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与温馨

残酷与温馨

石英,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人民日报社散文大家石英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是一部以一名少年的眼睛看解放战争的有独特记忆的文学作品。在优美朴素的文字描绘中,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令人不得不产生震撼。

书籍目录:

天亮之前

端据点,童年时枪炮声频频

大标语,生命的转折点

八路还没来,生存环境已悄然改观

室内的课堂与天空的大课堂

第一次目睹烈士

“危险品”在身,有惊无险

全场肃静,突然爆起掌声

一张布告,两种反应

金色时光

县城伪军投诚,父亲的担架没有用上

“苹果脸哥哥”和他的战友

日本一投降,“黑寡妇”飞来

集市宣传和“土广播”

飞机还是美国的,只是换了标志

第一次面对近距离的战场

大敌当前,幕布徐徐拉开

我弄翻了刘政委的墨水瓶,他说没事儿

“书市”上,咬咬牙买了一本《李有才板话》

会考仓促上阵,奖状呢

彩色的未必不是毒品

北平的大事件,也牵动我们的心

第一个跳到台上:参军

战争中的一个插曲,扑朔迷离

画“战争形势图”和秘密入团

第二次“远征”

铺草之上,盘腿搭课桌

挑灯夜战中的记分员

恶棍乘人之危,自取其咎

村庄,突然变得静寂

深夜运粮,山形黑沉欲倾

敌占前夜的挖沟行动

敌占期间

穿越公路,去接受指令

卡壳的传单

夜出,也是一种追补行动

第二次进城,还算及格

两眼泪“火”,却无计可施

人啊人,说考验不容易

遭遇“小老隋”

也是草垛,侥幸躲过一劫

小小的一次宣传战

麻家河赶集,带有双重使命

大地回春

忘不了,敌人逃窜的那个早晨

为东江纵队带路,却没通姓名

对方乘船跑了,我的担架也没抬上

岁月无眠,钢笔随河水漂走

闹正月,战争环境也有娱乐

自学“小书斋”

写标语时遇到“丁瘸子”

清秋时节,两番见到“海市”

批判会上,我也喊了口号

他的命运,遗憾还是可恨

收公粮,充实中也有挫伤

附录八篇

啊,胶东

我所感受的许司令

对竞争对手的怀念

总也忘不了延安

深重的沉淀

写作的启蒙者忆我的小学语文教师

母爱

想起了红高粱

后记

前言

战争中没有“小孩”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的前夕,我终于完成了《残酷与温馨》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残酷与温馨》不是小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录,而是既有连续性又可自成篇章的散文体纪实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之为《残酷与温馨》,是指“我”融入了残酷的战争,而战争又熔铸了“我”,也让我亲历了人性的残酷与温馨。整部作品以“我”铺叙战争,以战争烘托“我”的内心活动。

我少年时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但自感生命中最充实、最清晰、最具传奇色彩的时段还是在正式穿上军装之前,也就是战争时期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我有幸在童年启蒙时,赶上了血与火的战争。战争中没有“小孩”。战争固然残酷,但对投入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又是幸运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历练,一种难以作秀的考验。战争的硝烟能够遮蔽人的视线,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也能使人识别战争的性质: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强加于人的还是被迫抗击的。认识战争的双方,认识战争的邪与正,这不仅是理性的抉择,更是爱憎的倾向,最后锻造了一个人的信念。

这信念对于“我”来说,很可能是终生不渝的。时光无情地流逝着,而人的精神气质未变;童年和少年时的影像也许只有在仅存的照片上才能辨认,但额头上的皱纹仍然隐含着最初的无声的誓言。

这部作品虽用散文笔法,但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既然是纪实,第一是实事的真实记录,第二是语言文字力求朴实。不能说华丽就不真实,我却觉得真实的内容与淳朴的文字应是一母同胞的孪生子。我在谋篇与剪裁上也是遵从出手自然的原则,每个章节长短、谋篇可能有些参差不一,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体例并不追求绝对的整齐划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依了记忆和感受的一组组或一篇篇散文是发表在不同报刊上的,汇集成册后,我有意没“填平补齐”,使其保持最初模样,原汁原味。

《残酷与温馨》纵然是写烽火年代,战争环境,可也并不是时时刻刻,在每一个角落都火药味十足。因此,我间或也引出当时的民政、农事及风物场景,如解放区发生的某些“案件”,还有当地的农桑情味和大自然的奇观等。适当渗入这些内容,追求的是那种“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情调。

出现在叙述中的人物,主要的也有一二十位,大都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引路人。那时的生活是紧张的,也是愉快的。至少在我个人的感觉中,在解放区成长的那几年中,绝少有妒忌、暗算,倾轧、尔虞我诈之类。作为一个孩子,我经常得到大人们(现在来看他们也是年轻人)的指点、鼓励和呵护。当时虽然年幼,头脑里也经常想着“知遇之恩”,肝胆相报,虽历险亦无怨无悔。直至今天,回顾解放战争那几年的生活,总是欣慰地定格为我生平的“金色时光”。

我的领路人和老师们,就是还健在的,有些也失去联系,不知伊在何方。不知为什么,他们中有的人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清晰动人……

