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石之恋

三块石之恋

林怀秋, 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自传体小说的形式,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原东北人民解放军基干第三团与国民党军队浴血搏斗的情况,叙述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与战友、乡亲们及日籍女战士的深厚情谊与传奇的爱情。

书籍目录:

三块石大册,请你作证读《三块石之恋》(代序)

1在万米高空

2来自扶桑国的父女

3千金之托

4从军

5战斗的岁月

6鸽子洞沟巧遇

7太子河畔

8夜走赛马岭

9激动人心的五个月

10野战医院的日日夜夜

11抗美援朝的炮声

12棒打鸳鸯

13转业

14大海寻针

15“文革”大火

16三十年后喜相逢

17一次漫长的旅行

18上海一别成永诀

19与教育的不了情

20第一次扫墓之旅

2l古稀岁旧战场之行

22“江城五月落梅花”

23第二次扫墓之旅

24永远的“三块石”

附录:物质上的“穷汉”,精神上的“富翁”

后记

前言

三块石大山,请你作证读《三块石之恋》(代序)田广清呈献于读者面前的,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离休干部、参加过辽东三块石山区解放战争的老战士、著名资深翻译家林怀秋先生所著的这部《三块石之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以下几个场景:大连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干部读了他的初稿,在给作者打电话时竟泣不成声。原籍石家庄一位年过髦耋的老将军、作者的老上级,先后两次读了他的初稿,每次来电话都激动不已,与作者一谈就是个把小时。

长沙一位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平日对某些“名人高士”的大作不屑一顾,称其“或食之无味,或不忍卒读,甚至弃如敝屐”。但是他从其母亲处看到《三块石之恋》的初稿后,竟爱不释手,通宵未眠,一气读完。

在写给作者的长信中他说:“这本书最可贵之处,便在于真实”,它“对人的感动,早巳超过文字本身”,“在这个越来越难觅真情的年代里,让我们向这位老人(作者)鞠躬,向真实致敬!”这些,是作者老朋友的我,所了解到的本书问世前所发生的真实故事。相信它出版后,此类场景会更多。我敢断言:凡是有缘读到这部书的读者,即便是最冷静的人,就算不感动万分,也绝不会无动于衷。

