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伍德斯托克

制造伍德斯托克

(美) 提伯 (Tiber,E.) , (美) 蒙特 (Monte,T.)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创办者的回忆录,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始末以及音乐节给他和他的整个家庭带来的影响。

作者介绍:

埃利奥特·提伯,1953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者之一,艺术家,剧作家。曾创作多部获奖话剧和音乐剧,并在美国新学院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喜剧创作与表演。他的第一部小说《高街》在欧洲出皈,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电影,在欧洲和美国获得多个奖项。   汤姆·蒙特美国著名的心理康复专家。

书籍目录:

致谢

1.迷失在白湖

2.泰希贝格诅咒

3.我的“另类”生活

4.歇斯底里地笑着挖个更深的墓坑

5.石墙与解放的种子

6.金鹅降落在摩纳哥

7.世界已是全新

8.第一波

9.白湖反叛者

10.人人都想分杯羹

11.局势扭转了

12.制造伍德斯托克

尾声

附录:伍德斯托克野史

内容摘要: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怎么了?它发生了什么?40年来,它究竟留下了什么,才能让人们一直念念不忘。1969年8月15日,在美国纽约市伍德斯托克镇举办了一场有50万人参加的摇滚音乐节,还有100万人因为交通拥堵而滞留在路上。来自全美的嬉皮士们纷纷从各地赶来,和摇滚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轰鸣的吉他与摇滚女歌手贾尼斯·乔普林的尖叫,在四天的时间中,共同将六十年代的嬉皮文化与璀璨的摇滚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此,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日后的四十年成为一个传说,一个象征。代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文化:乌托邦的理想,爱,自然主义,反战,迷幻药的精神之旅,民权运动,和平口号,嬉皮公社,以及摇滚乐。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办后的整个七十年代,嬉皮乃至嬉皮文化都逐渐衰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以最后的狂欢以及极致的演出,再现了一代人的面貌。
  有意思的是,在那之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四十年中,人们都不断地追溯着那段历史,并意识到某些青春、反叛的东西始终与我们同在,六十年代不仅成为青年文化的源泉,摇滚乐的黄金岁月,更成为一个可以触摸的神话,任何来自青年的环保、反战抗议、激进主张以及摇滚乐都会唤起人们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记忆。而我们今天生活中的灵修、乐活、有机、环保等生活潮流……也都和六十年代的嬉皮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在文化领域,已经有了很多学者一再回顾、分析、探讨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年文化的来由和根源,而今天,我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嬉皮士"吗?摇滚乐改变了这个世界吗?伍德斯托克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什么?

编辑推荐:

没有提伯,就没有伍德斯托克;而没有伍德斯托克,也没有今日的提伯。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渗透着60年代的纯真、乐观、不羁与理想主义。三天的“音乐、和平与爱”,一百多万人齐聚白湖小镇,上演了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盛会。而背后支撑着它的,却是一个出身卑微,只是为了不让父母的旅馆倒闭的小人物提伯。
  在这部幽默而温暖的回忆录中,提伯讲述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挽救险些流产的音乐节,又在音乐节的洗礼中找回迷失的自我。
  李安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胡士托风波》)原著中文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沉郁萧索的断背山,也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伍德斯托克。
  拍了那么多悲剧,我一直想拍一部喜剧片,一部完全没有讽刺意味的喜剧。这个片子就是这样,它讲了一个追求自由的故事,诚实、忍耐,有一种我们不应该舍弃的纯真的味道。
  一个关于骚动,音乐节与人生的真实故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制造伍德斯托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4710084
如需购买下载《制造伍德斯托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译林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5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美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