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新闻眼

黄康生, 著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事记者工作十几年来所撰写的新闻和通讯等文稿的结集。其中的一些书稿曾在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每篇新闻稿后面都附有专业人士的点评和作者个人对采访过程的描述。

书籍目录:

敏锐的鹰眼坚实的脚板敬业的精神写在《新闻眼》出版之际

“洋劳模”受奖

归国学子大显身手

李文湘“叫卖”科研成果

沧海雄风南油“南海四号”抢险追记

奢风熏得新人醉

硇洲彻夜未眠硇洲“六二”海难抢险纪实

谢非书记到农家

寻欢作乐风流成鬼

对“症”下“药”医治“贫血”坡头镇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纪事

赤坎区小学平均班额达63人

羔羊怎样落入虎口

灌水肉为何屡灌不止

病危囚犯得到及时抢救

“两田制”促土地流转

金色粮仓被“鼠咬虫蛀”

记者当了一回菜贩

市长“揭短”

“管房官”成住房“困难户”

人才饱和假象

编外保安陈伯

王兰英这样当“公仆”

廉江六厂长不辞而别

“甜蜜的事业”长出“苦果”湛江市糖业生产述评

庄市长“危言”惊四座

强台风今日袭击湛江

市长泪洒特呈岛

大排档“吞”大酒楼

省委副书记听农民唱歌

五十九位农民报名考“官”

情暖红土记徐闻县供销社主任张宗洪

不当经理回乡务农

村民私车出入村长走路上班

外罗门大营救“中海3号”轮抢险纪实

梦圆“世纪广场”湛江火车站扩建纪实

后寮村广播喇叭17年响不停

湛江“追”“科技女神”

生猛湛江虾“游”遍全国

市长路边询意见

“为官一任工程”建在百姓心上

中越个体户合股办公司

山海共命运

湛江拆掉了“买官卖官市场”

伏千年旱魔雷州半岛治旱纪实

一封信救活流沙珍珠

为计生说情者,先交押金

改写“地级市县级商业”历史写在湛江国贸大厦开业之际

“朝廷贡品”没“名分”

四十三户贴同一副对联

书记心系农民两年十进博爱村

吴阳挖千亩虾塘不毁一木

从低谷走向坦途湛江正在困境中崛起

东洋寮村树碑铭记党恩

合照一张“加快发展相”

市委书记向农民“述职”

差在何方湛江发展民营经济剖析

市政府登报征询群众意见

省委书记给困难学生寄来学费

总书记交伙食费

醒来,湛江

九旬老翁带头“防非”

情为民所系记省模范共产党员、市公安局爱国派出所副指导员麦杰俊

扛着番薯去招商

啊,崛起了,湛江

市委书记为孤儿写春联

二十八位渔民递交入党申请书

养虾业切莫自断生路

市委书记“采访”村民

湛江“国联”买美国商标

救救南三岛木麻黄

吴川3位“告状专业户”入党

张德江两年四进湛江

春风又绿红土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考察湛江纪实

笑从心中来随张德江采访记

廉江拍卖“办公楼”换诚信

湛江百万农民自办文化节

外来工意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廉江、雷州树起16块党恩碑

“荣基”:桩机打出一条产业链

先进性教育“救”了硇洲岛

大华糖业稳住“第一车间”

湛江十万农民送戏进城

在绿色的田野上湛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吴川百位老板回乡当“村长助理”

勇担历史责任写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三周年之际

“实事卡”尽写干群血肉情

花300万元买美国技术,值!

