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0
本书全面、系统地记录了5.1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所做的地质灾害、工程设施、建筑物震害调查成果,并对震害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总结了震害分布特征和规律。其主要内容分别为:地震地质背景及成因机制分析,岷江上游水库与汶川地震关系,地震与区域及工程安全;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灾区重建与地质灾害防治;水利水电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地震与水坝安全及减灾,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灾区工程恢复重建思考;铁道与公路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工程应急保通,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灾区工程恢复重建思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震后恢复重建与思考;堰塞湖和堰塞坝调查与排险,堰塞湖(坝)特征及成因分析;灾后整治及思考。
序
前言
第一篇地震与地质
1.1概述
汶川大地震基本特征概述
1.2地震特性及成因机制分析
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组合样式
汶川M8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汶川大地震重大灾害断裂构造成因分析
汶川M8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浅论汶川地震机制与地球动力学机理
1.3水库与汶川地震
紫坪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意见回顾与蓄水后的验证
汶川8.0级地震是水库诱发的吗?
地表水体对断层应力与地震时空分布影响的综合分析
四川大地震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汶川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有关吗?
1.4地震与区域及工程安全
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
什邡山区活动断裂构造与建设适宜性分析
汶川“5.12”大地震的再认识和建议
第二篇地震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
2.1概述
“5.12”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概况
2.2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
安县西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力学问题思考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汶川大地震山地灾害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成兰铁路安县段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判识分析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特点及其防灾启示
汶川大地震中映秀虹口地区的地表破裂
“5.1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破裂与构造变形特征
汶川强震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2.3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
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汶川地震中的边坡浅层碎裂与抛射模式及其动力学解释
雅都滑坡的成因机制浅析
都江堰汶川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性分析
“5.12”汶川地震震后龙门山山前地表塌陷成因探讨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
关于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标准的讨论
汶川地震滑坡灾害链式特征分析
龙洞沟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2.4灾区重建与地质灾害防治
汶川大地震灾害与灾区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
汶川县城地震灾后重建的可能性和建议
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概况与保护建议
“5.12”震后汶川城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恢复重建研究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工程选址思考
汶川地震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生态保护对策
北川县城地震次生灾害考察分析报告
地震作用下植被防护边坡的浅层稳定性分析
第三篇水利水电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
3.1概述
汶川大地震和水坝安全
大中型水电工程地震应急排险及震害调查情况综述
四川省水库地震应急排险及土石坝震损特点综述
四川省小水电开发利用及震损受灾概况
3.2工程应急排险及减灾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岷江水电工程溃坝风险分析及应急排险措施
通口水电站在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排洪过程中的作用
3.3工程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灾区水电工程震损调查及其分析
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
沙牌水电站工程震损调查与分析
汶川地震中高土石坝震损初步分析
汶川地震后沙牌水电站调查及分析
汶川地震对水电地下厂房硐室工程稳定性动力分析研究
汶川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影响与初步分析
汶川地震对涪江火溪河流域水电工程的影响
汶川地震对黑水河流域工程的影响分析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震损地质调查分析研究
汶川地震岷江流域大中型水电工程震损特征及启示
汶川地震对水电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3.4工程恢复重建思考
映秀湾水电站首部枢纽灾后恢复重建设计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地震震害分析与修复设计
四川省大中型水库震后修复治理对策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的影响及震后修复施工
水电站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应对措施研究
岷江上游覆盖层地基上的闸坝设计与震后思考
地震动荷载下地下洞室的破坏分析与防护对策
重灾区电站设计几个问题的认识
第四篇铁道与公路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
4.1概述
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分析与研究综述
四川省灾区公路震害调查情况综述
4.2工程应急抢通保通
汶川大地震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地震灾害与应急措施探讨
国道213线映秀至都江堰公路特殊路基震害现象及保通处治浅识
汶川大地震震中生命线路基工程保通处治简述
映日公路映秀至耿达段打通方案初析
汶川大地震震区桥梁应急安全评估
映秀岷江桥震后抢通保通方案实施
4.3工程震害分析
隧道工程动力响应特性与汶川地震隧道震害分析及启示
铁路路基震陷调查及其防治措施初探
广岳铁路震害分析与预防对策
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
宝成线响岩子滑坡震害情况及整治工程
地震桥梁破坏特点及阻尼支座抗震作用分析
隧道工程的震害调查及病害浅析
路基边坡地震病害调查
重灾区国省干线公路震害调查检测
汶川特大地震对都汶公路的破坏原因简析
浅谈“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公路次生灾害
汶川大地震灾区公路边坡崩塌滑移破坏特征初步分析
汶川地震诱发边坡地质灾害及其对公路基础设施影响的初步研究
汶川地震西线公路路基病害与地质灾害调查分析
