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采取微观和制度的视角,从社会和政治结构入手,解剖中国经济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在分析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本书将进一步讨论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土地、贫困、外资、特区、创新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相应的经济学解释。本书将总结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大国发展道路,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这一研究将为当前把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前沿研究方向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
前言 在“30年”与“60年”之间——历史与全球视角下的大国发展道路第一部分 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增长 1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第二部分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不平衡的发展 2 重构“三角链”: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 3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城镇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4 基础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市场化改革应调整“方向”还是“方式”? 5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激励机制与政府的作用 6 国企改革:在摸索与争论中前进.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特点及改革方向 8 一个“农业大国”的反贫困之战——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得失第三部分 中国的经济开放与发展战略调整 9 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 10 转型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
前言 在“30年”与“60年”之间——历史与全球视角下的大国发展道路第一部分 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增长 1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第二部分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不平衡的发展 2 重构“三角链”: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 3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城镇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4 基础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市场化改革应调整“方向”还是“方式”? 5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激励机制与政府的作用 6 国企改革:在摸索与争论中前进.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特点及改革方向 8 一个“农业大国”的反贫困之战——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得失第三部分 中国的经济开放与发展战略调整 9 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 10 转型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 11 从鼓励模仿到激励创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30年 12 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趋势与中国经济转型 13 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第四部分 结语 14 适宜制度、经济增长与发展平衡——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后记
本书的写作集中了国内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的智慧,全书结合30年改革历史,讨论中国的大国发展模式的经验和问题,并尝试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视角出发,梳理30年来中国在若干重大公共政策方面的政策演变历史和相应的得失,总结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大国发展道路,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书采取微观和制度的视角,从社会和政治结构入下,解剖中国经济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土地、贫困、外资、特区、创新和区域经济等方而的具体政策和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本书的研究将为当前把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前沿研究方向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
本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中国发展所提出的深刻问题在于,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为深刻的问题是,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治理结构如何进行调整,以使得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保持协调? 中国的表现如果不是改变了,也至少是加深了人们的三点看法:第一,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可能成功的;第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和法制对于发展可能是重要的,但不是必要的;第三,根据发展的特定阶段采取正确的政策,对于发展的成功而言是重要的……恰恰是在这三点上,标准而主流的经济学没有提供什么知识…… “走向平衡的增长”是我们所找到的概括中国发展道路的最为贴切的语汇,简洁而充满希望。事实上,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城乡间、地区间和人际间的不平衡(或不平等)是事关中国未来是否可持续增长的要害所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走向平衡的增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144466 如需购买下载《走向平衡的增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走向平衡的增长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 的主题关于 改革开放-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