新农村建设报道要以调查研究先行

火烧坡耸起453幢小洋楼

谭什成捐资600万建烈士陵园

200多位厅处级干部趟过“金钱旋涡”

荔枝红遍记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党委书记李家军

渔民“考”区长

30年只引进13家独资外来企业

徐闻16位“村官”调入乡镇机关

湛江118位律师当“减压阀”

供应商养殖户给“粤海”“授信”

后记

前言

秋夜如水。读完《湛江日报》副总编辑黄康生的新作《新闻眼》后不禁掩卷沉思:做记者,难还是不难?结合我投身报业三十多年的切身感受,结论是,既可说容易,也可说很难。说容易,是因为粗通文墨、善采信息即可;说难,是因为做一个好记者确实不容易,非满腔热情、执著追求甚至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不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与做记者的难易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与此相关的,我进而也想到了报人素质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新闻眼》,我觉得,作为报人,新时代对我们有着诸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极其重要的一条,是要求我们与时俱进,顺时而变;在求变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说“变”,主要是指我们必须通过自我提升和完善,适应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所提出的新要求。放眼世界,我们这个时代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社会信息化,二是经济全球化。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练就在数字化时代生存的本领,掌握全球化背景下从事新闻职业的要义。我们要看到,信息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必须优化知识结构,转换思维方式,利用新技术创新我们的新闻传播手段,拓宽我们获取信息的视野,提高我们新闻采编的效率,尽最大努力满足各种各样受众对于信息的多层次需求。

说“不变”,主要是指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多年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这无疑是我们在新时代从事新闻工作所必需的,但这绝不等于说,老报人们几十年的办报实践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智慧已经过时。相反,这是后来者所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后来者前行途中的巨大精神动力。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反复核实、字斟句酌的写作态度,拒腐蚀、永不沾的职业操守,这些都是新时期一些记者所缺乏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又恰恰是任何时候做一个合格报人的起码要求。

总之,作为现代报人,我们一定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掌握好两者的平衡:既继承优良传统,又适应时代的要求。今天的一些报人,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对于时代的要求,也就是素质要求中的“变”的成分强调得多一点;而对于其中的“不变”成分,也就是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则强调得明显少了一些。这样的态度,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闻工作者自身的成长。

基于这些理解,我感到黄康生同志作为一名年轻有为的报人,他身上所体现的报人素质难能可贵。

据我所知,黄康生同志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持党性原则,践行正确的新闻观;坚持深入实际,到风口浪尖去捕捉鲜活新闻;坚持群众观点,为群众鼓与呼;坚持新闻职业操守,自觉抵制有偿新闻……而在所有这些对于传统的坚持中,最突出的一条,是黄康生同志对于新闻工作的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

他曾深入吴川调查两个月,采写出了《吴川3位“告状专业户”入党》的消息,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他曾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时因名额有限而无缘随团采访的情况下,从偶然的会议中发掘出《总书记交伙食费》这样以小见大的新闻。

他曾暗访屠宰场,遭屠宰工用刀直指胸膛,但巧妙应对,写下曝光猪牛肉灌水的通讯《灌水肉为何屡灌不止》,从而推动了机械化屠宰场的建设。

为了捕捉新闻、报道真相,他曾乔装成菜贩,还曾遭雷州黑恶势力恐吓,甚至曾跌落洪水滔滔的九洲江……

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汗水不会白流,热情终有回报。在16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黄康生同志年年都有作品获奖。2000年,他获得广东省新闻最高奖金枪奖。前不久,他被任命为《湛江日报》副总编辑。可以这么说,《新闻眼》这本新闻作品集记录了他在新闻之路上的一串串脚印,更展示了一个职业报人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以及对优良传统的自觉传承和不懈坚守、对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要求的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实际上,他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把自己写入了历史。

是为序。

(作者系全国记协副主席、全国“韬奋奖”获得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

后记

虽然已接近“不惑之年”,但我对新闻事业的钟爱仍处在“青春期”。每次遇到好题材,好线索,好作品,心海就激荡澎湃。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记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有知冷知热的敏感,更要有一种特别的“冲动”和冲劲。

