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濡化·创新

启蒙·濡化·创新

李冉,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年代:2011

定价:25.0

书籍简介: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传统的历史因素和民族危机的现实环境,制约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常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文化现代化的历程相统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书籍目录:

引言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绪论 研究现状·“乱象”追问·分析框架

一、作为术语

二、作为理论

三、作为事件

四、作为对象和目标

五、“乱象”与追问

六、语义场原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叙事:语义场更替的视角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语义场

一、封建社会的“稳定器”及其失灵

二、大转型的价值指向:民族国家

三、一个历史的“隔段”与文化现代化的“胎动”

四、余论:两个可能的质疑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语义场

一、政治革命:一个划时代的主题

二、政治革命语义场的形成、强化与转型

三、意识形态文化观:政治革命语义场对文化现代化的方法论培育

四、政治革命语义场中文化现代化的两大成果

第三节 社会革命的语义场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革命的普遍理解

二、中国语境的特殊性及其社会革命的三种解读

三、社会革命语义场中文化现代化的“多重变奏”

四、“延迟的社会革命”与文化现代化的“双向运动”

第二章 启蒙·濡化·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现代化

第一节 思想的启蒙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西方的启蒙:技术路线与哲学路线

二、中国的启蒙:“革命路线”与“大众的革命式启蒙”

三、对“革命压倒启蒙”批判的批判:基于政治革命语义场的省察

四、大众的革命式启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解读

第二节 文化濡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文化形态·文化运动·濡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前提与发生机制

三、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本土化

四、党文化的社会化

第三节 新时期的文化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一、文化范式的转型与邓小平的文化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文化现代化的新动向

三、十六大以来的文化创新与民族国家的取向

四、新时期文化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

第三章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当代处境与路径突破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及其问题

一、“去伪存真”:澄清一些错误的观念

二、文化现代化的本质

三、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处境及其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择取

一、党文化的示范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二、双向运行机制的贯通与政治文化化的突破

三、现代民族国家的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筑

内容摘要:

让我们把有限的学术精力和好不容易聚焦起来的学术注意力,从西方话语及思维气场中抽取出来,从概念的推演和纯粹的思辨中抽取出来,投向那些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上吧。什么叫现实?最大的现实就是中国国情。中国国情对其文化现代化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启蒙濡化创新》称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和一般的文化现代化有本质上的相通,更有本质上的相异——主要体现在特征不同以及由此决定的路径不同。我们要关注“相通”,但更应该关注“相异”。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要充分把握中国的特点,解决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就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是本书的基本写作立场。“中国是不能仅仅用西方术语的转移来理解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灵。它的政治必须从它内部的发生和发展去理解。”让我们先从文化现代化在中国的“出场”问题谈起来。本书由李冉编著。《启蒙·濡化·创新-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现代化》,本书包括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叙事:语义场更替的视角;启蒙·濡化·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现代化;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当代处境与路径突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启蒙·濡化·创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7303627
如需购买下载《启蒙·濡化·创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东方出版中心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启蒙·濡化·创新是东方出版中心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26 ,G12 的主题关于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 ,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