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6.0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07JC751010)结题成果(专著),关于宋代印刷术研究及宋代文学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所关注的两个热点。本书是在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文学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完成“印刷术影响古文”的研究任务。本书在以下两个方向做出研究努力:一是从文学社会身份与文化功能的角度,具体梳理或描述文学印本由生成至接受过程中的具体生态。二是要对这一问题做出“交叉与转化”的研究,探究文学作品影响读者,催生新一轮创作的具体样貌——即运用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印本作品中文学意象的生成,以及诸多文学意象如何通过作品传播,实现受众的文学接受与审美反应,进而催生出新一轮的文学创作过程。最终,揭示印本普及传播对于北宋古文运动的巨大影响。
引论 印刷术影响文学第一编 五代十国至北宋:印刷文化传承 第一节 五代藏书与印刷传统 第二节 五代科举对书籍印刷的影响 第三节 五代十国印刷文化的传承 一、五代时期江南的政治经济形势 二、五代时期江南的印刷材料 三、江南三国的特殊印刷资源 四、北宋对五代印刷传统的继承第二编 北宋的书籍刊刻 第一节 北宋“重书崇文”风气的形成 第二节 北宋科举教育与书籍刊刻 第三节 北宋书籍文本刊刻 一、北宋印刷的制度保证 二、北宋印刷的技术保证 三、北宋书籍刊刻的兴盛与繁荣第三编 北宋印本书籍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北宋印本书籍的传播 一、北宋印刷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二、北宋四部书籍印本概况 三、北宋印本书籍传播的方式与渠道 第三节 北宋文学理念的传播与接受 一、北宋文人士风演变及文学审美取向 二、宋诗“平淡”理念的确立与传播第四编 北宋印本接受与文学 第一节 北宋印本与文学关系辩证——以北宋古文为例 一、书籍刊刻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二、北宋古文理念的确立 第二节 北宋印本书籍与古文运动之关系 一、北宋古文印本书籍的传播与接受 二、北宋印本传播与古文运动之关系结语主要参考书目附录:北宋刊本查考书目编号表后记一:魂的飞扬后记二:绣山观鱼出版鸣谢
印本书籍对于文学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书围绕“印本书籍对于北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从北宋古文运动这一特殊现象,研究书籍刊刻通过何种途径或方式影响了宋代文学活动。 众所周知,唐宋两代都有古文运动,然而从历史上看,北宋的古文运动相比于唐代古文运动似乎更为成功。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当然可以总结很多,但是我们更要注意雕版印刷在北宋的兴盛推广,正是两次古文运动有所区别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于印本书籍在北宋的大量存在,造成北宋文人相比于唐代文人,一方面拥有更多的书本获取渠道,宋人书籍阅读的范围也更为广博。由此,客观上造成北宋拥有比唐代更为普及的平民阅读和创作群体。另一方面,因为北宋科举录取人数及文人创作的数量大大超过唐代,识字文化阶层的扩大直接导致了文人作品拥有更大量的、更大范围的读者。作者群与读者群的数量与层次差异,正是唐宋两次古文运动最大的区别。【作者简介】 苏勇强 男,广西桂林市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古典文学博士,师承王小盾教授、李昌集教授,从事唐宋文学专题研究。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师承周群教授,从事明清诗学研究。先后发表近二十篇学术论文,出版有《菊花与刀》、《魔沼》等译著四部,独立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北宋书籍刊刻与文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等科研项目研究,人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温州市551人才工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8080606 如需购买下载《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S8-092 ,I209.44 的主题关于 印刷-技术-影响-古文运动-中国-北宋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