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

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

程平山,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13

定价:80.0

书籍简介:

汲冢所出《竹书纪年》是研究夏、商、周历史、地理与文化的珍稀文献,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竹书纪年考》是研究《竹书纪年》的出土、整理、考正、版本、流传、真伪、性质与价值等方面的专著。本书为《竹书纪年》的数据库,是明嘉靖以来《竹书纪年》最完善的研究,五百年来《竹书纪年》研究的集大成者。作者在年代学体系下总结晋以来《竹书纪年》的研究史、探讨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与价值,揭示今本《竹书纪年》的来源与伪缪。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汲冢竹书的发现与整理第一节 汲冢的发现与盗掘一汲冢的发现年代(一)汲冢发现年代诸说(二)学者对汲冢发现年代的探讨(三)汲冢发现年代辨析二汲冢地望考(一)文献记载汲冢的地望(二)汉晋以来汲县的地理沿革(三)汉晋汲城故城的位置(四)汲冢地望辨析三汲冢的盗掘者与盗掘方式(一)汲冢的盗掘者(二)盗掘方式第二节 汲冢的形制舆出土遗物一汲冢的形制二汲冢出土遗物(一)青铜器(二)玉器(三)简牍第三节 汲冢墓主身份分析一汲冢墓主诸说二汲冢墓主的身份辨析第四节 汲冢竹书的整理一汲冢竹书的整理方式与成果二竹简形制三字体四篇败第五节 汲冢竹书篇目考证一史书类二《易》类三丛书类(《杂书》)四其他类第六节 小结第二章 (竹书纪年》学术史与本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总结《竹书纪年》学术史的必要性与方法一清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学术史的总结与问题(一)清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学术史的总结(二)撰写完备的《竹书纪年》学术史的必要性二《竹书纪年》学术史总结的方法第二节 晋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一晋代至明代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二清代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三近人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四海外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一)欧美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二)日本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第三节 晋代以来学者关于《竹书纪年》认识与研究之分析一关于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与考正(一)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与考正(二)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质量二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三关于《竹书纪年》的流传(一)关于《竹书纪年》流传的研究方法(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及原因(三)今本《竹书纪年》出现时代及来源四关于《竹书纪年》的真伪(一)晋至明正德学者对《竹书纪年》的真伪认识(二)明嘉靖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的真伪认识(三)晋以来《竹书纪年》真伪研究阶段分析五关于古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与价值(一)古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二)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三)关于古本《竹书纪年》异说的讨论六关于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与价值(一)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二)今本《竹书纪年》的价值七关于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一)前人辑佚古本《竹书纪年》的状况(二)前人辑佚古本《竹书纪年》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舆思路一学者以往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三章 《竹书纪年》版本考第一节 晋代以来《竹书纪年》的版本一晋隋时期《竹书纪年》的整理、考正、注释、校勘与版本(一)荀勖与和崤整理《竹书纪年》(二)挚虞撰定官书与卫恒考正汲冢书(三)束皙考正汲冢书与学者论辩(四)杜预、续咸注释《竹书纪年》(五)徐广校本《汲冢纪年》(六)《隋书》所载《纪年》与《竹书同异》二唐宋时期《竹书纪年》版本考(一)《唐志》所载《纪年》一(二)张昌宗《古文纪年新传》(三)《太平御览》所引《纪年》(四)《资治通监外纪》所引《纪年》(五)《东观余论》记录的《师春书》杂抄《纪年》(六)《中兴馆板书目》、《宋史》所载三卷残本《纪年》三明清时期今本《竹书纪年》版本(一)今本《竹书纪年》的版本(二)今本《竹书纪年》出现年代分析第二节 《竹书纪年》东周部分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问题一关于《竹书纪年》东周部分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关系的争议二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分析三今本《竹书纪年》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分析第三节 《竹书纪年》的称谓与版本等问题一学者对于《竹书纪年》称谓的疑惑二《竹书纪年》的称谓与版本考析(一)《竹书纪年》的称谓解析(二)《竹书纪年》的称谓考实(三)由称谓论《竹书纪年》的版本三《竹书纪年》与其他汲冢书的区别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异文与版本问题一《纪年》部分之同异二《纪令应》部分之同异三《杂事》部分之同异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竹书纪年》流传考第一节 关于分析《竹书纪年》流传的方法一学者以往研究《竹书纪年》流传方法存在的问题二研究《竹书纪年》流传的有效方法(一)充分合理地利用书目(二)古文献徵引例的分析与应用第二节 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一西晋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二东晋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一南朝《竹书纪年》的流传二北朝《竹书纪年》的流传第四节 隋唐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一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二唐代《竹书纪年》的流传(一)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二)唐玄宗时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三)唐肃宗至德以后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四)五代时《竹书纪年》的流传第五节 宋元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一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一)太祖至真宗时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二)仁宗、英宗时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三)神宗至钦宗时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四)高宗时学者着述着录与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五)孝宗、光宗时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六)宁宗以后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二元代《竹书纪年》的流传第六节 明清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一明代《竹书纪年》的流传(一)洪武至正德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二)嘉靖至崇祯学者着述徵引《竹书纪年》分析二清代《竹书纪年》的流传第七节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条文考一南北朝时期《纪年》亡佚条文二唐代《纪年》亡佚条文三北宋时期《纪年》亡佚条文四南宋时期《纪年》亡佚条文第八节 小结第五章 古本《竹书纪年》分析第一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考析一《中兴馆阁书目》所载古本《竹书纪年》的三个部分二《纪年》、《纪令应》与《杂事》内容解析(一)《纪年》(二)《纪令应》(三)《杂事》(四)《纪年》、《纪令应》、《杂事》之间的关系三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价值分析(一)复原古本《竹书纪年》(二)正确解读古本《竹书纪年》(三)区别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第二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卷数与字数分析一古本《竹书纪年》的卷敷(一)古本《竹书纪年》卷数的不同记载(二)学者关于《竹书纪年》原简卷数的探讨(三)古本《竹书纪年》原简卷数辨析二古本《竹书纪年》各部分对应的卷次分析三古本《竹书纪年》的字数第三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一古本《竹书纪年》的起止二古本《竹书纪年》的纪年与建正三古本《竹书纪年》所载晋、魏事与晋、魏以外事四古本《竹书纪年》与汲冢出土《纪年》简牍的关系五古本《竹书纪年》荀勖、和娇注六晋至元学者徵引古本《竹书纪年》特点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考一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资料来源分析(一)关于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资料来源的争议(二)古本《竹书纪年》夏纪资料来源分析(三)古本《竹书纪年》商纪资料来源分析(四)古本《竹书纪年》周纪资料来源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资料来源分析(一)古本《竹书纪年》晋纪资料来源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魏纪资料来源分析三《纪令应》部分资料来源分析四《杂事》部分资料来源分析(一)古本《竹书纪年》五帝事迹资料来源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杂事资料来源分析五古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总体考察第五节 古本《竹书纪年》性质考论一关于古本《竹书纪年》性质的争议(一)古本《竹书纪年》正史说(二)古本《竹书纪年》非当时正史说(三)古本《竹书纪年》私修史书说(四)其他说二古本《竹书纪年》性质考析(一)古本《竹书纪年》性质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正史论第六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分析一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的价值分析(一)学者对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价值的争议(二)古本《竹书纪年》夏纪的价值分析(三)古本《竹书纪年》商纪的价值分析(四)古本《竹书纪年》周纪的价值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的价值分析(一)古本《竹书纪年》晋纪的价值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魏纪的价值分析三《纪令应》部分资料价值分析四《杂事》部分资料价值分析五对古本《竹书纪年》价值的整体评价第七节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年代与原因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年代(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诸说(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分析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诸说(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分析第八节 小结第六章 今本《竹书纪年》分析第一节 今本《竹书纪年》成书时代分析第二节 今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考一今本《竹书纪年》五帝纪资料来源分析二今本《竹书纪年》夏纪资料来源分析三今本《竹书纪年》商纪资料来源分析四今本《竹书纪年》周纪资料来源分析第三节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舆疏漏一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与采用二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辑佚之疏漏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对照一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着述之比较二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系年比较三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文字之比较第五节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之讹误一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系年之讹误二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文字之讹误第六节 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分析一学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认识与分析(一)学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认识(二)今本《竹书纪年》性质诸说分析(三)今本《竹书纪年》辨伪的理论与方法二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一)今本《竹书纪年》是晋至宋时期着述徵引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和补充本(二)今本《竹书纪年》是杂抄百家的未修稿本(三)今本《竹书纪年》是伪托沈约注的伪书(四)今本《竹书纪年》是古本《竹书纪年》的对立物(五)今本《竹书纪年》是伪书中的伪书第七节 今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分析一学者对于伪书及今本《竹书纪年》价值的认识二今本《竹书纪年》可利用价值分析第八节 小结第七章 结语一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二关于《竹书纪年》的流传三关于对古本《竹书纪年》分析四关于对今本《竹书纪年》分析附录古文献徵引目近人论着徵引目《竹书纪年》年表索引致谢