一这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小说。然而,它又不是一般的纪实小说。

它是由一位有着不寻常的经历的人撰写的,在不寻常的年代、不寻常的地点,所发生的不寻常的故事。

首先,是作者的经历不寻常。

人有千姿,世有百态,任何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可能与他人完全重合,但有像作者这样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者却不是很多。林怀秋先生1927年出生于山东滨州,但他的前半生是在第二故乡辽宁度过的。日伪时期,他作为奉天南满中学堂的学生,度过了14年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书中忠实地记录了他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伪满洲国臣民”的生活和所见所闻。解放战争时期,他较早地投身革命,作为一名下级干部和部队的宣传文化工作者,经历了三年武装斗争生涯,书中描述了游击战争时期的艰苦情景和自身的真实感受,不啻为当今教育后代的好教材。在此期间,作者因病在三块石山区的抚顺县佟庄子村鸽子洞中休养。奇妙的是,被部队留下照料他的竟是与作者一家早有交情、然而却已分別五年杳无音信的一位日本外科医生的女儿作者林怀秋一家与这名日籍女护士一家曾在苏家屯居住,这位日本医生还给作者一家多次治病。后来,这位日本医生被迫从军,临行前将尚未成年、在安东学护士的爱女托付给林家照料。不車,这位日本医生不久在菲律宾战死,这名被托付的日本少女就成了无家可归、有国难投的海外孤儿。她不久被分配到本溪“满铁”医院当护士,一年后因日本战败,医院被我方接收,这名日本籍女护士就成了人民解放军的护士两个异国年轻人于三块石意外重逢,在山洞养病期间建立了高尚纯洁的爱情,后来成为军旅战友和恋人。由于他们的爱情不为部队允许和没有法律保障,因而遭到“棒打”。1954年日籍人员返国后,她成为孤悬东瀛彼岸的“织女”,他则成为天河此岸的“牛郎”,天各一方,双方经历半个世纪曲折离奇的悲欢离合,生聚死別。但他们仍坚贞不渝,苦苦相恋。改革开放后,两人除鸿雁传书100多封外,林怀秋先生还在她逝世后专程两赴日本为她扫墓。参锅文子(即书中的小稣)也两次来中国与半个世纪前的情人相会。两人曾商定,或去三块石山中的农村定居,或到日本小稣故乡的小城共同生活。然而未等到计划实现,小稣即因癌症去了另一个世界,有情人终未能成为眷属。这个东方古典式的真实的动人爱情故事,读来令人扼腕长叹,嘘唏不已。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作者曾多次变换角色:东北军区宣传干事、《前进报》记者、东北师大中文系学生、中学校长等。南北迁徙,东西奔波,此间虽然已是和平岁月,但20多年里作者大半身处逆境;在多次“左”的政治运动中受到罢官、批斗等种种不公正待遇,革过国民党反动派命的革命者反而成了“革命”的对象。书中所记述的情景和感受,于人、于世皆有警示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年过半百的林怀秋先生担任湖南人民出版社日本文学编辑。30多年来,他翻译出版各种日本文学作品和科技、教育图书100余种,1000余万字。其中有的由日本出版社出版或被日刊报道,有的被转译为朝鲜文,有的多次再版,发行上百万册,有的成为外国语大学翻译课的范本。其所译散文、随笔多次被收入《世界经典散文新编》、《外国散文100篇》、《日本随笔经典》等有影响的文集中。他的部分作品及手稿50余公斤被收藏于深圳“当代天下名人作品珍藏馆”,他的业绩被《中国文学大词典》等一百几十种《名人辞典》所介绍。现任全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翻译协会理事。以这样不寻常经历所写成的自传体的纪实小说,自然会有不寻常之处。

其次,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年代和事件不寻常。

作者所经历的三年武装斗争艰苦生涯,以及与日本女护士的友谊和爱情,其发生地都在三块石山区。这里现已辟为国家森材公园,是辽宁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三块石山,属于长白山余脉,位于辽宁省新宾县与抚顺县交界处,主峰石棚山,海拔1131米。它姊妹山三块石,海拔1080米。

之所以称为“三块石”,是因为在极巅之上有三块50多丈高的巨石,巍峨挺拔,钻天矗立,交互环抱,蔚为奇观。由于三块石山区峰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屯兵,“进”可以居高临下,一蹴而就;“守”可以隐蔽千军万马,使来犯者进退维谷。在三块石山周围地区,有许多古战场(参见本书第224页所写的《三块石游记》)和有关古代战争的传说。在东北大地被日寇铁蹄蹂躏的14年里,民族英雄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曾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抗战胜利后,以王一伦、焦若愚、李涛、王振祥为首的中共辽东三地委、辽东第三行政专员公署、辽东第三军分区都曾在这一带活动过。特别是东北人民解放军(当时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军分区以原沈阳保安旅参谋长张志超为团长、张澍为政委的基干三团,这支不足千人的部队,在蒋军的重重包围和残酷扫荡下,同当地人民群众紧密配合,在三块石山区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敌后游击战争,配合主力牵制和消灭了敌人的大批有生力量,直到东北解放。

多年来,作者以刻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通过回忆、走访和数次战地考察,搜集丁关于中共沈阳地委、沈阳县委、辽东三地委、第三专员公署和第三军分区及其基干三团在辽东坚持敌后斗争的大量翔实资料和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作者书中所提供的许多宝贵资料,是沈阳、抚顺、本溪、丹东等地区撰写地方志和地方党史,辽宁和沈阳军区撰写地方军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线索与素材,具有不菲的史料价值。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人写过该地区这段革命斗争的人物和故事,但由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和真情实感,用纪实小说的形式,将其直观、具体地展现于世人者,林怀秋先生乃第一人。这个题材,即使由一流作家执笔,也未必如此真切感人。

