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

程玉海, 张祥云, 主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际共运史研究基地——山东聊城大学创办的一份关于国际共运与社会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合集。富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论1922年三个国际柏林会议

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两大国际组织对立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列宁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探析

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缘起探析

列宁的政治智慧与1917年革命

列宁经济法制建设思想探析

苏联的“增量腐败”及其当代警示

论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后果

金诺克时期英国工党的工会政策评析

英国工党性质的三维解读

论毛泽东反腐防变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形态定位

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升华

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四种基本视角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轨迹、启示及未来展望

萌动与选择:1930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走向

论“中国奇迹”的充分必要条件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与时俱进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逻辑探析

内容摘要: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1年卷)(总第1卷)》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1年卷)(总第1卷)》内容简介: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运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论述问题,并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共产主义”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学说,以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命名自己创立的组织和理论纲领。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概念已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运动——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运动;二是指自己创立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三是指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的社会制度。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问题时,往往论述和强调其内涵的某一方面,但从总体上说,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已经形成。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革命的思想。他们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而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国际工人组织”,则是“第一次国际工人运动”。由此可见,在1848年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一概念虽未产生,但“共产主义运动”及其“世界性”已经被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作者简介】程玉海(1954-),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基地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张祥云(1966-),男,山东莱州人,聊城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兼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苏联问题与当代俄罗斯问题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709349
如需购买下载《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91.6-53 ,D1-53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文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