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0.0
本书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域的专著。本书以劳动经济学理论、职业教育学理论、就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其论述的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模分析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分析的典型案例,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深度探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问题。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实效相关概念的界定 l.2.2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培训实效的相关研究 1.2.3 国內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內容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劳动经济学理论 2.1.1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2.1.2 劳动力再生产 2.1.3 劳动的效率 2.2 职业教育学理论 2.2.1 职业教育的功能 2.2.2 职业教育的价值 2.2.3 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2.3 就业理论 2.3.1 就业结构 2.3.2 就业质量 2.3.3 就业培训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模分析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3.1.1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 3.1.2 灰色关联度实证模型的构建 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 3.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灰色预测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配度分析 3.2.1 适配度分析原理 3.2.2 适配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3.2.3 适配度评价结果分析 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的工作契合度分析 3.3.1 契合度分析原理 3.3.2 几种常见的契合度分析模型 3.3.3 契合度评价分析 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产出分析 3.4.1 投入产出分析原理 3.4.2 投入产出效益模型 3.4.3 投入产出效益分析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4.1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 4.1.1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4.1.2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4.1.3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 4.2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 4.2.1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4.2.2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4.2.3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 4.3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 4.3.1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4.3.2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4.3.3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 4.4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 4.4.1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4.4.2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4.4.3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5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主要障碍 5.1 体制与机制的障碍 5.1.1 政出多门的领导体制 5.1.2 政绩导向的运行机制 5.1.3 政府主导的监管体系 5.2 区域分布的障碍 5.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供需分布不均衡 5.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条件不一致 5.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价的体系不统一 5.3 供需单位的障碍 5.3.1 供需双方利益的博弈 5.3.2 信息不对称增加的成本 5.3.3 师资不匹配造成的浪费 5.4 劳动力个体的障碍 5.4.1 农民“小富即安” 5.4.2 劳动力个体“过早辍学” 5.4.3 劳动力个体“特长缺失”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关要素的整合 6.1 培训政策的整合 6.1.1 培训政策整合的基础 6.1.2 培训政策整合的思路 6.1.3 培训政策整合的方略 6.2 培训方式的整合 6.2.1 培训方式整合的基础 6.2.2 培训方式整合的路径 6.2.3 培训方式整合的措施 6.3 培训内容的整合 6.3.1 培训内容整合的基础 6.3.2 培训内容整合的方法 6.3.3 培训內容整合的对策 6.4 绩效评价体系的整合 6.4.1 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的基础 6.4.2 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的方式 6.4.3 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的战略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特色模式 7.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瓶颈 7.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情况 7.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的制约瓶颈 7.1.3 破解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制约瓶颈的应对策略 7.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 7.2.1 个体层面的作用 7.2.2 企业层面的作用 7.2.3 政府层面的作用 7.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模型 7.3.1 既有模型原理 7.3.2 应用优劣分析 7.3.3 特色模式构建 7.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益最大化的路径 7.4.1 放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获利的动力源 7.4.2 抑制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博弈的失策点 7.4.3 拓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协同圈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政策性建议 8.1 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法制化 8.1.1 转移培训主体的法制化 8.1.2 转移培训客体的法制化 8.1.3 转移培训过程的法制化 8.2 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常态化 8.2.1 转移培训任务的常态化 8.2.2 转移培训管理的常态化 8.2.3 转移培训评估的常态化 8.3 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国际化 8.3.1 培训理念的国际化 8.3.2 培训体系的国际化 8.3.3 转移保障的国际化9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应用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理论研究结论 9.1.2 实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基层政府层面 9.2.2 企业层面 9.2.3 培训机构层面 9.2.4 中介机构层面 9.2.5 劳动力个人层面 9.3 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及应用展望 9.3.1 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9.3.2 本研究成果的应用展望附录
朱占峰编著的这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域的专著。本书以劳动经济学理论、职业教育学理论、就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其论述的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模分析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分析的典型案例,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深度探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问题。作者简介: 朱占峰,河南虞城人,1962年9月出生,经济学教授、管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博士、城市一区域综合发展方向博士后、高级物流管理师、注册高级咨询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宁波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并兼任教育部物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示范性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组副主任、全国经管类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电子商务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负责人、《物流技术》编委会委员、河南省物流学会副会长、河南省高等学校高职财经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物流与电子商务分委会主任、商丘市物流研究所所长、宁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宁波智慧企业研究所所长、宁波物流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宁波国际港口与物流中心副主任、宁波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常务理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713367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4.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3.6 的主题关于 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