因此,《三块石之恋》所表达的,既是曲折动人的爱情之恋,也是一名解放军老战士对三块石山这座“母亲山”、“功臣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情眷恋,是对60年前与人民军队血肉相连的革命老区的讴歌,对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顾和再现。所有这些,对绝大多数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世人来说,是不可再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的绝好教材,应当广为宣传。然而,如今除了年过七旬的当地老者,却很少有人知道曾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留有抗联遗迹和发生异国恋情的“鸽子洞”,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2005年国庆期间,我去踏访时,将解放军伤员在这里养伤的事讲给当地村民听,他们都从来没听说过。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

……先生以“十年磨一剑”之功,出版这部书,既不是为了出名因为先生的等身之作,早已使他名扬海外;也并非为了牟利他冒着赔本的风险,宁肯动用微薄的养老金,也要将这部书奉献给世人。这种丝毫不带功利色彩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对三块石山这座“母亲山”、“功臣山”的刻骨铭心的特殊情结,出于对游击老区父老乡亲和老战友的深厚情感,出于对革命精神的弘扬,出于对第二故乡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的热切关注和支持。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先生作为三块石山区当年那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历史见证人、离休老干部,虽身在湖南,但心系辽东,以80岁高龄之身,为这部书的问世日夜辛劳,以自己呕心沥血之作向建军80周年献礼。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深深地被这位老军人兼著名翻译家磁石一样的执着、火一般的激情、儿女对母亲般的挚爱和赤诚所打动。我更相信,每一位读到《三块石之恋》的辽宁人,特别是辽东人,都会永远记住这位对革命老区倾注了满腔热血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名字林怀秋先生!倘若得知这里被辟为红色旅游景点,得知记载他们英雄业绩的《三块石之恋》在建军80周年之际出版,那些当年曾在这里尽管戎装褴褛、野菜填腹、武器破旧,然而却理想坚定,斗志昂扬、出生入死、奋勇杀敌的幸存者战友们,那些为解放这片黑土地而长眠地下的烈士们,该是何等的欣慰啊!诚挚地祝愿林怀秋老师和他的老战友们如三块石岭上的青松,历经时代风雨永远不老!衷心祝愿三块石山区的父老乡亲永远幸福安康!虔诚地祝愿多灾多难的祖国早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让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不白流!屹立辽东千万年的三块石大山啊,请你作证!2007年元旦于沈阳文安苑

后记

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个建军节,是在北临重镇救兵台的一个小村庄辽宁省抚顺县南部山区的五百牛录堡子过的。那是1946年8月1日。正是那一天,沈阳县保安团与抚顺县保安团合编为沈抚保安团,不久便改名为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基干第三团。从此,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更加炽烈起来……斗转星移,眨眼之间60多年过去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同年的我,也迎来了80寿辰。在这可喜可贺的日子里,拙作《三块石之恋》在我社的支持下得以问世。对此,我非常感谢。本书倘能对三块石、鸽子洞沟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有一点贡献,也是一名老战士的终生夙愿。假如有人间我“此刻你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与当年幸存的战友们一道以年逾八旬之躯,最后一次重游旧战场,登上三块石,引吭高歌抒发豪情。”在此,除向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问候,祝愿他们早日富裕起来之外,特向在出版此书给予关怀或“锦上添花”的黄楚芳、戴佐才、陈敬、陈新、田广清、张仁信、筒福春、胡出类夫妇、蔡廷瑞、吕育朴、殷允笃、黎军、聂长德等同志深表谢意。

林怀秋2007年8月于长沙望月湖春秋书斋

内容摘要:

  这是一位自强不息、博学多才的老人,他用自己亲身经历、花费了十年时间、呕心沥血,撰写了一部感人肺腑的反映战争年代我军解放辽东地区时,发生在三块石山区的战斗与爱情的真实故事。当您看到老人与他的初恋情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日籍女战士)至死不渝、而有情人终难成眷属的爱情悲歌时,您无法不潸然落泪……  三块石位于辽宁省抚顺、本溪、新宾交界处的一座神奇的山峰。六十年前,这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基干第三团与国民党军浴血搏斗的战场。炮火硝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战友之情和一段离奇曲折的异国之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三块石之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3849273
《三块石之恋》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长沙出版单位湖南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三块石之恋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自传体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