地震灾后郎川路边坡病害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都映高速公路路面震害分析评估
汶川大地震百花大桥震害调查研究
都汶路庙子坪岷江特大桥震害分析
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掉落梁体和水下墩柱检测
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
汶川地震灾后桥梁检测内容与评估标准讨论
汶川大地震四川部分公路隧道震害初步分析
汶川大地震隧道工程震害初步分析
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隧道震害调查与分析
4.4工程恢复重建思考
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选线与总体设计研究
汶川地震对山区铁路选线的启示
高烈度地震区路基支挡结构的改进及创新
铁路桥梁震害调查及抗震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在高地震烈度区山区公路路线总体设计的思考
“5.12”大地震震中地区公路路基路面典型震害调查及恢复重建措施
汶川地震区交通工程破坏特征和灾后恢复重建对策研究
地震区巨型滑坡稳定性及交通隧道位置的选择
都汶高速公路段桥梁震害分析及恢复重建设计简介
混凝土梁桥典型震害及抗震措施研究
成乐高速公路汶川大地震灾后病害特点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
都汶高速新房子大桥右线桥震害与修复加固
江油涪江二桥震后恢复重建方案
汶川大地震后桥梁防震挡块的思考
公路隧道震害处治对策
公路隧道工程地震灾害成因及修复技术探讨
关于震区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的几点思考
汶川地震对桥梁结构破坏的影响与启示
汶川地震区公路挡墙破坏分析及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第五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
5.1概述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总体情况
5.2震害调查与分析
四川省市政民用建筑典型震害分析
虹口高原大桥的破坏机制分析
汶川地震中底层框架砖房震害特点及分析
汶川地震后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调查及分析
浅析汶川地震中楼梯的破坏特征
汶川地震中建筑及桥梁结构震害分析
西安市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分析
5.3震后恢复重建与思考
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
汶川地震中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思考
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坏分析与建筑抗震问题探讨
汶川地震主要工程建筑灾害分析及加固处理技术
第六篇堰塞湖和堰塞坝分析与应急排险
6.1概述
汶川地震堰塞湖及其排险除险综述
6.2应急排险除险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设计及综合整治设想
安县老鹰岩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总结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措施研究
小岗剑堰塞湖应急排险施工方案研究
一把刀堰塞湖工程地质初步研究及排险应急处理
6.3堰塞湖(坝)特征及成因分析
堰塞湖坝体地质结构与稳定性初步分析
地震堰塞湖的形成及其治理方法
南坝堰塞湖工程地质特性
唐家湾堰塞体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唐家山堰塞坝泄流后稳定性研究
汶川地震堰塞湖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
6.4灾后整治及思考
唐家山堰塞坝整治方案及相应河段水电开发的设想
唐家山堰塞湖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川渝地区地震堰塞湖及其灾害研究
第七篇其他
叠溪古城照片辨
震惊、感动与思考
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出一份力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
汶川地震四个典型重灾区灾情简介
本书是围绕“地震与工程”这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从工程角度分析研究地震与工程相互作用规律的一种有益的探索。该书依据汶川地震后全面系统的工程震害、地质灾害的调查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分析研究,总结汶川地震与工程作用的规律,为灾区恢复重建和高烈度地区城镇及工程规划选址、抗震设计和应急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和进一步学术研究的基础。 该书完整翔实地收集记录了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和工程震害现象,并用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和图片进行诠释和说明;对地震震害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把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和水利水电工程、公路铁路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堰塞湖等各个方面的地震震害集中在一起,放在一个统一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突破了行业和专业界线。 本书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里氏8.0级地震为背景,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工程震害调查为基础,运用现代地质理论、地震理论和工程理论方法,分析、研究了地质灾害和工程震害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形成了地震与地质、地震与工程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 全书分为七篇。第一篇分析探讨了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特性、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成因机制、水库工程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等;第二篇主要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形成机制,以及灾区重建和灾害防治建议;第三篇主要针对地震灾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分析了震害分布特征,介绍了工程恢复设计、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溃坝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四篇着重于铁路公路工程的边坡、桥梁和路基震害分析和恢复重建、工程选址和设计思考;第五篇集中于工业民用建筑类型的工程震害调查和分析;第六篇主要探讨了堰塞湖(坝)的发育分布规律,介绍了应急排险的分析方法及处理措施;第七篇主要介绍了震害考察和四个重灾区灾情情况。 本书可供从事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震工程、岩土工程、岩土力学、水利水电工程、路桥工程、地下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研究和工程勘察设计的科技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30242853 如需购买下载《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分析与研究是科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315.9 的主题关于 地震灾害-分析-四川省 的书籍。
李乔等, 著
郭伟, 著
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著
曲国胜, 王晋中, 张辉, 主编
四川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 编
付小方, 侯立玮, 李海兵, 著
林爱明, 任志坤, 著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编
黄润秋, 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