当记者之初,我总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多出作品,出好作品?许多优秀记者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当记者要时刻保持服务、呼吁、守望、引领这种心态,时刻保持采访、写作激情,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做到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1992年4月,我陪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总经理卫留成到海上钻井平台调研,无意中听到南海西部公司将要给博尔曼颁发“劳动模范”奖章。这不是一条新闻“活鱼”吗?当时,我如获至宝,心情异常亢奋。从平台回来后,我一直在收集博尔曼的有关背景材料,并期待颁奖那一天早点到来。然而,采访“设限”,根本没法进现场采访。但由于有一股冲劲,有一种渴望,我早早来到南油水晶宫,爬到一棵大树上。晚8时,颁奖典礼如期举行,我“埋伏”在树上,目睹了颁奖的全过程《“洋劳模”受奖》“出炉”了。结果,此稿获得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二等奖,并入选《新闻三部曲》一书。如果当时没有一股热情、一股冲劲,“洋劳模”受奖之门肯定是敲不开的。

2003年4月10、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湛江视察,给湛江带来了一股东风,一场春雨,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总书记到湛江视察,无疑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大题材。但由于采访名额所限,记者无法跟随采访。4月18日,中共湛江市委召开“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学习会”。我在会上听到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胡锦涛总书记交了20元伙食费。当时,我异常亢奋,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伸手去捉这条“活鱼”。我马上向市委书记邓维龙汇报采访设想,并立即到湛江海滨宾馆采访。在采写《总书记交伙食费》一稿过程中,我一直有一种激情在燃烧,一直有一种冲力在推动……

“冲动”源自何处?回首过去所走的路,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才会有“冲动”,才会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能保持一种持久的“新闻冲动”是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在成长路上能遇到高人、贵人、良师;能遇到一批好朋友、好同事,并得到他们的指点和帮助。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没有领导、恩师、朋友、同事的帮助,《新闻眼》(书内照片由“黄金搭档”提供;个别篇章和同事合作完成)一书根本无法结集出版。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周镇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维龙,全国记协副主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杨兴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在百忙中为《新闻眼》题名、题词、作序、点评,无疑是对我高看一眼,厚爱一尺。各位的恩情,我铭记一生,感激一生。

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无愧于这个职业。让我们燃起激情,鼓起干劲,担起责任,为时代的进步而记录,而描述,而评论,而呐喊,而讴歌,而欢呼。让我们把名字刻在大地上,让名字“活”在时代的年轮里!

作者

2008年11月8日

内容摘要:

  黄康生,从广东茂名袂花江边走来,从暨南大学明湖畔走来,从雷州半岛希望的田野走来。从不自满,从不自负,从不辞苦,从不止步,始终坚信:沉到水里总会捉到新闻“活鱼”。本书是他从事记者工作十几年来所撰写的新闻和通讯等文稿的结集。其中的一些书稿曾在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每篇新闻稿后面都附有专业人士的点评和作者个人对采访过程的描述。  黄康生同志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持党性原则,践行正确的新闻观;坚持深入实际,到风口浪尖去捕捉鲜活新闻;坚持群众观点,为群众鼓与呼;坚持新闻职业操守,自觉抵制有偿新闻……而在所有这些对于传统的坚持中,最突出的一条,是黄康生同志对于新闻工作的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  《新闻眼》这本新闻作品集记录了他在新闻之路上的一串串脚印,更展示了一个职业报人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以及对优良传统的自觉传承和不懈坚守、对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要求的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作者简介】  黄康生,从广东茂名袂花江边走来,从暨南大学明湖畔走来,从雷州半岛希望的田野走来。从不自满,从不自负,从不辞苦,从不止步,始终坚信:沉到水里总会捉到新闻“活鱼”。29岁那一年,喜摘广东新闻界最高奖一金枪奖。2001年登上湛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领奖台。感恩之情充盈心间。记者在记录历史,推动历史,同时也把自己写进历史。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赶路吧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闻眼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351132
如需购买下载《新闻眼》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暨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新闻眼是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3 的主题关于 新闻-作品集-中国-当代 ,通讯-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