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3.0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衣钵》写了一个大学生回乡当了村长兼道士,具有沈从文式的乡土中国之乡愁。《坐摇椅的男人》和《围猎》则像是卡夫卡的梦魇,而其他的作品又如巴尔扎克式的社会考察。田耳的作品在平淡叙述中直抵人心,他艺术感觉很强,能精准地把握住周围世界的脉搏,走进人们的心里去,他的小说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召力。
衣钵
氮肥厂
坐摇椅的男人
夏天糖
围猎
独舞的男孩
事情很多的夜晚
郑子善供单
最简单的道理
弯刀
揭不开锅
在场
寻找采芹
到峡谷去
去寻一个牛人
老大你好
短篇小说家的面容
小说主人公李可与大学同学王俐维一起回乡,王俐维去了市电视台实习,李可联系实习未果,于是在经历了拒绝、理解、认同的心理过程之后,跟随父亲实习做道士,戏剧性的是,他的父亲在李可完成入门仪式之后就摔死在一道跳过了千万次的坎里,李可的第一个道场就做给了他的父亲,顺理成章接下了父亲的衣钵。李可的父亲以死亡的方式完成了对李可的道士身份的加冕,“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中蕴含着一种捉摸不定的悲情气息和反讽色彩。李可是土地的儿子,虽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经历了现代科学观念的洗涤,但他的精神命脉仍然根植于土地,所以儿时妄想离家出走的叛逆与学做道士之前对父亲意愿的反抗与否定,其根源仍归咎于时代的车轮轧出的代沟。因为“父”的权威对未成年者和自由意志不成熟者造成永久的压迫和禁锢,有如生命本身的烙印。“父亲”正是日常生活忠实的守护人,要从日常生活中出走,要反叛现实生活,与“父亲”的冲突在所难免。反抗是他们表述自我期望的唯一方式,然而这种对父权的反抗最终是彻底认同,反抗异化成为一种深度的热爱。所以在儿时因为出走而受罚之后,李可最后还是自觉地跪下,并认为“暂时还是不去北京了,原来家里的饭也是很好吃的”,所以他会觉得每当跟父亲在一起一言不发的时候,他便能感受到“祭祀般的神圣”。在做仪式前的一个晚上,李可独自在山上冥想,“冷静下来,他发现头脑里对于事实和虚幻的认识依然是如此分明,但不知何时两者已经能够融洽地共处了……相信父亲!这话李可在心里说了若干遍”。李可最终认同了父亲以及他的道士身份,作者通过对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剖析以及挣扎的凸显描摹了两代人的思想代沟走向了弥合,以及乡村固有的精神传统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终极归宿。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衣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2152070 如需购买下载《衣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3.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衣钵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7 的主题关于 短篇小说-小说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