红色纪实的创作等话题作过一番对话,整理如下,姑且作为后记。

余玮:钱老,您当之无愧是著名的新闻摄影家,曾被授予过“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如果让您来给“新闻摄影”下定义,您如何下?

钱嗣杰:什么家不家的,那是你们媒体、作家给我戴的帽子,“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倒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我受之不起。至于给“新闻摄影,,下定义,那不是我们这些搞新闻摄影的事,搞新闻理论研究的人可能说得更准确。在我看来,“新闻摄影”就是指新闻记者拿着摄影器材到新闻现场真实记录新闻瞬间,并附上文字加以说明所摄新闻图片的报道形式或报道方式。它更多的表现是一种视觉新闻,传递有新闻信息,带有纪实性。我认为,新闻摄影是一项需要精力、体力、耐心和悟性的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

余玮:是的,并不是人人能吃这碗饭。搞新闻摄影,要讲求技巧技法,熟练运用镜头,通过镜头语言和新闻图片的画面内涵展现要表达的意图,很不容易。您在中央领导身边拍摄照片那么久,为了拍到更好的画面,摆拍过没有?比如说,毛主席,笑一笑;周总理,请把脸稍稍转过来一点点……

钱嗣杰:那怎么行?我从来不摆拍,搞新闻摄影就要实事求是,你不应该去干扰或者干涉所摄影的对象。我认为,当神情、背景达到最理想的时候就按快门。

余玮:有时设计一下,也就是导演一下,让摄影对象的情态表现、所处环境的光线、所要拍摄的主题思想表达等方面更理想。适当干涉一下对方,让他配合您的拍摄行为,这样就可以让您的拍摄镜头的画面构图更完美,图片报道的效果更能鲜明表达您要求达到的主题需要。这样不是更好吗?

钱嗣杰:新闻摄影不同于普通的人像摄影、广告摄影、照相馆肖像摄影,拒绝摆拍!

余玮:您认为摆拍有什么危害?

钱嗣杰:搞新闻摄影,最忌讳的是不实事求是。照片是真实的记录,作假就没有意义,违背了新闻规律,没有尊重被拍摄的对象,让他放弃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搞新闻拍摄就应该坚决反对。我认为摆布被摄对象,对他们指手画脚,有损新闻机构的声誉,也不利于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提高。当然,搞合影可以,比如有时主席、总理同地方领导合个影、照个相,我就“指挥”一下,摆摆位置,让所拍的画面更理想一些,有时也还喊一下“一二三注意”什么的。严格上讲,这不是新闻拍摄,是用来留用纪念的,当新闻照片采访时一般都注明是“合影”。

余玮:但是,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真人真事的现场已经过去了,当时非常遗憾没有拍摄下来,而这个新闻事件很重要,能有图片表现出来就好了。怎么办?如果能找到当事人再到现场按照当时的情景重现一次,记者在旁边补拍这个场景,就没有遗憾了。按您的想法,肯定不主张这么做。……

内容摘要:

  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  毛主席畅游长江、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的春天、华国锋平实而又传奇的岁月……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的回忆。千千万万个瞬间汇集成一条壮观的历史长河,构成共和国前进的足迹。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朝鲜停战谈判签字、毛泽东畅游长江、周恩来的万隆历险、邓小平亮相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华国锋平实而又传奇的佳话……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回忆。在这一张张照片后面,连着同一个名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  本书系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由红色纪实作家余玮倾情采写,新华社高级记者、毛泽东和华国锋专职摄影师钱嗣杰提供珍贵的一手新闻老照片而推出的力作,解密历史教科书和党史文献之外的另一段真实的历史细节,首次公开一批弥足珍贵的新闻老照片,披露部分共和国重大事件的细枝末节,弥补早期党史文献的一些缺失或遗漏之憾。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190850
如需购买下载《新闻老照片的背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354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是新华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J429.1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 ,新闻摄影-中国-现代-摄影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