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5.0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环境伦理问题的专著。第一至四章,侧重对后现代环境伦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和建构。第一章,通过“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的哲学探讨,为全面、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理论铺垫。第二至四章,通过阐释环境伦理学中的双重主体关系,把自然价值提升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并根据“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把理性的人观照自然价值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有机内容,从而把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合乎历史、合乎逻辑地融入了社会历史过程。第五至七章,侧重探讨近现代以来的生态文明问题。分析研究了近现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的实践活动的生态环境悖论,探讨了生态危机的文化缺失、人性扭曲和制度缺陷的根源,相应地提出了缓解生态危机、提高环境质量的理论思路。第八章着重探讨了中国特殊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以及后现代环境伦理的经济支撑。指出中国选择后现代农业的必然性,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下,把“天人合一”文化传统推向了“天人和谐”的后现代境界。
导论
第一章 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
第一节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耦合互动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三重基本矛盾
第三节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相互生成
第二章 伦理关系中主体的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第一节 主体对等性伦理与主体非对等性伦理
第二节 主体非对等性伦理高于主体对等性伦理
第三节 人在环境伦理中的责任及其价值实现
第三章 自然价值的多重解释维度
第一节 价值与自然价值
第二节 经济维度下的自然价值
第三节 科学维度下的自然价值
第四节 生态系统维度下的自然价值
第四章 自然价值与环境伦理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自利-利他原则
第二节 环境伦理的公平原则
第三节 环境伦理的构建与实施途径
第五章 自然价值与人的生存
第一节 自然界:人类活动与生活的基地
第二节 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关系
第三节 从“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
第六章 现代化实践的生态悖论
第一节 工业经济对生态良知的遮蔽
第二节 个人利益原则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第三节 从片面的个人到全面的个人
第七章 “三维伦理”并存的后现代伦理
第一节 “三维伦理”并存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 多样化主体与多维价值选择
第三节 环境伦理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八章 中国的后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与后现代“天地人和谐”
第二节 “交往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扬弃和超越
第三节 “后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立足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倡导人与自然的双重主体和双重价值的共生原则,主张把人际伦理之“善”扩展到自然界,从学理上前瞻性地问答了如何善待自然、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走出生态危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首先,着重探讨了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其次,系统探讨了近现代以来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再次,深入探讨了中国特殊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通过对现代实践方式的冷静反思,《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提出并阐述了“三种生产理论”和“三维伦理原则”,呼吁在建设后现代环境伦理中把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文化传统同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相统一的思想结合起来,切实关注人的环境需要与环境生产;在实践层面强调中围的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均衡发展,走后现代农业的生态化道路,因地制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天人和谐型社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10095608 如需购买下载《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