在战争岁月中,有我生平的许多“第一个”或“第一次”,譬如当众演讲,譬如演剧,又譬如作诗等。我的第一首可以称做诗的东西是1945年5月写的。当时获悉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希特勒法西斯完蛋了的消息,自己“瞎”写了些五言四句、顺口溜式的字句,只可惜现在记不全了。但它真真确确是第一次。直到12年后,我才正式创作并发表了第一首诗“小马枪”,算是真正将生命与诗联系在了一起。

后记

截至2007年的金秋时节,《残酷与温馨》的文稿写作已近尾声。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间段大致始于1944年秋天,止于1948年初冬,约四年的时间。近六十篇或短或长的文稿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包括《天亮之前》、《金色时光》、《敌占期间》和《大地春回》四个部分。另有几篇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涉及解放战争的散文作为“附录”亦收入其中,更可看出“我”在战争中的一些活动轨迹及相关情况。

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篇文稿绝大部分都在一些报刊上刊载过。最先开始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报刊的约稿,触动了我写这方面文章的强烈情思。当时零散文章的题目如《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我》、《两番胜利喜讯》等。由此引发了我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写出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战争中的“金色时光”;而集中写作和发表则是在2007年建军八十周年纪念日前后。这种激情的触发还不仅因为本书中的一些篇章直接涉及人民子弟兵的事迹,更是因为我少年时在那片土地生活过,这本身就是产生和哺育子弟兵的最佳源头之一,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民的战士都怀着乡亲们的嘱托走向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我本人也是这片土地养育出来的孩子,后来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在撰写《残酷与温馨》文稿期间,也许作为纪实文学不需要刻意构思,但比我写小说和散文时却更牵动情肠,事过多年的人和事都奔涌而来。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那些熟悉的面孔,那种挚切而淳朴的情感,一时再难沉淀,也挥之不去。中国传统道德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那些教我以人生授我以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或已耄耋之年,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师、同志,我又怎样才能报答他们呢?为此,最近我时常情动肺腑,泪水几欲夺眶而出。我是这样一种性格,深度悲苦很难使我流泪,而具有崇高内涵的感情却能被由衷地打动。

现在有一种近于定型的称谓,曰:“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激情是不错的,燃烧也确曾是燃烧的。但我感受的更是因为它那极其淳朴而内涵崇高,化为一种特定时代、特定情况下的非同寻常的深沉。这样经历过的感觉才更稀有与可贵,沉淀如真金。

几十年来,我写了许多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等文学作品,但对我来说,这个《残酷与温馨》却分外亲切,自感有不逊于那些作品的价值。因为,它不事雕琢地记录了我在那个岁月、那种特定环境下,以及我的特定身份(未正式穿上军装的一名小兵)时的特殊经历。也许作品中,我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却真实,而且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诚恳感谢发表过这些篇章的许多报刊,尤其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相关同志。在总体说是“出书难”的情势下,使这本小书得以付梓,我的感谢之情是难以形容的。夤夜自思,将怎样报答他们还不止是“滴水之恩”呢?

内容摘要:

  信仰不只是来自于理念,还有活生生的灵魂。曾经的模范女教师被敌军官裹胁而成其小老婆,曾经的党员老校长严刑之下经不住考验而变节……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那么高呼革命而在几个月后就能趴在敌人脚下哀告“饶命”?本书作者正是以第一人称和散文笔法记录了他在这战争年代所经历的金色时光,本书不是小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录,而是既有连续性又可自成篇章的散文体纪实文学作品。因为曾经真实存在过,所以它才最值得追忆与回味;因为不仅有残酷与冷峻,而且有公正、和谐与温暖,所以它才刻骨铭心、感慰终身!  《残酷与温馨》不是小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录,而是既有连续性又可自成篇章的散文体纪实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之为《残酷与温馨》,是指“我”融入了残酷的战争,而战争又熔铸了“我”,也让作者亲历了人性的残酷与温馨。整部作品以“我”铺叙战争,以战争烘托“我”的内心活动。本书记录了作者童年和少年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烽火年代,战争环境给他带来的特殊历练和难以作秀的考验,也引出了当时的民政、农事及风物场景,如解放区发生的某些“案件”,还有当地的农桑情味和大自然的奇观等。本书虽用散文笔法,但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第一是实事的真实记录,第二是语言文字力求朴实。【作者简介】  石英,山东黄县人(今龙口市)。童年成长于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环境中,投身于解放区的对敌斗争,秘密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未穿军装的小兵”。作者最缅怀的是“九岁至十三岁”之间的生命岁月,称之“金色时光”。十四岁正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军内和地方党委做机要工作。后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文学编辑丁作至今。先后在《新港》文学月刊、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月刊和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任职,曾较长时间主持《散文》月刊和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石英著作包括传记文学《吉鸿昌》,长篇小说《文明地狱》、《同在蓝天下》等,散文集《石英散文集》、《石英美文选》、《当代散文名家文库.石英卷》等.诗集《石英精选诗选》等,以及文艺理论专著《散文写作的成功之路》等,共计六一卜部,一千余万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残酷与温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390896
如需购买下载《残酷与温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残酷与温馨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