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遗与殷鉴

殷遗与殷鉴

宫长为, 徐义华,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卷是《商代史》的特笔,寻绎历史变化条理,以知兴替。论述武王灭商、周公东征前后与商王朝退出历史舞台后有关殷遗民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述,考察殷遗的遭遇与族组织结构的裂变,殷遗的社会政治地位,对周文化发展的作用,讨论所谓“殷鉴”及周人对商朝得失的评判,商周制度演绎与变革因素、其间的文化异同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商王朝的覆亡与殷遗问题

第一节 周邦的西土崛起

一 周邦早期文明的轨迹

二 周邦考古文化的印证

三 周邦臣属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 肆伐大商与商王朝的灭亡

第二章 商灭亡的原因

第一节 前人研究成果与不足

一 大多以纣为中心讨论

二 对周人在商朝灭亡中的决策行为讨论过少,易使人误解周人代商似乎是一种侥幸

三 研究材料的侧重点有所偏颇

第二节 文献中关于商人亡国原因的分析

一 商人自己的说法

二 周人与自己人谈话时的说法

三 周人对商人的说法

第三节 商王朝制度方面的缺陷

一 王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

二 用人制度中的“用人惟旧”

三 基层事务过于依赖于族

四 分封制中的不成熟

五 对外过分依赖武力

第四节 商纣王完善制度的努力

一 变更用人制度

二 加强对外服的控制

三 扩大直接控制人口的数量

四 进行经济改革

五 推行法律改革

六 祭祀改革

第五节 对内决策方面的失误与后果

第六节 对外决策的失误与后果

第七节 统治者的个人行为原因

一 听信妇言

二 生活骄奢

第八节 其他因素

第九节 周人的崛起

一 周已是大国

二 周人实力的扩展

三 结盟分化

四 积极准备

第十节 结语

第三章 初失国家的殷遗

第一节 武王与殷遗

第二节 三监之乱与周公东征

第四章 周代的殷遗

第一节 殷遗的处置

一 对殷遗的迁置

二 殷遗的状况

三 殷遗承担的义务

第二节 周人对商遗的控制措施

一 宣扬天命

二 宣布代商而立

三 加强认同

四 威胁恫吓

五 分割包围

六 监控威慑

第三节 商文化和殷遗对周人的影响

一 商人文化与殷遗的影响

二 殷礼的损益与周公“制礼作乐”

二 春秋时期的再肯定

第五章 殷商亡国之鉴

第一节 殷商亡国教训总结

一 “宅尔邑,继尔居”,“作新民”

二 “非我小国敢弋殷命”

三 “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义民”

四 “大悖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

五 “勿庸杀之,惟姑教之”

第二节 设官分职用人之法

一 太宰之职的设立

二 三公之职的设立

三 三大职官系统的设立

第三节 制礼作乐

一 畿服

二 爵、谥

三 田制

四 法制

五 嫡长子继承制

六 乐

第六章 商周制度的演绎

第一节 井田制

第二节 分封制

第三节 宗法制

第四节 礼制

第五节 结语

附录一 引用甲骨文著录目及有关简称对照

附录二 商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商代史·卷11):殷遗与殷鉴》论述武王灭商、周公东征前后与商王朝退出历史舞台后有关殷遗民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述,考察殷遗的遭遇与族组织结构的裂变,殷遗的社会政治地位,对周文化发展的作用,讨论所谓“殷鉴”及周人对商朝得失的评判,商周制度演绎与变革因素、其间的文化异同等。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历史考古研究系列(商代史·卷11):殷遗与殷鉴》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殷遗与殷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商代史
9787500495031
如需购买下载《殷遗与殷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殷遗与殷鉴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20.7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研究-商周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