内容摘要:

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的一座战国墓出土大批古书,汲冢《竹书纪年》乃其一。《竹书纪年》是记载五帝夏商周历史的珍稀文献,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古今中外学者盛赞《竹书纪年》,视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夏商周部分的价值远在《春秋》、《史记》之上,梁启超誉为“中国史学界第一瑰宝”。  《竹书纪年》在晋唐时期是完整的十三卷本,宋元时期若存若亡,明代出现二卷本。  明清以来的学者称十三卷本为“古本”,二卷本为“今本”或“近本”。自明代嘉靖以来,中外学者就《竹书纪年》的真伪与价值展开了长达五百余年的激烈争辩。《竹书纪年考》是研究《竹书纪年》的出土、整理、考正、版本、流传、真伪、性质与价值等方面的专着。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竹书纪年考(套装上中下册)》为《竹书纪年》的资料库,是研究《竹书纪年》集大成者。作者总结了晋以来《竹书纪年》的研究史,探讨了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与价值,揭示了今本《竹书纪年》的来源与伪缪.通过研究发现:古本《竹书纪年》是珍稀文献,其价值尚未被充分利用;今本《竹书纪年》系伪书,难以被信任与利用。  程平山编着的《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之一——竹书纪年考》对于学者科学认识与利用《竹书纪年》以及深入研究五帝夏商周社会与历史有着重大的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1098785
如需购买下载《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是中华书局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4.3 的主题关于 中国历史-古代史-编年体 ,《竹书纪年》-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